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明確未來5年教育改革發展總體思路和目標
河北省明確未來5年教育改革發展總體(ti) 思路和目標
12個(ge) 行動計劃加快教育強省建設
4月13日,從(cong) 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加快建設教育強省”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省教育廳製定了《教育強省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7年)》,明確河北教育改革發展的總體(ti) 思路和目標,以12個(ge) 行動計劃謀劃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河北教育場景,加快建設教育強省。
黨(dang) 建引領行動計劃。重點實施3個(ge) 工程,一是實施高校黨(dang) 建領航工程,開展示範校、標杆院係、樣板支部創建活動,以高質量黨(dang) 建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二是實施中小學校黨(dang) 建強基工程,全麵落實中小學校黨(dang) 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製,到2027年,培育創建100所黨(dang) 建示範校。三是實施民辦學校黨(dang) 建提升工程,強化黨(dang) 建量化考核,夯實黨(dang) 組織政治功能,著力提升民辦學校黨(dang) 建工作水平。
時代新人鑄魂行動計劃。堅持不懈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鑄魂育人,全麵推進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深化“大思政課”建設,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ti) 化,開好講好“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概論”課。突出“五育”並舉(ju) 、“三全”育人,實施青少年健康教育行動,美育浸潤行動,深化勞動教育,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推進體(ti) 教融合,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
服務重大戰略行動計劃。推進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深化與(yu) 京津教育部門協作,突出重點區域,堅持項目帶動,持續提升教育協同發展水平。積極推進在京高校向雄安新區疏解進程,高起點建設一批數量充足、條件優(you) 良的中小學和幼兒(er) 園,為(wei) 疏解人員及新區居民子女提供優(you) 質教育資源。全麵提升教育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能力,優(you) 化鄉(xiang) 村學校布局結構,推動城鄉(xiang) 教育一體(ti) 化發展。
基礎教育質量提升行動計劃。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著力提升農(nong) 村幼兒(er) 園辦園水平,擴大城區普惠性幼教資源。推進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補短板、強弱項,擴大城鎮義(yi) 務教育學位供給,全麵提升教育質量。到2027年,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縣占比達40%以上。推進普通高中特色發展,通過加強縣域高中建設、組織省級示範性高中幫扶薄弱高中等措施,推動高中協調發展。
職業(ye) 教育提質培優(you) 行動計劃。實施中職辦學條件達標工程,到2027年全省所有中職學校(含技工院校)辦學條件全部達到國家標準。實施高水平高職院校和專(zhuan) 業(ye) 建設工程,重點支持40所高水平高職院校和100個(ge) 專(zhuan) 業(ye) 群,持續提升高等職業(ye) 教育辦學水平。加強職業(ye) 技術大學建設,積極探索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yang) 路徑。
高等教育“破題”行動計劃。實施高等教育“高地”打造工程,支持優(you) 勢學科衝(chong) 擊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實施高等教育綜合實力提升工程,加強高水平專(zhuan) 業(ye) 建設,優(you) 化學科專(zhuan) 業(ye) 結構,支持碩博學位授權單位建設,提升河北高等教育整體(ti) 水平;實施高等教育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增強河北高等教育對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貢獻力。到2027年,河北高等教育在“雙一流”建設、重大科研平台、重大科研獎項、高層次人才隊伍、博士點建設等方麵形成一批標誌性成果。
終身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健全終身教育體(ti) 係,擴大終身教育資源,發展社區及老年教育,加快建設學習(xi) 型社會(hui) 。
民辦教育規範發展行動計劃。推進民辦學校分類管理改革,加強民辦學校監管,規範民辦學校辦學行為(wei) ,提高辦學質量。
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行動計劃。加強孔子學院建設,深化援外培訓,穩步開展國際教育交流合作,積極引進國外優(you) 質教育資源。
新時代教師素質提升行動計劃。實施強師工程,提高教師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強化師範生培養(yang) 質量。深化教師管理製度改革,優(you) 化教師資源均衡配置。提高教師地位待遇,落實教師優(you) 先政策,形成全社會(hui) 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
教育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加強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構建河北教育數據管理平台,豐(feng) 富省級智慧教育資源,持續提升教育數字化水平。
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行動計劃。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jia) 製度改革,健全教育評價(jia) 標準和體(ti) 係。完善義(yi) 務教育招生辦法,深化普通高中招生製度改革,穩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發揮好招生考試在人才培養(yang) 中的導向作用。(記者崔叢(cong) 叢(co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