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銅山區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讓每個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
教師成長路徑鮮明,理想課堂百花齊放,卓越課程碩果累累,區域樣態品牌靚麗(li) ……
開展新教育實驗以來,徐州市銅山區教育工作取得顯著提升,呈現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
近日,徐州市新教育“研發卓越課程”現場推進會(hui) 在銅山區舉(ju) 行。該區如何整體(ti) 謀劃、係統推進新教育,取得哪些成效?記者就此進行了深入調查采訪。
◆整體(ti) 謀劃:勾勒銅山教育新藍圖
據介紹,早在2004年,銅山區就創辦了“木犁論壇”,營造了教師線上的精神家園。2005年,以“讀書(shu) 與(yu) 成長”為(wei) 主題,銅山區第一屆教師讀書(shu) 峰會(hui) 舉(ju) 辦。從(cong) 此,每年一個(ge) 主題,一步一個(ge) 足跡。
麵向全區推薦經典書(shu) 籍1000多本,定期舉(ju) 辦“經典再現”“辯論當歌”“名著導讀” 等活動,每一所學校都成立了教師閱讀團隊。上百人成長為(wei) 名特優(you) 教師,近4000名教育工作者展示了自己的風采,教師讀書(shu) 峰會(hui) 活動被評為(wei) “江蘇省全民閱讀工作優(you) 秀項目”……“19年的堅守,銅山‘教師讀書(shu) 峰會(hui) ’已成為(wei) 區域教育的名片,為(wei) 新教育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銅山區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姚凱表示。
2021年5月,我市全域加入新教育實驗後,銅山教育部門全麵探索實施新教育十大行動,整體(ti) 部署五年規劃,係統構建了以培育“銅山好學生”為(wei) 根本目標,培養(yang) “銅山好教師”“銅山好校長”和“銅山好家長”為(wei) 基本任務,“營造書(shu) 香校園、研發卓越課程、培養(yang) 卓越口才”等九大行動為(wei) 實驗項目的銅山新教育“一三九”實驗體(ti) 係,勾勒出了銅山教育的新藍圖。
◆係統推進:書(shu) 寫(xie) 銅山教育新樣態
為(wei) 了走進新教育,銅山區教育係統積極參加全市組織的各項培訓活動;區域推進新教育,多次組織校長和新教育辦公室主任進行相關(guan) 培訓。同時,組織教師赴海門等地學習(xi) 新教育實驗經驗。
為(wei) 了親(qin) 近新教育,積極打造新教育宣傳(chuan) 陣地。銅山區教師發展中心公眾(zhong) 號開辟了新教育實驗專(zhuan) 欄,促進交流,展示風采,其中多篇文章被“守望新教育”新媒體(ti) 轉載。
為(wei) 了邁進新教育,確立比較好的學校作為(wei) 十大行動的領銜學校,先期進行探索實踐,並以現場會(hui) 的方式進行推廣。確定項目領銜人,通過榜樣言說的方式普及優(you) 秀教師的做法。
讓榜樣領跑新教育,組建了三類種子教師團隊,同毓讀書(shu) 社領讀新教育書(shu) 籍;卓越教師坊領航項目建設;名師工作室領銜教師發展。
袁大金是銅山區單集拐山小學校長,曾先後榮獲全國素質教育先進模範、銅山區優(you) 秀讀書(shu) 教師、徐州市新教育生命敘事演講特等獎;發表省級教育教學論文十餘(yu) 篇,出版《當代小學教育思潮新論》、《當代家庭教育新論》,參編《中國素質教育探索》。
袁大金在校園建設了“稻草人農(nong) 學園”,依托學農(nong) 實踐,開展“小小解說員”評比、“種植小能手”評比、“最美小菜園”評比、“慶豐(feng) 收”大聯歡等活動,給孩子們(men) “刨”出適合生長的教育土壤。
◆創新實踐:新教育呈現勃勃生機
開展新教育的兩(liang) 年,是銅山區深耕細作、紮實推進的兩(liang) 年,更是不斷躍升的兩(liang) 年。
以教師的專(zhuan) 業(ye) 發展為(wei) 新教育實驗的出發點。銅山區確立了“教研讀寫(xie) 四輪驅動,培養(yang) 六邊形全能教師”的發展模式,開辟了鮮明的教師成長路徑。
為(wei) 讓每一節課煥發活力,努力構建理想課堂。銅山區提出了“本真課堂”核心理念,各校結合學校特色,形成了校本模式。
