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大力推進不動產登記聯動多項“一件事”改革
“隻要在一個(ge) 窗口就可以辦理不動產(chan) 登記加公證兩(liang) 項業(ye) 務,真是給我們(men) 提供了許多方便!”近日,先後拿到了其繼承父母房產(chan) 的公證調查報告和新不動產(chan) 權證證書(shu) 後,麗(li) 水縉雲(yun) 市民李女士連連稱讚。
享受到政策便利的李女士,隻是麗(li) 水市推進不動產(chan) 登記與(yu) 公證、金融信貸、司法查控等聯動的多項“一件事”改革的縮影。
近年來,麗(li) 水市不動產(chan) 登記中心深入貫徹落實浙江省委省政府關(guan) 於(yu) 打造營商環境最優(you) 省和深化“數字浙江”建設的目標要求,圍繞不動產(chan) “一本證”,充分運用數字化手段,分類落實“減事項、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間、減費用”五減舉(ju) 措,大力推進多個(ge) “一件事”改革,企業(ye) 和群眾(zhong) 的改革獲得感和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
“以往群眾(zhong) 在辦理涉公證不動產(chan) 登記與(yu) 涉不動產(chan) 登記公證業(ye) 務時,需輾轉兩(liang) 個(ge) 部門,花費多趟才能完成相關(guan) 業(ye) 務辦理。”麗(li) 水市不動產(chan) 登記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通過“線上互聯互通、線下窗口互設”,群眾(zhong) 在登記中心與(yu) 公證處能同時享受不動產(chan) 登記與(yu) 公證服務,改變了辦事群眾(zhong) “多頭跑、多次跑”的窘境。同時,對申請辦理非公證繼承登記的,麗(li) 水市不動產(chan) 登記中心實行“非公證委托調查”機製,由登記中心委托公證處核實、調查並出具委托調查報告,服務費用由登記機構承擔。截至2022年年底,麗(li) 水市共辦理“不動產(chan) 登記+公證”1676件,累計為(wei) 群眾(zhong) 節省費用約585萬(wan) 元。
據介紹,對於(yu) 因各種原因未能回國辦理不動產(chan) 登記的海外華僑(qiao) ,麗(li) 水市不動產(chan) 登記中心還開通了“全球通”服務,受委托的公證處工作人員通過遠程線上代為(wei) 接收不動產(chan) 登記申請材料,登記申請材料通過線上傳(chuan) 遞至中心進行“不見麵審批”,為(wei) 海外華僑(qiao) 提供跨國便捷辦證服務。截至2022年年底,“全球通”平台共辦理海外遠程視頻公證2475件,提供法律谘詢5855餘(yu) 次。
麗(li) 水市積極推動“不動產(chan) 登記+抵押融資”,實現市本級範圍內(nei) 不動產(chan) 抵押貸款和抵押登記聯辦全覆蓋,並將改革模式向各縣(市、區)輻射,企業(ye) 和群眾(zhong) 可在全市任一銀行同時辦理不動產(chan) 抵押貸款和抵押登記,實現不動產(chan) 抵押登記“網上查、網上辦、零次跑”。截至2022年年底,麗(li) 水市區範圍內(nei) 開通便民服務點214個(ge) ,銀行網點覆蓋率100%,通過線上辦理抵押登記56452件。
為(wei) 響應國家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要求,麗(li) 水市不動產(chan) 登記中心通過窗口整合、流程再造、係統優(you) 化,開設企業(ye) 專(zhuan) 窗等措施,推動服務“大延伸”,實現企業(ye) 辦理財產(chan) 登記從(cong) 3個(ge) 部門、6個(ge) 手續、3個(ge) 工作日優(you) 化為(wei) 1個(ge) 部門3個(ge) 手續1.5個(ge) 工作日,提交材料不超過3件的改革目標。2022年,通過專(zhuan) 窗服務為(wei) 企業(ye) 辦理不動產(chan) 登記業(ye) 務593件,為(wei) 建設項目企業(ye) 完成首次登記20038件,助力企業(ye) 抵押融資341.64億(yi) 元。此外,麗(li) 水市不動產(chan) 登記中心與(yu) 市中級人民法院積極協同合作,正式建立不動產(chan) 登記與(yu) 法院執行查控協同辦理機製,並在此基礎上大力推進網絡查控司法協作和司法處置不動產(chan) 登記“一件事”改革全省試點工作,實現了不動產(chan) 登記信息查詢、查(解)封登記、協助登記“全網辦”“無紙化”“跑零次”,法院執行工作效率和群眾(zhong) 辦理司法處置不動產(chan) 登記的滿意度、獲得感得到普遍提升。
“我們(men) 將繼續加大創新探索力度,持續推進‘不動產(chan) 登記+’一件事改革延伸擴麵,助推打造高效辦事政府,讓企業(ye) 和群眾(zhong) 辦事‘少進門’‘少跑腿’,持續提升辦事‘幸福指數’。”麗(li) 水市不動產(chan) 登記中心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