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全麵推行市場主體以公共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證明 實現數十份證明“一紙替代”
人民網天津6月13日電 記者從(cong) 天津市發改委獲悉,為(wei) 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信用建設服務保障“十項行動”實施,著力解決(jue) 企業(ye) 無違法違規證明開具多且難問題,日前,市誠信建設領導小組印發《天津市關(guan) 於(yu) 推行市場主體(ti) 以公共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證明的實施方案》,率先在市場監管、稅務、生態環境、人力社保等25個(ge) 領域實施公共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證明。
據了解,無違法違規證明是企業(ye) 申請上市時需提供的要件,用以證明企業(ye) 在一定時期內(nei) 沒有因違反相關(guan) 法律法規受到行政處罰且情節嚴(yan) 重的情形,也經常應用於(yu) 企業(ye) 申請政務服務、評優(you) 評先等事項。現實中,企業(ye) 在證明開具過程中長期麵臨(lin) “四多兩(liang) 低”問題,“四多”即需提交證明場景多、需開具證明數量多、需申請行政機關(guan) 多、需辦理流程多,“兩(liang) 低”即證明內(nei) 容規範化程度低和證明力低。以企業(ye) 上市為(wei) 例,市場主體(ti) 在上市過程中需要定期到有關(guan) 部門開具無違法違規證明,少則五六個(ge) ,多則二十幾個(ge) 部門,有關(guan) 部門在出具證明時還需市、區兩(liang) 級核查,辦理流程複雜、時間較長,與(yu) “一件事一次辦”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天津市在公共信用報告代替證明事項方案實施推動中,力求通過監管數據“一個(ge) 平台共享”實現數據“全量歸集”,通過報告申請“一站式完成”實現服務“直達直辦”,通過報告內(nei) 容“一個(ge) 標準展示”實現無違法違規情況“一紙證明”。目前,天津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依法歸集63家市級部門和16個(ge) 區(涵蓋所列25個(ge) 領域)的公共信用信息,涉及法人行政處罰事項10.39萬(wan) 項,一般行政處罰信息累計歸集46.71萬(wan) 條,基本實現應歸盡歸,為(wei) 全麵實施證明代替奠定了數據基礎。今年9月“信用天津”網站證明代替功能正式上線後,企業(ye) 可通過“信用天津”網站一站式獲得查詢打印、異議申訴、信用修複等線上服務,通過服務直達、報告直查、業(ye) 務直辦真正實現“一件事一次辦”。
根據計劃,今年7月至8月天津市將完成公共信用報告(無違法違規證明專(zhuan) 用版)相關(guan) 功能模塊開發測試工作,9月1日正式上線試運行。係統上線後,可為(wei) 全市70多萬(wan) 市場主體(ti) 提供全天候公共信用報告(無違法違規證明專(zhuan) 用版)下載打印服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