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打響萬億新賽道“卡位戰”
再造一個(ge) 新廣東(dong) ,從(cong) 珠三角智造升級開始。以製造業(ye) 享譽全球的珠三角,正在“掘金”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產(chan) 業(ye) 革新。
在全國“製造業(ye) 大市”佛山,隨著龍頭企業(ye) 進駐和增資擴產(chan) ,新能源電池及儲(chu) 能產(chan) 業(ye) 異軍(jun) 突起。作為(wei) 寧德時代的控股子公司,邦普循環已累計在三水區投資近百億(yi) 元。前不久,總投資238億(yi) 元的新項目又“牽手”三水,成為(wei) 佛山近年來投資額最大的單個(ge) 項目。“建成後將補上省內(nei) 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鏈關(guan) 鍵環節缺口,助力提升廣東(dong) 新能源產(chan) 業(ye) 整體(ti) 優(you) 勢。”邦普循環董事長李長東(dong) 信心滿滿。
這是廣東(dong) 加速壯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搶占萬(wan) 億(yi) 新賽道的縮影。今年以來,珠三角迎來百億(yi) 級項目密集落戶,涉及新能源汽車、新型儲(chu) 能、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醫藥健康、工業(ye) 機器人等產(chan) 業(ye) 也成為(wei) 各地投資熱點。
近日,南方日報記者梳理發現,一季度珠三角9市中有7個(ge) 城市工業(ye) 投資增長超過30%。具體(ti) 來看,多地不僅(jin) 技改投資大增,先進製造業(ye) 、高技術製造業(ye) 投資增勢也很猛,成為(wei) 廣東(dong) 製造業(ye) “老樹發新枝、新芽成大樹”的生動注腳。
布局當下,決(jue) 勝未來。在投資新風向中,廣東(dong) 拚搏奮發、乘風而上。
“鋰”想花開
依托大項目競逐“電池之都”
“黑科技”電池新產(chan) 品,可以續航1000公裏……日前,總投資200億(yi) 元的中創新航動力電池及儲(chu) 能係統江門基地項目傳(chuan) 來新進展,其一期項目OS電池產(chan) 品實現量產(chan) 下線。這是江門近年來投資額最大的製造業(ye) 項目,也成為(wei) 發力新能源電池及儲(chu) 能產(chan) 業(ye) 的一張“王牌”。
在廣東(dong) ,新能源電池產(chan) 業(ye) 有多火,窺珠三角而知全貌。
隨著新能源汽車、鋰電池、新型儲(chu) 能等產(chan) 業(ye) 發展,萬(wan) 億(yi) 新賽道為(wei) 廣東(dong) 打開了更大發展空間。珠三角多地你追我趕,競逐“新能源之都”“電池之都”。一顆電池、一條“鋰鏈”,撬動珠三角數千億(yi) 元項目投資。
“鋰”想花開,照進現實。今年以來,珠三角加碼投資布局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使出“洪荒之力”,推動百億(yi) 級項目落地建設。
在廣州,總投資109億(yi) 元、廣汽埃安旗下的因湃電池項目加快建設。這是廣州目前最大的動力電池+儲(chu) 能電池項目。而融捷集團在南沙投資建設的兩(liang) 期項目也已全麵開工,總投資逾150億(yi) 元。
在佛山,一季度有4個(ge) 超百億(yi) 元的新能源及儲(chu) 能相關(guan) 項目簽約落戶。去年以來,佛山新型儲(chu) 能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項目簽約投資額已近1000億(yi) 元。
在惠州,億(yi) 緯鋰能、德賽電池、欣旺達、比亞(ya) 迪電池等“明星企業(ye) ”集中布局。全市新能源電池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去年達866.7億(yi) 元,今年預計突破1000億(yi) 元。
在肇慶,依托大項目帶動,一季度新型儲(chu) 能規上工業(ye) 增加值實現翻一番,汽車產(chan) 業(ye) 投資增長近240%。
加碼布局新能源相關(guan) 領域,是廣東(dong) 加快製造業(ye) 轉型升級、推動產(chan) 業(ye) “版本迭代”的一個(ge) 橫截麵。
當前,全省各地紛紛搶灘布局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打響了新賽道的“卡位戰”。一季度,廣東(dong) 先進製造業(ye) 、高技術製造業(ye) 投資增幅均超過30%。
廣東(dong) 省委黨(dang) 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表示,廣東(dong) 特別是珠三角地區市場活躍,企業(ye) 嗅覺靈敏,能夠快速順應需求變化和發展趨勢,做好產(chan) 業(ye) 投資布局。
奔赴風口
多地醫藥健康產(chan) 業(ye) 投資大增
珠三角,不止有“鋰”想,還有更多行動。
除了鋰電池、新能源汽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珠三角各地紛紛布局另一條“黃金賽道”——醫藥健康產(chan) 業(ye) 。
一季度,廣東(dong) 醫藥製造業(ye) 投資大增34.9%。在珠三角很多城市,醫藥製造、醫療器械等領域的發展勢頭更勁。
以廣州為(wei) 例,其一季度醫療設備及儀(yi) 器儀(yi) 表製造業(ye) 投資大增75.4%。康方藥業(ye) 、百奧泰、百濟神州等生物醫藥企業(ye) 加快釋放產(chan) 能,成為(wei) 廣州工業(ye) 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在珠江西岸,佛山中成藥產(chan) 品產(chan) 量增長54.4%,中山醫藥製造業(ye) 增加值增長38.9%,肇慶醫藥製造業(ye) 投資實現兩(liang) 位數增長。
視線轉向珠江東(dong) 岸,東(dong) 莞醫藥製造業(ye) 投資大增167.3%;惠州生命健康製造業(ye) 增加值增長22.4%,中成藥、醫療儀(yi) 器設備及器械產(chan) 量分別增長137.5%、87%。
