合肥融入長三角共繪“幸福圈”
共建“軌道上的長三角”、在家門口享受優(you) 質醫療服務、政務事項一網通辦……近年來,合肥全麵融入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導入長三角優(you) 質公共服務資源,讓更多人享受更多的“同城待遇”。
互聯互通“軌道上的長三角”
5月中旬,在清溪路和潛山路交口,新合肥西站建設如火如荼。施工車輛往來穿梭,塔吊林立,工人們(men) 正忙著焊接作業(ye) 。自4月中旬,西側(ce) 站房建設進入金屬屋麵施工階段以來,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站房分為(wei) 兩(liang) 期建設,目前一期西側(ce) 站房已經完成了所有的主體(ti) 結構,剩餘(yu) 工程還有西側(ce) 站房的主體(ti) 裝修以及自營停車場的施工。”合肥西站項目指揮長肖慧說,“整個(ge) 自營停車場預計今年年底前投入使用,西側(ce) 站房明年6月份左右可實現運營。”
新合肥西站作為(wei) 合肥市三大客站樞紐之一,建成後將貫通南北,填補合肥西片區大型鐵路樞紐的空白。它是合安、合新高鐵的起點站,也是合蚌、合福、商合杭高鐵的中間站。屆時,從(cong) 合肥通往長三角城市又新添一重要樞紐。
交通是城市發展的脈絡,更是城市對外交流的紐帶。合肥不斷發力共建“軌道上的長三角”。目前,合新高鐵、新合肥西站、合肥新橋機場S1線、滬渝蓉高鐵合肥段和銅陵港江北港鐵路等都在加快建設。
如今,合肥已與(yu) 4大直轄市、19個(ge) 省會(hui) 城市開行高鐵動車,與(yu) 21個(ge) 省會(hui) 城市開行普速列車。從(cong) 合肥出發,可直達全國133個(ge) 地級市,1小時到南京,2小時到上海、杭州,合肥高鐵當日往返長三角城市通勤圈已經形成並不斷擴展。
截至目前,合肥鐵路通車裏程達884.6公裏,鐵路網密度達772.9公裏/萬(wan) 平方公裏。其中,高鐵裏程524.3公裏,高鐵網密度達458公裏/萬(wan) 平方公裏,高鐵裏程和密度均居長三角主要城市第一位。
共建共享“同城待遇”
“記得幾年前還要專(zhuan) 門跑去上海看病,現在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國家級優(you) 質醫療服務。”在複旦大學附屬兒(er) 科醫院安徽醫院就診的市民如是說。
去年,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安徽醫院和複旦大學附屬兒(er) 科醫院安徽醫院相繼開診試運行。今年2月,安徽省國家中醫區域醫療中心、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安徽醫院專(zhuan) 家全麵開診,專(zhuan) 家團隊也已陸續進駐。
在家門口就能掛上長三角地區的“專(zhuan) 家號”,得益於(yu) 一體(ti) 化的“列車”加速邁進。
市發改委長三角合作推進辦公室主任牛倚林介紹,近年來,合肥積極導入長三角優(you) 質公共服務資源,並與(yu) 上海共建兒(er) 童、創傷(shang) 、中醫等3個(ge)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除此之外,合肥還搶抓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戰略機遇,對接聯通長三角民政資源,打造了一批具有合肥特色的“民政品牌”,在全國率先建成智慧社區示範體(ti) 係,獲批國家智慧健康養(yang) 老示範基地,養(yang) 老服務質量監測滿意度位居全國第一。
一體(ti) 化發展創新了製度供給,讓公共服務變得更有溫度。據統計,合肥推動高頻證照跨區互認,與(yu) 長三角城市實現了138個(ge) 政務事項全域通辦,與(yu) 合肥都市圈城市實現280多個(ge) 公共服務事項一網通辦。長三角公積金跨省提取也正式上線。今年,合肥將與(yu) 長三角城市開展遠程異地評標項目190個(ge) 。
時空距離的“縮短”,是心與(yu) 心距離的不斷“拉近”。身處一體(ti) 化的長三角,老百姓有了更多的“同城待遇”,在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的同時,區域發展動能也更足。(黃紫燕 潘子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