在嬌山湖中學,劉敏老師的數學課堂,提問恰到好處,為(wei) 教學穿針引線,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劉永夢老師的英語課堂,結合了分組問學教學法和英語教學的學科特點,整節課有活動有支撐,有討論有交流,有展示有補充;範從(cong) 從(cong) 老師的課堂,以分組交流討論、展示的方式分步完成,師生互動多……“構建‘問學’課堂,讓課堂改變小問題呈現、碎步子前行、短時間思考的現狀。”該校校長夏兆喜介紹,通過核心問題組織學生開展學習(xi) ,促使課堂從(cong) “教為(wei) 中心”向“學為(wei) 中心”的轉變,讓學生的思維看得見,學習(xi) 真發生,為(wei) 學生們(men) 今後的學習(xi) 打好思維基礎。
構建理想課堂方麵,銅山區“百花齊放”,棠張中學的“五學真清課堂”、房村小學的“智慧課堂”等均有成熟經驗做法。
卓越課程建設成效顯著,為(wei) 學生個(ge) 性發展提供多元化選擇。穀秀娟老師的童詩課程,銅山實小的定製課程,三堡實小的融通教育,大學路實驗學校的“讀中學”初中語文課程基地等等,榜樣教師、示範學校不斷湧現。
銅山區新區實驗小學利用延時課充分挖掘校內(nei) 外資源,開展20餘(yu) 節藝體(ti) 類社團課程。無人機社團,孩子們(men) 一雙雙巧手,熟練地動手拆解、組裝;樂(le) 器演奏社團,古箏、琵琶、葫蘆絲(si) 、口琴,優(you) 美的樂(le) 曲此起彼伏;兒(er) 童畫素描社團,一筆一畫、一勾一勒,孩子們(men) 沉浸在創作中;排球館內(nei) ,孩子們(men) 相互配合,排球賽打得風生水起;柳琴戲特色課程,體(ti) 係健全……
這些豐(feng) 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社團課程,陪伴學生度過一個(ge) 金色童年,幫助每一名學生成為(wei) 最好的自己。
◆累累碩果:打造靚麗(li) 區域樣態品牌
近年來,在銅山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在市教育局的關(guan) 心支持下,銅山區創新推進新教育實驗,教育事業(ye) 取得長足進步。
全區新建多所中小學、幼兒(er) 園,實施一批學校改擴建項目,一幢幢別具風格的教學樓拔地而起,學校布局得到進一步優(you) 化,教育資源供給進一步增加。
2022年高考,全區本科上線率超出省平均11個(ge) 百分點,是徐州地區唯一進入全省中等以上水平的縣區;2022年藝體(ti) 高考上線率81%,全市領先;春季高考錄取率達99%,職教高考本科上線人數位居全市第一,錄取人數占全市23所中職學校的66%。2022年中考優(you) 生率繼續保持縣區領先,中考入學占比達91.8%,創曆史新高。
近年來,銅山廣泛開展陽光體(ti) 育、珠心算、戲曲、麵塑、器樂(le) 、書(shu) 畫等特色活動,辦學特色花開滿園。 劉集王套小學在珠心算世界大賽中獲2項個(ge) 人冠軍(jun) ;部分學校開展了徐州柳琴、丁丁腔、徐州琴書(shu) 進校園活動,並被確定為(wei)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基地;區特教中心連續三年榮獲全國殘疾人排舞公開賽團體(ti) 總分特等獎;在省第二十屆運動會(hui) 中,全區6所學校的排球隊代表徐州參賽,鄭集中學城區校區獲得男子沙灘排球冠亞(ya) 軍(jun) 、青少年部季軍(jun) ,所有參賽隊共獲得12枚金牌。全區呈現“以排球為(wei) 龍頭,足球全覆蓋、校校有亮點、三操一舞花開校園”的喜人局麵,學生“德智體(ti) 美勞”得到全麵發展。
◆形成機製:“六個(ge) 一”工作範式逐漸明晰
“經過2年的探索與(yu) 實踐,我們(men) 架構起比較完整的新教育實驗運行體(ti) 係,推動新教育實驗深入實施。”銅山區教育局局長胡清華介紹,經過創新運行機製,該區逐漸形成了區域層麵“六個(ge) 一”的工作範式,即製定了一個(ge) 教師專(zhuan) 業(ye) 發展的規劃;構建了一個(ge) 四位一體(ti) 的培訓體(ti) 係;組成了一個(ge) 學科發展的研究基地;匯聚了一個(ge) 課程豐(feng) 富的資源中心;形成了一個(ge) 教育教學科研的高地;打造了一個(ge) 教師向往的精神家園。
胡清華表示,在新的征程上,銅山教育人將以全新的理念、嶄新的麵貌、創新的舉(ju) 措,為(wei) 新教育貢獻銅山智慧,展示銅山力量。(樊海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