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全麵加強新形勢下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權威發布)

發布時間:2023-05-19 11:01: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是事關(guan) 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和國家生態安全的大事。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guan) 於(yu) 全麵加強新形勢下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5月17日上午,國新辦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國家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主任、應急管理部黨(dang) 委委員張永利等介紹有關(guan) 情況。

  到2025年實現“五個(ge) 縱深拓展”

  十年來,我國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取得長足發展,火災綜合防控能力顯著提升。當前,受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增多等因素影響,我國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麵臨(lin) 自然因素和社會(hui) 因素疊加的嚴(yan) 峻挑戰。

  基於(yu) 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意見》提出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指導思想:一是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二是提出新形勢下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基本方針,將“預防為(wei) 主、積極消滅”修改為(wei) “預防為(wei) 主、積極消滅、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三是提出全麵推進防滅火一體(ti) 化的工作思路。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涉及預防、撲救、保障等多個(ge) 環節和方麵,強調多部門協同配合、一體(ti) 推進。

  《意見》提出,到2025年,實現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五個(ge) 縱深拓展”:工作重心向深化源頭管控、全力防範風險縱深拓展;治理方式向實化群防群治、依法嚴(yan) 格管理縱深拓展;基礎建設向科學統籌規劃、不斷提質增效縱深拓展;火災撲救向推廣以水滅火、強化空地一體(ti) 縱深拓展;安全建設向注重抓在平時、關(guan) 鍵嚴(yan) 在戰時縱深拓展。到2030年,森林草原防滅火能力顯著增強,全民防火意識和法治觀念持續提高,綜合防控水平全麵提升。

  “《意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個(ge) 由黨(dang) 中央、國務院審定印發的關(guan) 於(yu) 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是新體(ti) 製新機製下做好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基本遵循,具有裏程碑意義(yi) 。”張永利說,《意見》對進一步提升我國森林草原火災綜合防控能力,特別是有效防範化解重大森林草原火災風險,全力維護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和國家生態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注重夯實根基,“四同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是防滅火工作的硬實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提升森林草原火災綜合防控能力的治本之策。

  《意見》堅持規劃先行,對科學規範開展基礎設施建設進行了係統安排,提出“四同步”:林牧區各類工程建設要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防滅火設施。“這是對防滅火基礎設施建設科學化、法治化的要求,可以最大限度發揮基礎設施的作用和防護效能。”國家林草局森林草原防火司負責人劉躍祥說,推進“四同步”也是壓實地方黨(dang) 委政府、行業(ye) 管理部門和經營單位防火責任的重要舉(ju) 措。

  建強重要基礎設施,《意見》強調堅持新建與(yu) 改造相結合,著眼網格化治理,在充分利用自然阻隔帶的基礎上,因地製宜構建自然阻隔帶、工程阻隔帶和生物阻隔帶為(wei) 一體(ti) 的森林草原防火阻隔係統,提高阻隔綜合效率。力爭(zheng) 到2025年重點林區林火阻隔網密度達到4.7米/公頃,邊境草原防火隔離帶開設基本實現機械化。

  近年來,我國森林草原防火的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仍存在林區防火路網密度低、瞭望監控覆蓋率低、林火阻隔網絡不健全等多個(ge) 方麵短板。劉躍祥表示,下一步將按照《意見》要求,加快完善專(zhuan) 項規劃體(ti) 係,加大投入,突出重點,紮實推進全國森林草原防滅火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多方麵力量建設,穩步提升實戰能力

  《意見》提出,抓好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力量建設,加強地方防滅火專(zhuan) 業(ye) 力量建設,發揮社會(hui) 撲救力量作用,加強專(zhuan) 業(ye) 人才隊伍建設。

  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是我國應急救援的主力軍(jun) ,“消防救援隊狠抓練兵備戰、提質強能,不斷鞏固提升森林草原防滅火核心能力。”國家消防救援局助理總監閆鵬說。

  優(you) 化力量部署,實現全域聯控。按照立足本省、輻射周邊、區域聯動、全國救援的原則,每年抽調6000餘(yu) 名指戰員、10架直升機,到高火險區靠前駐防,並實施跨省機動,前置力量快速處置,努力實現“打早打小打了”。同時,推進機動救援隊伍增編組建,科學優(you) 化力量部署,盡早實現全域聯動。

  加快推進航空力量建設,大幅提升滅火救援的效率。著手籌建航空應急救援總隊,率先建強建好航空應急救援的國家力量。

  依托科技賦能,催生新質戰鬥力。聚焦新發展需求,進一步深研滅火製勝機理,創新滅火戰法理論,大力推動新型滅火裝備研發和應用,積極探索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滅火技術融合發展的路徑,推進隊伍新質戰鬥力的生成和發展。

  強化提升專(zhuan) 業(ye) 指揮水平,最大限度降低滅火安全的風險。持續加強林火特點規律的研究,尤其是對極端氣候條件下森林草原火災發生發展規律和大火巨災特殊火行為(wei) 等研究,強化火場偵(zhen) 查和風險研判,緊盯滅火行動各環節,嚴(yan) 格隊伍的管控和安全防護,把握最佳時段、選擇最佳地段、運用最佳手段,科學穩妥撲救,確保滅火行動安全高效。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18日 06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