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審旗:鹽堿地水稻插秧用上北鬥導航
初夏時節,在毛烏(wu) 素沙地腹地鄂爾多斯市烏(wu) 審旗無定河鎮無定河有機水稻種植基地,2台配有北鬥導航係統的插秧機正在作業(ye) ,插秧機所過之處一排排水稻秧苗翠綠壯實,橫平豎直且深淺一致。
種植基地負責人告訴記者,為(wei) 了能讓插秧機作業(ye) 更高效,今年插秧機新安裝了北鬥導航係統,寬窄行插秧機插得勻不說,還比往年多插出了將近10%的行數,這樣既通風透光抗倒伏還能增產(chan) 。
烏(wu) 審旗蘑菇台水稻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梁小平對記者說:“現在我們(men) 也在探索智慧農(nong) 業(ye) ,智慧農(nong) 業(ye) 需要5G技術,助推農(nong) 業(ye) 邁向現代化進程。”
無定河鎮無定河有機水稻種植示範基地位於(yu) 無定河下遊河畔,背風向陽,溫差適宜,無霜期長。從(cong) 2012年起,當地開始整合沙地鹽堿土地進行改良種植有機水稻。目前該合作社種植的1100畝(mu) 沙地有機水稻每年犁田插秧、稻穀收割、脫粒加工,全程都實現了機械化。同時,在合作社的示範帶動下,周邊30多戶的2900畝(mu) 水稻逐步形成規模化、標準化、產(chan) 業(ye) 化種植,產(chan) 量穩步增長。
烏(wu) 審旗烏(wu) 審召鎮巴嘎淖爾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盧偉(wei) 告訴記者,巴嘎淖爾村從(cong) 2022年開始改良未利用鹽堿地種植水稻,畝(mu) 產(chan) 達到400斤。今年村裏推廣鹽堿地種植水稻2700畝(mu) ,由村集體(ti) 合作社和企業(ye) 合作種植。
盧偉(wei) 說:“鹽堿地改良我們(men) 經過挖溝壑進行降堿,采用暗管排鹽技術,再就是墊一層沙子,使鹽堿地轉變成優(you) 質良田。2022年鹽堿地畝(mu) 產(chan) 達到400斤,今年產(chan) 量預計達到550斤以上。” (記者 王玉琢 通訊員 王琪 餘(yu) 節蒙 達布拉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