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確保美育讓每個孩子一生受益(深聚焦)

發布時間:2023-06-06 16:11: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一支支畫筆,繪出美好童年;一首首樂(le) 曲,奏出心中旋律……“六一”國際兒(er) 童節前後,一場場文藝展演活動在各地各校開展。舞台上、展覽中,自信的笑臉、生動的作品,折射出學校美育工作的成效。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全麵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yang) 。”中辦、國辦印發的《關(guan) 於(yu) 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把美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yang) 全過程,貫穿學校教育各學段。

  如何上好美育課程?怎樣健全麵向人人的學校美育育人機製?如何強化鄉(xiang) 村美育發展?記者采訪了部分中小學師生,聽他們(men) 講述美育故事。

  改進教學,開齊開足上好美育課

  講述人:江蘇省南京市南昌路小學音樂(le) 教師 胡貞貞

  聽,這是我們(men) 學校的上課鈴——伴隨二胡曲《賽馬》,孩子們(men) 腳步輕快地走進教室。學校開設了民樂(le) 特色課程,每名同學每周都會(hui) 上兩(liang) 節民樂(le) 實踐課,全班一起學習(xi) 民族樂(le) 器,有琵琶、二胡、竹笛、葫蘆絲(si) 等。

  我教授的樂(le) 器是琵琶。從(cong) 一年級開始,我先向同學們(men) 介紹樂(le) 器、帶領他們(men) 欣賞名曲,激發興(xing) 趣。幾節課後,同學們(men) 人手一把琵琶,開始學習(xi) 演奏。“右手手指捏成小圈,開始空弦彈挑……”就這樣,一點一點、手把手地教。

  學生的演奏水平不同,如何讓每個(ge) 人都有成就感?我們(men) 建立了班級樂(le) 隊,有的同學彈主旋律,有的彈伴奏聲部,還有的敲碰鈴、擊小鼓。兒(er) 童節的匯報演出,全班齊上陣。聽著“大珠小珠落玉盤”般的演奏,我十分感動。

  學校有600多名學生,人人都能在校園裏欣賞民樂(le) 。我希望孩子們(men) 不僅(jin) 學會(hui) 技能,更能感悟民族音樂(le) 文化。若幹年後,不管他們(men) 身在何方,聽到民樂(le) 時會(hui) 有一種共鳴。

  南昌路小學校長華萍說,學校推進民樂(le) 進課堂“全員普及”,讓每個(ge) 孩子都能在課堂上學習(xi) 民樂(le) ,“我們(men) 希望,對美的感受力與(yu) 表達力能夠成為(wei) 每個(ge) 孩子的基本素養(yang) ,伴隨他們(men) 一生。”

  開齊開足上好美育課,是深化美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nei) 容。教育部體(ti) 育衛生與(yu) 藝術教育司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教育部指導各地各校落實學校美育課程開設剛性要求,目前,義(yi) 務教育階段99.8%的學校按照國家課程設置方案開齊開足音樂(le) 、美術課。許多學校還積極拓寬美育課程領域,逐步增加課時,豐(feng) 富課程內(nei) 容,提高美育教學質量,在“開齊開足”的基礎上逐步實現“上好”的目標。

  一把剪刀,一張紅紙,嫻熟的動作間,就完成了一幅生動的剪紙作品。山東(dong) 省淄博市臨(lin) 淄區齊陵街道第一中學開設了剪紙特色課程,授課教師孫樹英在課上通過鑒賞、實踐、點評等環節,指導學生逐步學習(xi) 創作人物、景物剪紙作品。“剪紙時,學生手、眼、腦相互配合,有助於(yu) 豐(feng) 富想象力、培養(yang) 創新意識。”她說。

  如何進一步提升美育課程的育人成效?全國中小學美育教學指導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委員、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美術教研室主任陶濤建議,教師不僅(jin) 要向學生傳(chuan) 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yang) ,並發揮學科育人的功能,進行價(jia) 值觀的引領。“例如,美術課不僅(jin) 是技能課、教學生畫畫,更重要的是通過藝術實踐體(ti) 驗,培養(yang) 學生在文化理解、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方麵的素養(yang) ,引導學生求真、崇善、尚美。”他說。

  麵向人人,豐(feng) 富藝術實踐活動

  講述人:浙江省寧波市李惠利中學學生 陳許家寶

  高中生活像7個(ge) 音符,雖然簡單,卻能譜出美妙動聽的青春樂(le) 章。

  青春樂(le) 章,演奏在每年定期舉(ju) 辦的校園藝術節上。學校的藝術節是全校師生共同參與(yu) 的藝術盛會(hui) ,也是我心底美好的青春記憶。班級合唱比賽、校園歌手大賽、微電影大賽……在第二十七屆校園藝術節閉幕式上,作為(wei) 班級文娛委員,我4次上台領獎。捧著獎狀,我興(xing) 奮地繞著舞台轉了好幾圈。同學們(men) 一邊歡呼,一邊朝我簇擁過來,都急著想看一眼獎狀的模樣。

  青春樂(le) 章,演奏在校園生活的每個(ge) 角落。學校雖然不大,但美的元素隨處可見。清晨伴隨著格裏格的《晨曲》開始,課間定期播放貝多芬等音樂(le) 家的作品,放學時則播放薩克斯曲《回家》。藝術樓裏,演奏聲、歌唱聲、排練聲此起彼伏,好似一首熱情洋溢的交響樂(le) 。

