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豆”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大產業”
初夏時節,正是烏(wu) 蘭(lan) 察布市馬鈴薯播種的季節,在察右後旗烏(wu) 蘭(lan) 哈達蘇木前進村農(nong) 田裏,當地“馬鈴薯大王”郭潤正組織工人們(men) 種植馬鈴薯,幾台農(nong) 業(ye) 耕作機往來穿梭,開溝、播種一氣嗬成,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氣息。
目前郭潤身兼數職,他既是前進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主任,也是察右後旗北方馬鈴薯批發市場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他介紹說,去年,公司種植了500畝(mu) 馬鈴薯,銷售收入達200餘(yu) 萬(wan) 元。今年計劃將馬鈴薯種植麵積擴大到800畝(mu) ,其中種植“後旗紅”馬鈴薯300畝(mu) ,種植“沃土5號”300畝(mu) ,種植“希森6號”200畝(mu) ,按照去年的單產(chan) 和價(jia) 格計算,今年產(chan) 量預計達400多萬(wan) 斤,銷售收入預計達350多萬(wan) 元。
察右後旗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土壤環境獨特,為(wei) 發展壯大馬鈴薯產(chan) 業(ye) 提供了先決(jue) 條件。經過多年發展,察右後旗成為(wei) 全國第一個(ge) 馬鈴薯原原種繁育場誕生地、馬鈴薯原原種防蚜蟲網室生產(chan) 誕生地、馬鈴薯產(chan) 品獲得國際品牌5A級認證誕生地,是“中國薯都”烏(wu) 蘭(lan) 察布的核心區。先後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和相關(guan) 機構評為(wei) “國家級馬鈴薯高產(chan) 創建示範旗縣”“全國馬鈴薯標準化種植示範縣”“中國綠色名旗”。2015年建成烏(wu) 蘭(lan) 察布市首家20萬(wan) 畝(mu) 的“全國綠色食品原料(馬鈴薯)標準化生產(chan) 基地”。
察右後旗已形成了“三區兩(liang) 帶”馬鈴薯規模種植格局。每年,馬鈴薯播種麵積占全旗總播麵積的四分之一左右。廣大農(nong) 民靠著種植馬鈴薯,解決(jue) 了溫飽問題,實現了脫貧增收。
作為(wei) “中國薯都”的核心產(chan) 區,察右後旗連續多年被確定為(wei) 全國馬鈴薯大會(hui) 現場會(hui) 觀摩點、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馬鈴薯病蟲害綠色防控與(yu) 專(zhuan) 業(ye) 化統防統治融合推進示範點。該旗精心培育的本土品種“後旗紅”,真正實現了讓察右後旗馬鈴薯品牌拿得出、叫得響、有賣點,同時也提高了全旗馬鈴薯整體(ti) 品牌形象、質量檔次和市場占有率。連續幾年在綠色食品博覽會(hui) 和中國國際農(nong) 產(chan) 品交易會(hui) 上榮獲金獎,又被國際品牌標準工程組織(IBS)授予5A級國際品牌,成為(wei) 全國首個(ge) 成功認證5A級國際品牌的農(nong) 產(chan) 品。鮮薯銷售遍及山東(dong) 、江蘇、雲(yun) 南、湖南、廣東(dong) 等20多個(ge) 省區市,種薯銷往廣西、雲(yun) 南、四川等地,基本實現了由以“吃”為(wei) 主向以“賣”為(wei) 主的轉變。
出生在察右後旗的郭晨慧返鄉(xiang) 創辦了馬鈴薯生產(chan) 、加工、銷售為(wei) 一體(ti) 的實體(ti) 公司——“烏(wu) 蘭(lan) 土寶”,開啟了網上網下聯銷的銷售新模式。她的禮盒裝馬鈴薯賣到批發價(jia) 的近10倍,一舉(ju) 成為(wei) 全網最火的馬鈴薯,在周邊鄉(xiang) 鎮造成了轟動效應,越來越多的創業(ye) 者向她取經並加入了她的電商團體(ti) ,也帶動越來越多的農(nong) 民通過網絡銷售農(nong) 產(chan) 品。
郭晨慧網上不僅(jin) 銷售土豆,還銷售胡麻油、蓧麵、牛肉幹等當地特色農(nong) 副產(chan) 品,公司年銷售額達800萬(wan) 元左右。每年與(yu) 當地10餘(yu) 個(ge) 集體(ti) 經濟組織簽訂協議,直接帶動200戶脫貧戶增收,間接帶動1500戶脫貧戶參與(yu) 集體(ti) 經濟分紅。
如今,馬鈴薯產(chan) 業(ye) 已經成為(wei) 察右後旗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生支柱產(chan) 業(ye) 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產(chan) 業(ye) ,該旗正在深入推進“馬鈴薯種業(ye) 提升”行動和“薯業(ye) 提質增效”行動,全力構建馬鈴薯種薯繁育,商品薯生產(chan) 、加工、倉(cang) 儲(chu) 、銷售於(yu) 一體(ti) 的全產(chan) 業(ye) 鏈。(記者 海軍(jun) 通訊員 趙寶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