美國經濟學家保羅·皮爾澤在《財富第五波》中認為(wei) ,大健康產(chan) 業(ye) 將成為(wei) 繼IT產(chan) 業(ye) 之後全球的“財富第五波”。
一邊是投資大幅攀升,一邊是產(chan) 量和增加值較快增長,珠三角正處於(yu) 醫藥健康產(chan) 業(ye) “爆發的前夜”,多地正在下一盤大棋。
廣州近年來出台多個(ge) 政策措施,生物醫藥與(yu) 健康已發展成為(wei) 三大新興(xing) 支柱產(chan) 業(ye) 之一,正加快打造全球生物醫藥與(yu) 健康產(chan) 業(ye) 新高地。
佛山定下“小目標”,爭(zheng) 取到2025年把醫藥健康培育成為(wei) 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正重點發展醫療器械、中藥創新藥、化學藥品、生物製品等,力爭(zheng) 今年實現大的突破。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係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認為(wei) ,布局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主要還是要看需求端與(yu) 供給端的情況。珠三角對新產(chan) 品、新服務的需求大,消費能力較強,市場也很廣闊,企業(ye) 看準商機所以願意去投資。
在蓬勃發展的醫藥健康、新能源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背後,一個(ge) 全力奔跑的奮進廣東(dong) 的生動圖景躍然眼前。
從(cong) 項目工地到智能工廠,從(cong) 產(chan) 業(ye) 園區到港口碼頭,都已經動起來、快起來。
深圳一季度已完成重大項目投資519.8億(yi) 元,計劃全年完成工業(ye) 投資超2000億(yi) 元;珠海、江門都力爭(zheng) 全年工業(ye) 投資超1000億(yi) 元。
陳鴻宇表示,在以實體(ti) 經濟為(wei) 本、堅持製造業(ye) 當家的背景下,廣東(dong) 各地黨(dang) 委、政府很重視補齊產(chan) 業(ye) 鏈薄弱環節,在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同時加快培育發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
擁有世界級產(chan) 業(ye) 集群、向來走在前列的珠三角,正搶抓風口,禦風而行。
重金布局
九市工業(ye) 投資均兩(liang) 位數增長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世界工廠”珠三角憑借強大的工業(ye) 製造,在全球產(chan) 業(ye) 舞台上收獲滿滿的“存在感”。
如今,在製造業(ye) 當家、高質量發展的衝(chong) 鋒號角聲中,珠三角以超常規的力度推進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各地工業(ye) 投資增速之快,堪稱“一個(ge) 比一個(ge) 猛”。
一季度,珠三角9個(ge) 城市的工業(ye) 投資都實現兩(liang) 位數增長,均跑贏了全國平均水平(8.6%)。
“黑馬”珠海憑借67.1%的工業(ye) 投資增速一馬當先、領跑珠三角。
緊隨其後的佛山,工業(ye) 投資的功夫也很“能打”,大增57.3%;中山、江門、廣州、惠州、深圳的增速也都在30%以上,超過全省平均水平(29.4%)。
林江表示,各地工業(ye) 投資提速,既可推動現有產(chan) 業(ye) 項目進行技術改造升級,也有助於(yu) 促進新引進項目加快生產(chan) 發展。企業(ye) 願意增加投資,表明看好市場需求和發展前景。
投資製造業(ye) ,就是投資更加廣闊的未來。在年初召開的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hui) 上,各市立下“軍(jun) 令狀”,拚經濟的幹勁被激發出來。
透過一季度投資數據,可以看到一個(ge) 活力四射、意氣風發的珠三角。
——項目越來越“新”。通過招商引資、平台再造加速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項目落地,多地優(you) 質投資爆發式增長。珠海先進製造業(ye) 投資增長87.4%,高技術製造業(ye) 投資增長113.3%;中山先進製造業(ye) 投資增長77.1%,高技術製造業(ye) 投資增長67.7%。
——項目越來越“大”。作為(wei) “頂流”的工業(ye) 大項目帶動效應明顯,讓產(chan) 業(ye) 更高端、更“出圈”。比如,惠州在埃克森美孚、恒力石化等一批“巨無霸”項目帶動下,全市工業(ye) 投資占固定資產(chan) 投資比重超過50%;江門在中創新航等項目支撐下,全市高技術產(chan) 業(ye) 投資增幅高達110%。
——項目越來越“優(you) ”。發力工業(ye) 技改,通過數字化轉型做優(you)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而不是當成“低端產(chan) 業(ye) ”簡單退出。比如,佛山麵對傳(chuan) 統製造業(ye) 的“中年危機”,大力推動“數改智轉”,全市工業(ye) 技改投資占工業(ye) 投資的比重接近六成,且增速高達49.7%。
轉型升級,隻爭(zheng) 朝夕。在飛濺的焊花裏,在轟鳴的機器聲中,在傳(chuan) 動的流水線上,火熱奮鬥的精彩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強大而充滿活力的製造業(ye) ,是珠三角最大的確定性,也是對衝(chong) 不確定性因素的最強力量。珠三角正在做的,就是讓自己變得更有韌性、更加強大。
每一次出發,都是為(wei) 了更好地抵達。珠三角正闊步走向製造業(ye) 的又一個(ge) “黃金時代”,將引領再造一個(ge) 新廣東(do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