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國之大者”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要勇擔使命、不畏艱辛、久久為(wei) 功,努力創造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把祖國北疆這道萬(wan) 裏綠色屏障構築得更加牢固,在建設美麗(li) 中國上取得更大成就。”“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內(nei) 蒙古必須牢記的‘國之大者’。”連日來,全區各族兒(er) 女沐浴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親(qin) 切關(guan) 懷中,內(nei) 蒙古大地處處湧動著感恩奮進的熱潮,凝聚起團結奮進的磅礴力量。
大家紛紛表示,要勇擔使命、不負囑托,大力弘揚蒙古馬精神和“三北精神”,在內(nei) 蒙古廣袤大地上書(shu) 寫(xie) 生態文明建設的嶄新篇章,把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構築得牢不可破。
備受鼓舞、倍感振奮,沿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明的方向奮勇前行
“備受鼓舞、倍感振奮,沿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明的方向奮勇前行!”總書(shu) 記的講話,令蒙草草原生態係統研究院院長陳翔激動無比。
猶記得2014年1月2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蒙草,在一張張圖片、一瓶瓶種子、一盆盆鮮草前,詳細了解企業(ye) 發展草產(chan) 業(ye) 、參與(yu) 幹旱地區生態恢複和生態環境建設情況。9年來,蒙草集團沿著總書(shu) 記指引的方向堅定前行,收集鄉(xiang) 土植物種質資源2200種,推廣應用鄉(xiang) 土植物200餘(yu) 種,創製多功能多品類“生態種子包”,將鄉(xiang) 土種業(ye) 體(ti) 係科研成果應用於(yu) 生態修複實踐,累計修複草原、荒漠、礦山、廢棄地等國土麵積近3000萬(wan) 畝(mu) 。
“如今,總書(shu) 記再次來到內(nei) 蒙古,關(guan) 心和牽掛的還是內(nei) 蒙古的生態。我們(men) 蒙草人要始終牢記囑托,努力做好種業(ye) ,篩選繁育耐旱、耐風沙、抗逆性強的荒漠植物,把更多的鄉(xiang) 土草種馴化、培育、應用到荒漠化防治等生態修複中,為(wei) 防治荒漠化提供‘小草’智慧。”陳翔說。
走進巴彥淖爾市烏(wu) 拉特後旗呼和溫都爾鎮烏(wu) 蘭(lan) 哈少嘎查,一片綠蔥蔥的原生樹種經濟林映入眼簾,讓人心曠神怡。“沒想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真的來到了巴彥淖爾,總書(shu) 記的講話讓我倍感振奮,深受鼓舞!”正在修剪果樹的國家林草鄉(xiang) 土專(zhuan) 家任二換激動地說。
十幾年來,任二換一直在烏(wu) 蘭(lan) 哈少嘎查的砂石灘上堅持綠化造林,探索出一條栽植蒙古扁桃、酸棗、沙冬青等原生樹種經濟林防沙治沙之路,實現了生態效益與(yu) 經濟效益雙贏。“今後,我將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為(wei) 引領,紮根大漠戈壁,發揮好林草鄉(xiang) 土專(zhuan) 家的技術優(you) 勢和經驗優(you) 勢,幫助和指導更多鄉(xiang) 親(qin) 通過發展原生樹種經濟林參與(yu) 到防沙治沙事業(ye) 中,走出一條‘林綠民富’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為(wei) 子孫後代留下一個(ge) 山青、水秀、空氣新的美麗(li) 家園。”任二換說。
夏日的阿日昆都楞草原一碧萬(wan) 頃,壯美遼闊。作為(wei) 通遼市北部的生態安全屏障,科爾沁的重要水源涵養(yang) 地,阿日昆都楞草原經曆了從(cong) 生態退化到“人退草進”的巨大變化,是紮魯特旗實施“生態立旗”發展戰略的生動實踐。
“總書(shu) 記的講話催人奮進,鼓舞人心,是我們(men) 今後開展工作的行動綱領。我們(men) 將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切實加強我鎮218萬(wan) 畝(mu) 天然草場保護管理工作,全麵實施天然草原收縮轉移、退耕還林、舍飼禁牧等一係列草原生態保護及修複工程,減輕天然草原壓力,讓‘綠色家底’越來越殷實,為(wei) 築牢北疆綠色長城作出新的貢獻。”紮魯特旗阿日昆都楞鎮鎮長阿古拉說。
深入學習(xi) 、深刻領會(hui) ,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到實處
深入學習(xi) 、深刻領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不負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關(guan) 鍵是要落到實處。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內(nei) 蒙古的重要講話,為(wei) 我們(men) 廣大生態監測工作者指明了方向。”自治區環境監測總站生態監測室主任布仁圖雅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合理利用水資源,堅持以水定綠、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chan) ,把水資源作為(wei) 最大的剛性約束,大力發展節水林草。這句話的科學含義(yi) 很深,給當前部分盲目追求植被覆蓋率和經濟效益的生態治理行為(wei) ,以及以植被覆蓋率為(wei) 主導的生態質量評價(jia) 慣性思維敲響了警鍾。今後我們(men) 必須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並把重要講話精神貫徹到實際的業(ye) 務工作中,積極調整思路,更科學更合理地設置指標體(ti) 係,努力客觀反映內(nei) 蒙古生態質量狀況以及區域生態修複成效,為(wei) 管理與(yu) 決(jue) 策部門提供科學可靠的技術支撐。
