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蓮都第三屆紫金楊梅節5月27日舉行開摘儀式
人民網麗(li) 水5月17日電 (劉欣蔚)今天,麗(li) 水市蓮都區召開“尋根闕園 共富梅好”第三屆紫金楊梅節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了蓮都區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情況,並宣布5月27日舉(ju) 行開摘儀(yi) 式。
楊梅是蓮都區第三大水果產(chan) 業(ye)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多山地區,造就了楊梅味濃、質優(you) 的優(you) 勢。2022年,該區楊梅栽培總麵積1.41萬(wan) 畝(mu) ,總產(chan) 量達5200噸,產(chan) 值9500萬(wan) 元。
智慧培育與(yu) 標準化生產(chan) ,是蓮都區楊梅受歡迎的關(guan) 鍵。
作為(wei) 傳(chuan) 統的楊梅種植專(zhuan) 業(ye) 村,三年前,蓮都區紫金街道楊坑村還是以人工栽培為(wei) 主。2022年,楊坑村引進智能溫控、智能補光、水肥一體(ti) 等數智化設備,並搭建了麗(li) 水市最大的單體(ti) 楊梅棚。目前,楊坑村共建成楊梅智能化大棚110畝(mu) ,大棚內(nei) 農(nong) 藥化肥投入量減少60%,精品果率達80%以上,含糖量達15度以上。據悉,2023年的楊梅銷售價(jia) 格將在80至100元/斤。
“目前紫金街道楊梅的種植規模已達3500畝(mu) ,楊梅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值3664萬(wan) 元,已成為(wei) 紫金街道農(nong) 業(ye) 主導產(chan) 業(ye) 和村民增收的重要經濟來源。”紫金街道黨(dang) 工委副書(shu) 記陳黎霞介紹,僅(jin) 楊坑片區楊梅種植規模就達1500畝(mu) ,2022年楊坑村集體(ti) 總收入達107萬(wan) 元。楊梅和茶葉兩(liang) 大產(chan) 業(ye) ,帶動紫金轄區6個(ge) 重點幫扶村及周邊村莊農(nong) 戶1000餘(yu) 人次就業(ye) ,為(wei) 村集體(ti) 增收近百萬(wan) 元,帶動群眾(zhong) 人均增收1萬(wan) 餘(yu) 元、低收入農(nong) 戶戶均增收1.25萬(wan) 元,走出了一條“紅綠金”融合發展的共富之路。
形成創富體(ti) 係後,蓮都區依托強村公司在資本、技術、土地、勞動力上進行統籌整合,並將大棚楊梅作為(wei) 楊坑片區的主要經濟增長點,從(cong) 村民手中流轉閑置土地,統一技術、統一農(nong) 資、統一品牌、統一運營,構建起係統化的精品楊梅種植模式,形成了以楊坑楊梅為(wei) 產(chan) 業(ye) 龍頭的“龍頭村+產(chan) 業(ye) +配套服務”體(ti) 係。
據了解,蓮都區借力街道強村、強社公司,不斷優(you) 化“雙線”營銷模式,推動銷售全鏈條閉環可控,線下開設統一的銷售點,線上采用互聯網銷售模式,開通微信小程序、客戶端、電話預訂購買(mai) 等楊梅銷售途徑,並對接物流公司,采用航空冷鏈運輸的方式為(wei) 異地配送提速,實現全國大部分區域的“當日達”“次日達”。
據悉,本屆楊梅節主打“科技感”、植根“文化美”,其間還將舉(ju) 辦“我為(wei) 紫金楊梅打CALL”“每天十點,嗨搶梅好”“‘遇見梅好’——大棚楊梅品鑒會(hui) ”“楊梅節萬(wan) 元攝影大獎賽”等十大活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