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當與時代同頻共振(暖聞熱評)
【人物】“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吳丹
【故事】吳丹是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yu) 儀(yi) 器科學學院黨(dang) 委委員、生物醫學工程學係主任。20年來,她致力於(yu) 前沿磁共振成像技術研發,從(cong) 成像原理、成像序列、重建模型等方麵提升了磁共振成像的分辨率、速度、對比度,實現成像尺度從(cong) 宏觀到介觀到微觀的逐步突破。她申請發明專(zhuan) 利30餘(yu) 項,科研成果被全球50多家機構采用。
【點評】
二十載孜孜以求,從(cong) “機緣巧合”接觸生物醫學工程專(zhuan) 業(ye) ,到博士研究生畢業(ye) 後成為(wei) 國外頂級大學的“科研新星”,再到成為(wei) 針對人體(ti) 的前沿磁共振成像技術研發專(zhuan) 家,吳丹將滿腔熱情和聰明才智貢獻給我國科技創新事業(ye) 。
“為(wei) 了讓醫生看得更清楚,她不斷突破醫學影像分辨率和成像速度的極限。”這是國外科技評論專(zhuan) 家對吳丹的評價(jia) 。以“米粒雕花”的超高分辨率構建大腦的時空發育圖譜,為(wei) 胎兒(er) 大腦刻畫精細結構圖;研發3D高分辨率彌散磁共振成像技術,幫助臨(lin) 床醫生作出更加準確的判斷……吳丹帶領團隊在科研之路上奮勇拚搏,形成了一係列引領國際磁共振技術前沿、支撐我國腦科學發展、推動我國醫療影像產(chan) 業(ye) 升級的新裝置、新方法和新技術。
誌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科研很多時候是從(cong) 0到1的事,失敗是很正常的。”吳丹從(cong) 不抱怨科研的苦,在她看來,學科發展需要一線科研工作者反複探索試錯,不斷將科學發展推向新的高度。正是憑著探索未知的一腔熱情,麵對技術難題和未知挑戰,吳丹百折不撓、孜孜不倦,不斷攀登高峰。
創新的領域很寬,而個(ge) 人的精力有限,該向哪裏衝(chong) 鋒?關(guan) 鍵要聚焦國家發展戰略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盯科技前沿,努力在基礎研究、重大項目、重點工程中刻苦攻關(guan) 、施展才華。“我的成長,和中國磁共振成像產(chan) 業(ye) 的成長同頻共振。”吳丹組建的這支國內(nei) 領先、國際一流的磁共振影像團隊,取得了多項領先國際的科研成果。胸懷“國之大者”、勇擔時代使命,以吳丹為(wei) 代表的無數青年科技工作者砥礪奮進,匯聚起推動科技強國建設的磅礴力量。
激揚的青春,在與(yu) 時代同頻共振中綻放光彩。當代青年建功立業(ye) 的舞台空前廣闊,夢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縱覽第二十七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名單,新時代好青年在鄉(xiang) 村帶動農(nong) 民致富,在社區宣講黨(dang) 的創新理論,在車間工廠鑽研節能降耗,在職業(ye) 學校向學生傳(chuan) 授手藝,在體(ti) 育賽場上拚盡全力……他們(men) 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以自信自強、向陽而生的勁頭,以胸懷夢想、腳踏實地的篤行,寫(xie) 下壯美的青春華章。對於(yu) 廣大青年而言,唯有把個(ge) 人的夢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e) ,全力以赴、奮勇拚搏,方能不負時代、不負華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