  如果說美育課堂在我心底播撒了美的種子,那麽(me) ,豐(feng) 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則為(wei) 這顆種子的茁壯成長創設了條件。一個(ge) 個(ge) 節目、一首首歌曲、一幕幕師生情,成為(wei) 我高中生活裏動人的點滴。

  一撇一捺,落筆有神,書(shu) 法引導學生感受古韻墨香;一折一剪,栩栩如生,在手工的世界裏放飛想象……李惠利中學黨(dang) 委書(shu) 記夏宏祥介紹,學校開展“每周一歌、每月一品、每期一舞、每年一節”係列活動,鼓勵學生在校園劇、歌詠會(hui) 、班級展演等活動中展示藝術才能,培養(yang) 自信心和創造力。同時,開設音樂(le) 鑒賞、歌唱、演奏等校本選修課程,組建音樂(le) 、舞蹈、配音、吉他、傳(chuan) 統文化等學生社團,滿足不同學生的美育需求。

  “我們(men) 建立了麵向人人的美育育人機製,重視提升每一位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yang) 。”夏宏祥說,依托學校濃鬱的藝術氛圍及豐(feng) 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許多學生找到了自己的興(xing) 趣,學會(hui) 了在生活的方方麵麵認識美、愛好美、創造美,全麵發展、健康成長。

  美育育人,不止於(yu) 課堂。《意見》提出,豐(feng) 富藝術實踐活動。教育部體(ti) 育衛生與(yu) 藝術教育司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目前已搭建全國大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平台,完善學校開展活動、省級開展交流、全國現場展演的三階段推進模式,全國學校參與(yu) 麵達90%。此外,還在各地中小學建設了3369所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藝術傳(chuan) 承學校,傳(chuan) 承項目包括京劇、書(shu) 法、年畫等。

  統籌資源,著力改善辦學條件

  講述人:湖南省衡陽市蒸湘區雨母山鎮中心學校校長 鄭 珊

  我有兩(liang) 個(ge) 身份,一個(ge) 是鎮中心學校校長,另一個(ge) 是村小的音樂(le) 老師。

  美育為(wei) 鄉(xiang) 村教育打開了一扇窗。走進我們(men) 學校,課間廣播裏播放著《田野裏的歌聲》,每一個(ge) 孩子都會(hui) 唱;美術老師帶領孩子們(men) 在校園裏手繪彩虹樓梯,給樹上的小鳥製作美麗(li) 的小房子……我們(men) 努力配齊配好美育教師,並積極爭(zheng) 取校外資源,開齊開足上好美育課程。

  美麗(li) 鄉(xiang) 村也為(wei) 美育提供了豐(feng) 富的教育資源。美術老師經常把孩子們(men) 帶到田間地頭,畫油菜花、品農(nong) 耕文化。孩子們(men) 隨手采摘的野花野草,在傳(chuan) 統手藝人的指導下,變成插花作品;一塊塊小石頭,塗上顏料後,便成了特色的石頭畫。

  目前,在各級政府幫扶下,雨母山鎮中心學校有了標準的舞蹈教室、美術教室,建起了小禮堂。在社會(hui) 各界幫助下,孩子們(men) 有了鋼琴、電子琴、合唱台、畫架、美術素養(yang) 包,學校美育資源更加豐(feng) 富了。

  雨母山鎮中心學校下轄5所鄉(xiang) 村學校,最大的一所學校有210名學生,最小的隻有19名學生。5所村小形成了“一校一品”的美育特色:東(dong) 陽小學推廣合唱和版畫,竹靈小學推廣石頭畫,新中小學推廣剪紙,梓木小學推廣傳(chuan) 統插花和書(shu) 法,群益小學推廣黏土畫。

  “鄉(xiang) 村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可以成為(wei) 教學資源。”鄭珊說,各校結合當地特色資源積極開發的美育課程,既讓學生接受了美的熏陶,也培養(yang) 了學生的鄉(xiang) 土情懷。

  如何緩解一些鄉(xiang) 村學校美育師資不足的問題?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hui) 副秘書(shu) 長、湖南師範大學教授郭聲健建議,擴大鄉(xiang) 村教師公費定向培養(yang) 項目的招生規模,讓更多全科教師充實到鄉(xiang) 村學校。同時,開展美育培訓,培養(yang) 能夠承擔美育教學與(yu) 活動指導的兼職教師。還可以整合鄉(xiang) 村學校美育師資,通過“巡回走教”等形式開展教學。此外,建立校際教師共享和城鄉(xiang) 學校、高校與(yu) 鄉(xiang) 村學校“手拉手”幫扶機製,采取同步課堂、共享優(you) 質在線資源等方式,補齊資源短板。

  教育部體(ti) 育衛生與(yu) 藝術教育司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教育部將全麵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以美育浸潤學生、浸潤教師、浸潤學校,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強化鄉(xiang) 村美育發展。

  美育的成效不易量化,卻能讓人一生受益。如今,雨母山鎮中心學校的孩子們(men) 代表蒸湘區參加了衡陽市“六一”藝術展演,還籌備起了鄉(xiang) 村孩子自己的畫展。孩子們(men) 不再靦腆羞澀,自信大膽地走到台前。他們(men) 的精神世界裏不僅(jin) 有大自然的雲(yun) 彩花朵、鳥叫蟲鳴,也有動人的音符和豐(feng) 富的顏色。

  版式設計:汪哲平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04日 06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