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武漢:撐起“網絡強國”的中部脊梁

發布時間:2023-05-25 11:16:00來源: 人民網-湖北頻道 原創稿

  在武漢的西北角,屹立著一座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yu) 創新基地,作為(wei) 國內(nei) 唯一的“網絡安全學院+創新產(chan) 業(ye) 穀”基地,經過七年建設,這裏正奮力支撐起“網絡強國”的中部脊梁,建設網絡安全創新發展高地。

  國內(nei) 網絡安全50強企業(ye) 半數坐落於(yu) 此、武大華科網安學院“牽手”入駐、每年輸送高端網安人才上千名……瞄準網安戰略風口,武漢市臨(lin) 空港經開區(東(dong) 西湖區)用好國家網安基地“金招牌”,加快形成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的良性生態,持續擦亮“中國網穀”新名片。

  鏈產(chan) 業(ye)

  沿武漢市臨(lin) 空港大道一路往西,曾經一片荒蕪之地,如今產(chan) 業(ye) 遍地,一批批網絡安全翹楚企業(ye) 在此生根發芽,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上下遊聚集於(yu) 此。

  5月16日晚,首屆武漢網絡安全創新論壇·網安之夜活動舉(ju) 行,6家網絡安全企業(ye) 意向簽約入駐國家網安基地。

  “網穀”聚集效應已然形成。在臨(lin) 空港大道上,國內(nei) 網絡安全50強企業(ye) 半數坐落於(yu) 此,200餘(yu) 家上下遊企業(ye) 、12家研發中心奔潮而來。京東(dong) 方10.5代線建成投產(chan) 並滿產(chan) 運營,康寧玻璃基板、創維MiniLED顯示等上下遊配套產(chan) 業(ye) 加快延伸,新型顯示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突破200億(yi) 元,產(chan) 業(ye) 加速集聚壯大;中金數據、天融信、數字認證等網絡安全企業(ye) 落地運行。

  目前,網安基地已形成網絡應用安全、通信安全、數據安全、自主可控四大門類,串起“基礎軟硬件—安全設備—安全軟件—安全服務—安全應用”網絡安全產(chan) 業(ye) 鏈。

  國家網安基地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將進一步圍繞應用安全、安全服務、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新技術安全四大方向,聚焦網絡係統和數據安全、網絡安全培育服務、核心算法技術研究、航天信息技術、下一代顯示技術等12個(ge) 重點領域,不斷優(you) 化網安基地產(chan) 業(ye) 生態,助力國家網安基地成為(wei) 承擔國家重要網絡安全戰略任務的重鎮。

  聚人才

  “對於(yu) 網絡安全行業(ye) 發展,武漢理應衝(chong) 鋒在前。”5月17日,首屆武漢網絡安全創新論壇在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yu) 創新基地舉(ju) 行,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空間信息科技研究院院長談劍鋒表示,網絡安全行業(ye) 的核心在於(yu) 技術創新,技術依靠專(zhuan) 業(ye) 人才,加速“產(chan) 學研”融合,武漢有很好的基礎。

  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yu) 創新基地,以“人才”與(yu) “創新”為(wei) 核心出發點,七年來著力培養(yang) 網絡安全領域人才,黃鶴杯、密碼大賽、網安論壇各類賽事、活動層出不窮。這些活動賽事的舉(ju) 行,將全國網絡信息安全領域的專(zhuan) 家、學者吸引於(yu) 此,以人才“虹吸效應”帶動培養(yang) 全階段、多維度的網絡安全產(chan) 業(ye) “後備軍(jun) ”。

  該基地引入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聯合辦學,探索創新學曆教育,培養(yang) 高層次網絡安全創新研究型人才。自2020年9月國家網安學院開學以來,國家網安基地支持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兩(liang) 所入駐高校不斷開展各項研究。其中,合作開展科研項目340餘(yu) 項,校企合作100餘(yu) 項。

  學曆教育以外,加強在職培訓。基地工作人員介紹,在中央網信辦的支持下,基地以培訓中心為(wei) 載體(ti) ,引進認證中心、國測、應急中心、中國電子、中國電科、深信服、360網安大學、天融信、奇安信等近20家優(you) 質培訓機構與(yu) 基地開展合作,開展網絡安全培訓活動。

  同時建設網絡靶場,提供培訓、考核、競賽、訓練、網絡攻防、產(chan) 品測評和新技術驗證等功能,可實現國家網絡安全能力的整體(ti) 躍升。

  強創新

  16日下午,作為(wei) 首屆武漢網絡安全創新論壇的重頭戲之一,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chan) 業(ye) 融合創新成果交流會(hui) 上,網絡安全學院學生創新資助計劃資助企業(ye) 、網絡安全學院和受資助學生齊聚一堂,展示創新資助計劃項目一期成果,並啟動項目二期。

  會(hui) 上,來自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的大四學生魏康麗(li) 展示了她的“隱私保護算法實現”。她介紹,從(cong) 大三時就加入到這個(ge) 項目的研究中,在與(yu) 企業(ye) 導師不斷地磨合中成長迅速。“這些項目的研發與(yu) 企業(ye) 及市場化需求聯係緊密,這個(ge) 過程對我選擇職業(ye) 道路也很有幫助。”

  “要像培養(yang) 醫生一樣培養(yang) 網安人才。”四川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陳興(xing) 蜀表示,網絡安全歸根結底靠人才。

  據了解,當前我國網絡安全創新型、專(zhuan) 業(ye) 型、實戰型人才緊缺,通過資助計劃的實施,所有創新任務均由企業(ye) 提出,直接麵向產(chan) 業(ye) 實際需求和共性問題,旨在著力打通產(chan) 業(ye) 和教育之間“堵點”,進一步深化產(chan) 教融合,提升高校學生基礎性研究能力,助力網絡安全創新人才發現與(yu) 培育。

  產(chan) 業(ye) 和教育,在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yu) 創新基地裏,隻有一路之隔。

  近年來,國家網安基地建設加強體(ti) 係化創新,打造“產(chan) 學研”三位一體(ti) 產(chan) 業(ye) 穀:企業(ye) 落戶、人才培養(yang) 、科技成果轉換三者在同一基地完成“閉環”結構,突破時間、空間等客觀因素,讓高校為(wei) 網安基地提供無可複製的知識生態,讓網安基地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和跨產(chan) 業(ye) 的企業(ye) 之間,以及企業(ye) 同科研院所、中介機構及政府之間形成能夠相互促進創業(ye) 創新的協同機製。

  目前,網安基地核心區一期4平方公裏已基本建成,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網安學院成功入駐辦學,近200家企業(ye) 落子布局,網絡空間安全實驗室等6大平台規劃建設,“網絡安全萬(wan) 人培訓資助計劃”落地實施;二期17平方公裏啟動建設;三期加快規劃。

  武漢臨(lin) 空港經開區(東(dong) 西湖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著眼未來,臨(lin) 空港將打造特色鮮明的網安產(chan) 業(ye) 集群、構建優(you) 勢突出的網安產(chan) 業(ye) 生態、提升“研用輸”一體(ti) 化的創新能力、爭(zheng) 創實體(ti) 經濟數字化轉型樣板,擎起網安產(chan) 業(ye) 發展新浪潮,全力以赴打造全國網安產(chan) 業(ye) 高地。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