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發展黃芪產業 打造農業名片

發布時間:2023-06-07 15:2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眼下,在內(nei) 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固陽縣金山鎮二社村的田野上,大片的黃芪吐出新綠。固陽縣幹旱少雨低溫,不適合種糧,自古以來盛產(chan) 重要中藥材黃芪。

  近年來,固陽縣黃芪種植麵積逐年擴大,種植麵積從(cong) 過去的不足5萬(wan) 畝(mu) 增加到10多萬(wan) 畝(mu) 。

  下濕壕鎮前黑沙村的種植戶尚俊告訴記者,培植黃芪苗子是個(ge) 技術活,種子埋的深度以2厘米最好,深了淺了苗都出不來。當地有不少育苗大戶,但還滿足不了種植需求,為(wei) 了培育更好的種苗,當地不少人會(hui) 在5月帶著當地的種子到赤峰等地下種,第二年4月再將長成的種苗運回。這種方式,為(wei) 全縣提供了將近60%的種苗。

  “近年來,固陽縣每年都會(hui) 對種植戶進行技術培訓,也有各種專(zhuan) 業(ye) 服務機構參與(yu) 其中。另外,各合作社每年會(hui) 和種植戶簽訂標準化種植訂單,提供種苗和有機肥。”固陽縣黃芪協會(hui) 名譽會(hui) 長範文宏介紹。

  近年來,固陽縣還不斷在延伸產(chan) 業(ye) 鏈條、增加產(chan) 品價(jia) 值上發力。目前,固陽全縣有11家企業(ye) 從(cong) 事黃芪深加工,已推出黃芪酒、黃芪美妝、黃芪餅幹等產(chan) 品。“隨著黃芪標準提取物、黃芪總皂苷等的開發,黃芪產(chan) 品附加值將會(hui) 繼續上升。今年8月,黃芪產(chan) 業(ye) 園即將完工,也將推動當地對黃芪的精深加工更進一步。”固陽縣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園區主任牛犇表示。

  在懷朔鎮,記者來到芪林雞養(yang) 殖基地。鎮黨(dang) 委書(shu) 記苗慧聰介紹,近年來,當地大力發展村集體(ti) 經濟,去年利用閑置林地養(yang) 殖大紅公雞2萬(wan) 羽,每隻雞利潤達到34元,今年計劃擴展到4萬(wan) 羽,而這些雞的飼料就部分來自碎黃芪。

  隨著產(chan) 業(ye) 的不斷成長,固陽黃芪正在逐步走出深山、走向全國。2017年,固陽縣被中國中藥協會(hui) 授予“中國固陽正北黃芪之鄉(xiang) ”稱號,“固陽黃芪”成功注冊(ce) 為(wei) 中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去年,經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健委批複,固陽縣作為(wei) 內(nei) 蒙古自治區首批試點地區,開展黃芪按照傳(chuan) 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管理試點工作。

  “黃芪是固陽引以為(wei) 傲的一張農(nong) 業(ye) 名片。未來,固陽縣將立足高端綠色有機黃芪加工基地建設,全力推動黃芪規模化、標準化種植,生產(chan) 道地藥材,建設黃芪產(chan) 地專(zhuan) 業(ye) 市場,建成規模化的黃芪產(chan) 業(ye) 集散地,實現‘一芪富農(nong) ’的願景。”固陽縣委書(shu) 記姚俊傑說。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07日 10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