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黨建引領+市場推動 臨汾打造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樣板

發布時間:2023-05-23 14:33:00來源: 人民網-山西頻道

  “麥穗初齊稚子嬌,桑葉正肥蠶食飽。”小滿時節,臨(lin) 汾大地滿目蔥蘢、欣欣向榮。

  5月22日,“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發展路徑”創新論壇在臨(lin) 汾開幕。論壇為(wei) 期兩(liang) 天,以“壯大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主題,邀請涉農(nong) 領域的專(zhuan) 家學者、企業(ye) 代表等,采取實地調研、主題分享等形式,共同探討發展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的新路徑、新模式、新未來。

  活動首日,“臨(lin) 汾經驗”引起關(guan) 注。2022年以來,臨(lin) 汾市以市場化為(wei) 導向,“黨(dang) 建引領+市場推動”雙向發力,在全省率先組建臨(lin) 汾市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村發集團”),實施市縣鄉(xiang) 村四級聯動,搭建村級集體(ti) 經濟市場化平台,蹚出一條市域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壯大提質新路徑,為(wei) 集體(ti) 經濟發展探索新路作出示範。

  ——黨(dang) 建引領聚合力。明確村發集團市屬國有企業(ye) 屬性,將村發集團與(yu) 基層組織統籌謀劃、一體(ti) 建設,把方向、謀全局、聚合力,打造發展經濟的“堅強堡壘”。

  ——市場推動強動能。聚焦發展產(chan) 業(ye) 、增加經營性收入精準發力,市縣鄉(xiang) 村啟動實施各類項目2393個(ge) ,建設各類產(chan) 業(ye) 基地415個(ge) ,形成鄉(xiang) 鄉(xiang) 有產(chan) 業(ye) 、村村有項目的發展格局。

  ——四級聯動“一盤棋”。以村發集團為(wei) “龍頭”,17個(ge) 縣(市、區)全部組建縣級公司,137個(ge) 鄉(xiang) 鎮、8個(ge) 涉農(nong) 街道、2071個(ge) 行政村在原有合作社基礎上規範組建聯合社、合作社,在全市域形成“1+17+N”的市場主體(ti) 體(ti) 係。

  ——機製創新促共贏。探索建立市場共拓、項目共建、資源共享利益聯結機製,將各方麵要素有機整合,切實讓資源、資產(chan) 、資金“活起來”。

  “臨(lin) 材臨(lin) 用”,是此路徑的一大亮點。目前,在村發集團的統籌協調下,汾禾源、邦達兩(liang) 個(ge) 中央廚房已與(yu) 臨(lin) 汾市20個(ge) 農(nong) 副產(chan) 品基地、10個(ge) 加工企業(ye) 簽訂供貨協議;與(yu) 5所學校、3座寫(xie) 字樓、30個(ge) 單位食堂、15個(ge) 商業(ye) 超市簽訂銷售協議,每年可帶動市域內(nei) 100萬(wan) 斤馬鈴薯、2600萬(wan) 斤麵粉、3650萬(wan) 枚雞蛋等農(nong) 副產(chan) 品生產(chan) 銷售,切實把千家萬(wan) 戶的小農(nong) 戶與(yu) 千變萬(wan) 化的大市場有機結合起來。

  數據是最有力的證明,事實是最生動的注腳。

  在臨(lin) 汾經濟開發區的汾禾源中央廚房生產(chan) 車間,清洗蔬菜、製作麵點、加工米飯已實現自動化,色香味俱全的各類菜品在數字化的數據收集和分析中新鮮出爐。項目已為(wei) 200餘(yu) 名周邊群眾(zhong) 提供就業(ye) 崗位;

  在洪洞縣甘亭鎮羊獬村智慧化農(nong) 業(ye) 項目基地,655畝(mu) 小麥已有半人高,青色麥穗隨風輕擺。各類智能監測儀(yi) 安裝其間,工作人員實時監測著空氣溫度、土壤溫度、土壤濕度等數據。基地每年可為(wei) 村級集體(ti) 經濟組織增收5萬(wan) 餘(yu) 元;

  在洪洞縣甘亭鎮團結村,大路旁的水池裏,幾十尾大小不一的金魚自由自在地嬉戲,養(yang) 魚的水原是生活汙水。該村226個(ge) 院落的餐廚廢水、洗滌廢水、廁所廢水等生活汙水,通過淨化處理實現循環利用。

  ……

  一年來,臨(lin) 汾市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發展取得明顯成效。截至2022年底,全市村級集體(ti) 經濟總收入達到7.3億(yi) 元,同比增長45.27%;經營性收入達到5.43億(yi) 元,同比增長107.87%;2071個(ge) 村集體(ti) 經濟收入全部達到10萬(wan) 元以上,其中年收入30萬(wan) 元以上村達到44%,同比增長20%。

  “臨(lin) 汾作為(wei) 山西的農(nong) 業(ye) 大市、經濟強市,一直都是山西發展壯大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的‘優(you) 等生’,是一個(ge) 出思路、出經驗、出成果的地方。”山西省委農(nong) 辦專(zhuan) 職副主任、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黨(dang) 組成員張軟斌表示,臨(lin) 汾“黨(dang) 建引領+市場推動”四級聯動壯大提質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的做法,為(wei) 山西省乃至全國發展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提供了臨(lin) 汾模板、創造了臨(lin) 汾經驗。

  據介紹,臨(lin) 汾壯大提質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已形成多點開花態勢。在蒲縣,精準布局16個(ge) 產(chan) 業(ye) 區,探索建立“公司+鄉(xiang) 村合作社+產(chan) 業(ye) 聯盟”機製,推動村村聯合、村企聯合,實現抱團發展,相關(guan) 經驗在全省交流;在安澤縣,搭建“村發+民企+基地+農(nong) 戶”聯合體(ti) ,建設30萬(wan) 畝(mu) 連翹選育基地,帶動村集體(ti) 增收130萬(wan) 元、采摘戶平均增收2萬(wan) 元;在襄汾縣,建立“縣村發公司+合資公司+鄉(xiang) 鎮分公司+村黨(dang) 支部領辦合作社”運營體(ti) 係,開展倉(cang) 儲(chu) 冷鏈物流、富硒雞蛋產(chan) 銷、勞務服務等業(ye) 務,帶動15個(ge) 村級集體(ti) 增收50餘(yu) 萬(wan) 元、農(nong) 戶增收100餘(yu) 元。

  開幕式上,中國合作經濟學會(hui) 會(hui) 長、原農(nong) 業(ye) 部總農(nong) 藝師孫中華作在臨(lin) 汾調研成果報告。他建議,下一步臨(lin) 汾要加強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專(zhuan) 業(ye) 人才隊伍建設、農(nong) 村集體(ti) 產(chan) 權交易平台建設、集體(ti) 經濟“三資”監管體(ti) 係建設,同時也要做好總結宣傳(chuan) ,實現發展經驗有效推廣。

  小滿未滿,萬(wan) 物可期。“希望各位領導在政策製定、項目發展等方麵,給予我們(men) 更多幫助和支持;希望各位專(zhuan) 家學者暢所欲言、建言獻策,為(wei) 我市村級集體(ti) 經濟發展把脈問診、開出良方。”臨(lin) 汾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王延峰在開幕式上表示,臨(lin) 汾市將以此次論壇為(wei) 契機,進一步理清思路、創新舉(ju) 措,努力推動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駛入全麵提質提速的“快車道”。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