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完善產業鏈 培育新動能

發布時間:2023-06-06 15:4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初夏時節,走進內(nei) 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零碳產(chan) 業(ye) 園,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麵:伴隨著各種作業(ye) 機械的來回穿梭,園區的麵貌每一天都有新的變化……

  “不到一年就建起了一個(ge) 產(chan) 業(ye) 園,我們(men) 真的是在跟時間賽跑!”伊金霍洛旗委書(shu) 記華瑞鋒說,“園區建成後,將涵蓋風機製造、光伏太陽能板材製造、氫能係列產(chan) 品製造、新能源汽車製造等諸多業(ye) 態,形成一個(ge) 新能源行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的產(chan) 業(ye) 園。”

  零碳產(chan) 業(ye) 園的發展,是內(nei) 蒙古自治區大力推動新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一個(ge) 縮影;內(nei) 蒙古近年持續推進新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綠色能源經濟成為(wei) 全區發展的新亮點。

  2022年12月,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內(nei) 蒙古自治區第十一屆委員會(hui) 第五次全體(ti) 會(hui) 議暨全區經濟工作會(hui) 議召開,明確了2023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點任務,指出新能源開發要有“等不起”的緊迫感和“慢不得”的危機感。

  “2023年,內(nei) 蒙古全年安排發展總投資計劃同比增長57%,計劃建設8個(ge) 新能源大基地,預計2023年內(nei) 蒙古西部地區新能源裝機占比近50%。”內(nei) 蒙古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處處長劉揚告訴記者,目前內(nei) 蒙古新能源裝機規模位居全國第二。

  “新能源產(chan) 業(ye) 不僅(jin) 要快,還必須穩。”內(nei) 蒙古自治區電力集團董事長賈振國表示,“我們(men) 通過改革創新,加快項目進度,實現新能源接網服務線上辦理,創新優(you) 化管理方式,為(wei) 新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建立‘綠色通道’。”為(wei) 了推動新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內(nei) 蒙古電力集團堅持規劃領先,首次組織係統研究適合當地情況的技術路線,做好新能源規劃與(yu) 電網規劃的銜接工作,讓新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的基礎愈加穩固。

  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內(nei) 蒙古完成新能源投資總量是2021年的5倍多,接近全國年度新增新能源規模的1/4,居全國第一位。預計2025年,內(nei) 蒙古新能源裝機可達1.35億(yi) 千瓦以上,新能源裝機超過火電裝機;到2030年,新能源的發電量要超過火電的發電量。

  內(nei) 蒙古能源局局長於(yu) 海宇表示,“在求快求穩的同時,我們(men) 還必須謀求長遠。”為(wei) 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內(nei) 蒙古能源局通過拓展新能源應用場景,積極推進市場化並網項目建設,加快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推動自備電廠參與(yu) 調峰,推廣新型儲(chu) 能利用等措施讓出電網調峰空間,提升電網新能源消納能力;同時通過加強省際綠電交易,增加全區新能源消納規模。

  “內(nei) 蒙古通過規劃風光製氫、源網荷儲(chu) 、零碳產(chan) 業(ye) 園區、自備電廠綠電替代等應用場景,提升了新能源電力的消納能力,也構建並完善了新能源產(chan) 業(ye) 鏈。”內(nei) 蒙古北宸智庫研究員王中華表示,這些創新模式的不斷落實正在為(wei) 內(nei) 蒙古經濟發展注入長久動力。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羅來軍(jun)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能源產(chan) 業(ye) 的蓬勃發展,為(wei) 內(nei) 蒙古這一“亮麗(li) 北疆風景線”源源不斷地注入新型綠色動能。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03日 05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