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跨山海之遠 走共贏之路——中國與中東歐“一帶一路”建設穩步推進

發布時間:2023-05-18 09:4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一條應用中國高鐵技術的鐵路,讓塞爾維亞(ya) 民眾(zhong) 通勤更便捷;一座中國企業(ye) 承建的大橋,助克羅地亞(ya) 人實現連接南北的夙願;一個(ge) 中國投資參與(yu) 運營的港口,從(cong) 瀕臨(lin) 破產(chan) 發展為(wei) 全球增長最快的集裝箱港口之一,帶給希臘人更遠大的夢想……

  中東(dong) 歐土地上,一個(ge) 又一個(ge) “一帶一路”項目不斷落地推進,惠及中東(dong) 歐國家民眾(zhong) ,促進人員和經貿互通,見證中國與(yu) 中東(dong) 歐務實合作、攜手共進。

  共建發展橋

  說起通車快一年的佩列沙茨大橋,克羅地亞(ya) 公路協會(hui) 項目經理達沃爾·佩裏奇讚不絕口。他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通車至今,已有超過150萬(wan) 輛汽車從(cong) 佩列沙茨大橋安全駛過,克羅地亞(ya) 人對大橋質量非常滿意。“佩列沙茨大橋項目有中國企業(ye) 參與(yu) ,得以按時、高質量完成,這是一次非常、非常好的合作。”

  佩裏奇說,大橋建成通車改變了佩列沙茨地區交通不便的狀況,有力推動了克羅地亞(ya) 南部經濟和民生發展,給當地居民和企業(ye) 帶來很多好處。

  克羅地亞(ya) 拉德茲(zi) 造船廠在新冠疫情下一度瀕臨(lin) 倒閉,300多名員工生計岌岌可危。佩列沙茨大橋項目開始後,該船廠成為(wei) 大橋附屬設施加工分包商,成功渡過難關(guan) 。在大橋附近的科馬爾納,旅館、飯店、超市也經營紅火。

  佩列沙茨大橋長2440米,由中國路橋公司牽頭的中國企業(ye) 聯合體(ti) 承建,是中國和克羅地亞(ya) 建交以來規模最大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大橋橫跨克羅地亞(ya) 南部亞(ya) 得裏亞(ya) 海的小斯通灣,連接該國大陸與(yu) 佩列沙茨半島。大橋建成後,當地人前往“亞(ya) 得裏亞(ya) 海上的明珠”——杜布羅夫尼克再也不用多次出入鄰國波黑國境,兩(liang) 三分鍾就能走完原來耗時3小時的路程。

  “我在設想,多年之後,我在大橋邊給我的子孫講述自己參與(yu) 建設佩列沙茨大橋的故事時,我一定是滿懷驕傲和自豪。”去年7月26日大橋通車,參與(yu) 建設項目的克籍員工塞爾瑪·昆德森難掩激動地對記者說。

  中國駐克羅地亞(ya) 大使齊前進表示,佩列沙茨大橋是中克合作之橋、發展之橋、友誼之橋。中克建交以來的經驗表明,隻要雙方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搭建更多互信合作友誼之橋,就能跨越山海之遠,走出互利共贏之路。

  同修暖心路

  在與(yu) 克羅地亞(ya) 相鄰的塞爾維亞(ya) ,另一個(ge) “一帶一路”項目也正積極改變著當地人的生活。

  從(cong) 塞爾維亞(ya) 首都貝爾格萊德到中北部城市諾維薩德,火車往返曾需要好幾個(ge) 小時。在長達十年時間裏,雅思特拉·耶拉契奇幾乎每天都要踏上這樣漫長的通勤路。37歲的她是兩(liang) 個(ge) 孩子的母親(qin) ,工作地點在貝爾格萊德,家住諾維薩德。去年3月,匈塞鐵路貝諾段通車,她的生活一下子輕鬆了很多。

  新開通的鐵路大量采用中國高鐵的技術和設備,列車最高運行時速大幅提升,兩(liang) 地通行時間縮短為(wei) 30分鍾左右。耶拉契奇感慨地說,乘坐高速鐵路往返兩(liang) 個(ge) 城市,就如同在同一座城市上下班,“感覺輕鬆多了,我不再疲憊,也不再覺得時間被浪費”。

  匈塞鐵路是中國-中東(dong) 歐國家合作的標誌性項目,也是中國鐵路技術和裝備與(yu) 歐盟鐵路互聯互通技術規範的對接。鐵路全長約350公裏,連接貝爾格萊德和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其中塞爾維亞(ya) 境內(nei) 長183公裏,設計最高時速200公裏。貝諾段全長約80公裏,開通一年來,已累計發送旅客293萬(wan) 人次。

  塞爾維亞(ya) 總統武契奇多次盛讚這一鐵路項目。今年初他在視察施工現場時說,得益於(yu) 中方提出的合作設想,匈塞鐵路建設已成為(wei) 塞爾維亞(ya) 現代化建設的一部分。他對塞中兩(liang) 國建設者盡一切努力加快項目建設表示感謝,期待兩(liang) 國通過共同努力取得更多合作成果。

  共赴遠大夢想

  作為(wei) 中歐陸海快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匈塞鐵路向北聯通中歐班列線路,未來向南延伸可聯通希臘比雷埃夫斯港(簡稱比港)。

  比雷埃夫斯在希臘語中意為(wei) “扼守通道之地”,這裏一直是希臘重要港口。然而,多年前,比港衰敗不堪,大批船東(dong) 一度棄港而去。2008年,中國遠洋海運集團(中遠海運)與(yu) 希臘方麵簽署為(wei) 期35年的特許經營權協議,據此於(yu) 2010年成立中遠海運港口比雷埃夫斯碼頭有限公司(PCT),正式接管比港二號、三號集裝箱碼頭。古老的比港由此迎來新生。

  如今的比港,新橋吊矗立在集裝箱碼頭邊,不停歇地從(cong) 靠泊的大型船隻上裝卸貨物,渡輪碼頭人流絡繹不絕,汽車船碼頭上,一排排新車正等待運輸……

  數據顯示,目前中遠海運對比港集裝箱碼頭的建設和升級投資總額已超過6億(yi) 歐元,為(wei) 當地創造了約3000個(ge) 直接就業(ye) 崗位,這對曾深陷債(zhai) 務危機的希臘來說,無疑是經濟複蘇的重要助力之一。

  在PCT工程部主管安東(dong) 尼斯·阿佩吉斯看來,比港發展充分彰顯了希中合作共贏,一方麵為(wei) 當地提供更多就業(ye) 崗位、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另一方麵,比港優(you) 越的地理位置也為(wei) 公司發展帶來優(you) 勢,希中雙方的企業(ye) 和員工都從(cong) 中受益。

  據了解,隨著集裝箱業(ye) 務穩步增長,比港已躋身全球前三十名集裝箱大港。展望比港未來,希臘人有了更多底氣和期盼。

  中遠海運比雷埃夫斯港口有限公司(PPA)的內(nei) 克塔裏奧斯·季米諾普洛斯告訴新華社記者,無論是他的希臘同事還是中國同事,大家的共同願景就是將比港打造成為(wei) 世界上重要的航運樞紐之一,“我們(men) 是一個(ge) 強大的團隊,擁有共同的遠大夢想”。

    (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電 執筆記者:張代蕾;參與(yu) 記者:李學軍(jun) 、石中玉、於(yu) 帥帥、張修智)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