作為(wei) 全國牧區水利科研事業(ye) 發展的排頭兵,水利部牧區水利科學研究所幹部職工紛紛表示,今後要在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上下功夫,長期堅持開展烏(wu) 蘭(lan) 布和沙漠入黃風沙觀測、沿黃兩(liang) 岸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量水型林草植被建設、河套灌區水鹽調控、鹽堿地改造、麵源汙染防治等技術研究和科研攻關(guan) 工作,努力為(wei) 國家“三北”防護林建設和科學治沙貢獻科研智慧,把祖國北疆這道萬(wan) 裏綠色屏障構築得更加牢固。
錫林郭勒盟有著人人向往的大草原,有著較為(wei) 豐(feng) 富的森林、濕地和水域資源,但其境內(nei) 也有渾善達克和烏(wu) 珠穆沁沙地,分布麵積5294.2萬(wan) 畝(mu) ,占盟域麵積的17.66%。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豐(feng) 富多樣的自然資源,決(jue) 定了錫林郭勒盟在構築北方生態安全屏障中的重要地位。多年來,錫林郭勒盟積極推進體(ti) 製機製創新,加快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著力實施一係列保護治理措施,生態環境持續恢複改善。
“學習(xi) 總書(shu) 記在內(nei) 蒙古考察時的重要講話深受鼓舞,也切實感受到責任重大。我們(men) 林草部門將深入踐行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深入實施草原生態修複、沙地綜合治理等重大工程,‘十四五’期間完成沙化土地綜合治理麵積250萬(wan) 畝(mu) ,著力打造集草原、森林、沙地等生態要素於(yu) 一體(ti) 的全域生態防護格局。”錫林郭勒盟林業(ye) 和草原局局長烏(wu) 日根巴雅爾堅定地說。
持續用力、久久為(wei) 功,在內(nei) 蒙古廣袤大地上書(shu) 寫(xie) 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講話,讓為(wei) 世界防治荒漠化開出“中國藥方”、提供“中國方案”的庫布其一片沸騰,讓幾十年接續奮鬥、創造“綠進沙退”奇跡的庫布其治沙人一片歡騰。
35年來,庫布其治沙人堅守沙漠荒灘、心係家國情懷,在庫布其和西部沙區、“一帶一路”沿線治沙萬(wan) 餘(yu) 平方公裏。庫布其億(yi) 利治理區植被覆蓋度從(cong) 不足3%增長到65%,帶動沙區及周邊地區10多萬(wan) 群眾(zhong) 脫貧致富,實現了生態、社會(hui) 、經濟共贏。“我們(men) 將勇擔使命、不畏艱辛、久久為(wei) 功,讓庫布其模式技術和綜合治理功效在保衛黃河‘幾字彎’和‘三北’工程攻堅戰役中作出貢獻,努力創造新的治沙奇跡。”億(yi) 利庫布其治沙科技負責人、億(yi) 利資源集團董事長王文彪如是說。
地處庫布其沙漠腹地,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曆經了人工治沙到項目治沙再到產(chan) 業(ye) 化治沙的轉變,有效治理沙漠麵積130萬(wan) 畝(mu) ,全旗生態治理和綠化率達到29.9%,實現了從(cong) “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巨大轉變。
站在新的曆史起點,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內(nei) 蒙古重要講話精神,達拉特旗已經有了新的規劃。“我們(men) 將立足資源稟賦特點和戰略定位,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按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內(nei) 蒙古‘發揮好能源產(chan) 業(ye) 優(you) 勢,把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做好’的重要指示,鞏固和發展‘綠進沙退’的好勢頭,不斷創新完善‘林光互補’‘牧光互補’發展模式,加快推進庫布其沙戈荒新能源基地項目建設,協同推動能源產(chan) 業(ye) 、沙漠經濟、民生共富一體(ti) 化發展。力爭(zheng) 到‘十四五’末,建成新能源裝機規模1500萬(wan) 千瓦,沙漠治理麵積達到45萬(wan) 畝(mu) ,穩定帶動就業(ye) 3000人。”達拉特旗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主任郭雪峰說。
擁有“大草原、大森林、大湖泊、大濕地”,呼倫(lun) 貝爾市有著無可比擬的生態、資源優(you) 勢,是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講話讓呼倫(lun) 貝爾市林業(ye) 和草原科學研究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程利深受啟發。他說,草種是修複退化草原生態係統、治理沙地、國土綠化、調整種植業(ye) 結構、發展現代草原畜牧業(ye) 的物質基礎和基本材料,呼倫(lun) 貝爾野生鄉(xiang) 土草種資源豐(feng) 富,科研所將進一步加強優(you) 質野生鄉(xiang) 土草種選育馴化和擴繁應用,大力推廣人工草地種植,利用現有羊草等育成鄉(xiang) 土草種,種植更多優(you) 質高產(chan) 的牧草,提高飼草料供給能力,減輕天然草場放牧壓力,緩解草畜矛盾,實現草畜平衡,為(wei) 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貢獻力量。(記者 霍曉慶 帥政 李國萍 張慧玲 李玉琢 王玉琢 巴依斯古楞 圖古斯畢力格 薛一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