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教育兩委以開展主題教育為動力著力辦實事解難題:“閃送”通路 更“通”民心
“來,寶貝,咱們(men) 下車,拿好飯兜,背好書(shu) 包,注意安全……”李女士駕車行駛到學校門口,身穿橙色馬甲的誌願者立即迎上前來打開車門把孩子接下車,送進學校。李女士搖下車窗大聲說了句“謝謝”後,快速駛離學校,全程用時不到10秒鍾。這是5月19日早上,發生在和平區嶽陽道小學門前的一幕,也是該校從(cong) 本月開始啟動實施“閃送工程”後的真實場景。
估計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曆,早上開車上班最怕路過學校門口,一些送孩子的私家車隨意停放,造成交通擁堵。以至於(yu) 每天早上,開車送孩子上學成了不少家長的頭疼事,而學校門口的道路更成為(wei) 百姓的煩心路。
“群眾(zhong) 最關(guan) 切的事,就是我們(men) 要盡最大努力做好的事。我們(men) 堅持問題導向,把為(wei) 民辦實事作為(wei) 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的重要內(nei) 容,了解掌握群眾(zhong) 所需所盼,積極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解難題,切實把學習(xi) 成果轉化成為(wei) 人民服務的內(nei) 在動力。”市教育兩(liang) 委相關(guan) 負責人說。
市教育兩(liang) 委通過多輪走訪,對河西區在試點學校推出的“閃送工程”進行了認真調研,並在河西區的經驗上對具體(ti) 方案再次進行優(you) 化。通過引導家長有序停車,組織教師、誌願者接學生下車並送學生安全入校,再引導家長快速駛離這一過程,使交通得以緩解。
市教育兩(liang) 委開始選取中心城區有條件的中小學、幼兒(er) 園,推行“閃送”。地處五大道地區的嶽陽道小學正是其中的一所。“現在,每天早上7點半,校門前的工作專(zhuan) 班準時到崗,負責接送學生的專(zhuan) 項工作。”副校長劉嫄介紹說。
但是她也坦言,由於(yu) 目前還處於(yu) 剛剛實施階段,學校也遇到了一些困難。“有的家長可能不是特別信任誌願者,還是想自己送孩子進校。家長們(men) 因為(wei) 還要忙於(yu) 工作,誌願者不可能是固定人群,每次換人需要重新培訓、熟悉……”不過麵對困難,學校也一直在想辦法,“我們(men) 通過班級群和各種線上、線下方式廣泛宣傳(chuan) ,讓學生們(men) 在安全的前提下提前準備好個(ge) 人物品,不但節約了入校時間,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自理能力。我們(men) 也正與(yu) 當地街道、公安和交管部門進行對接,希望通過多方力量共同保證學生安全入校。”劉嫄欣慰地表示,雖然“閃送工程”目前隻實施了半個(ge) 多月,但每天早上學校門前的擁堵程度已經得到了一定的緩解。
其實,嶽陽道小學遇到的問題,並不是個(ge) 案。“剛開始時,最大的難題就是誌願者的服務時間沒法保障。”先期啟動“閃送工程”的河西區平山道小學,也遇到過相似的問題。校長韓洪濤告訴記者,學校所在地的馬場街道伸出了援手,一支由馬場街退役軍(jun) 人組成的誌願服務隊加入到學校門前的護送隊中。每天早上,他們(men) 身穿紅馬甲,按時“上崗”,從(cong) 私家車上接下孩子,護送他們(men) 安全入校。而坐落於(yu) 紅橋區的天津師範學校附屬小學,則成立了由學校教師、安保人員組成的5人“護校巡查隊”,負責在學校入口處進行秩序維護。“校門外,由學生家長、社區誌願者組成的門前疏導隊也在協助公安、交管等部門勸導行人、疏導交通。”副校長孫瑩表示。
學校分年級、分班級、分時段設定學生下車區域,學校帶班幹部、值周老師、保安員、家長誌願者等配合公安交管以及屬地街道社區誌願服務人員,對接送學車輛,共同維護校門前安全秩序,引導學生快速入校,實現送學車輛即停即離……隨著“閃送工程”的深入推進,具體(ti) 的實施方案也在不斷改進之中。
“除了機動車,我們(men) 也正在考慮對騎自行車或電動車接送孩子的家長要進行引導,比如是否也可以在靠近校門的空地上,放下孩子,由誌願者護送安全進校。”市教育兩(liang) 委安全穩定處處長梁春雨表示,目前,市內(nei) 六區共有68所小學(含九年一貫製)和22所中學(含職業(ye) 院校)開展了“閃送工程”或采取了相應措施,切實緩解了交通壓力,築牢了學生安全防線。
群眾(zhong) 利益無小事,點點滴滴見初心。“人民群眾(zhong) 滿意不滿意是評判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成效的根本標準。”市教育兩(liang) 委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通過廣泛聽取意見,深入學習(xi) 和調研,共檢視出突出問題29項,製定整改措施86條,包括大力推動基礎教育資源建設,持續組織實施民心工程,今年計劃新增義(yi) 務教育學位2.2萬(wan) 個(ge) 、普通高中學位8500個(ge) ,進一步補齊濱海新區、中心城區、環城四區等人口集中區域存在的區域性學位緊張短板,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記者 張雯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