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紅綠”融合故事 激活紅色革命熱土
“1935年5月,中國工農(nong) 紅軍(jun) 挺進師進入安岱後,把革命的火種帶到這裏……”近日,在麗(li) 水市鬆陽縣安民鄉(xiang) 安岱後村紅軍(jun) 主會(hui) 場,68歲的老黨(dang) 員陳吳福正向追尋紅色足跡的遊客們(men) 講述中國工農(nong) 紅軍(jun) 挺進師在此的戰鬥歲月。
陳吳福是土生土長的安岱後人,也是革命的後代,他的父親(qin) 曾擔任過挺進師的通信員,見證過崢嶸歲月,從(cong) 小他就聽著革命戰鬥故事長大。他曾擔任村幹部20餘(yu) 年,本到了可以安享天倫(lun) 之樂(le) 的年紀,但他始終心係這片熱土,主動擔任村裏的“紅色講解員”。
“我要把這裏的革命故事傳(chuan) 下去,讓更多人了解先烈們(men) 的英勇與(yu) 奉獻,珍惜如今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自2018年起,陳吳福累計為(wei) 600餘(yu) 批次遊客講述了安岱後的紅色曆史。
作為(wei) 浙西南革命精神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安岱後村不僅(jin) 有紅色基因,還有綠色生態,好山好水好空氣滋養(yang) 著這個(ge) 古村落。依托“紅色基因、綠色生態”,許多年輕人紛紛回鄉(xiang) 創業(ye) ,目前全村已開出6家民宿農(nong) 家樂(le) ,這其中也包括陳吳福的女兒(er) ,不僅(jin) 回鄉(xiang) 開起了民宿,還幫助鄉(xiang) 親(qin) 們(men) 開辟共富新渠道,將高山蔬菜、筍幹、手工茶葉、土燒酒等這些昔日鮮有人問津的農(nong) 家土特產(chan) 售賣給各地遊客。
不僅(jin) 如此,該村還大力開展紅色美麗(li) 村莊建設,完成紅色點位數字化導覽係統工程、村內(nei) 交通線提升工程、紅軍(jun) 古道修複提升工程等,同時依托“紅色小港”黨(dang) 建聯建,與(yu) 其他紅色村莊聯手開發研學路線,許多紅色研學團體(ti) 紛至遝來。
“現在村裏不僅(jin) 環境衛生好了,道路也得到了修繕,進出更加方便,村民在家門口就有錢掙,日子越過越紅火。”陳吳福自豪地述說這些年村子的變化。
據統計,2022年安岱後村累計接待遊客5000餘(yu) 人次,營業(ye) 收入50餘(yu) 萬(wan) 元。通過“紅色”和“綠色”融合,村莊迸發出新活力,安岱後村的喜人變化如今也在鬆陽各地發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