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圍場推動非遺傳承
人民網北京6月13日電 (記者王玨)近日,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民間手工刺繡”講解人李想為(wei) 中央美術學院的大學生們(men) 講解滿族手工刺繡知識,天津大學、河北民族師範學院等158所院校的學生同時傾(qing) 聽“雲(yun) 講解”,在“穿針引線”中感受非遺魅力。
滿繡是滿族手工刺繡的簡稱,通常以家織布為(wei) 底襯,以紅、黃、藍為(wei) 主色調,織繡旗袍、繡花鞋等民族服飾以及枕頭、荷包等生活用品深受喜愛。隨著“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民間手工刺繡”被列為(wei) 省級非遺項目,非遺人才接續培養(yang) 成為(wei) 河北圍場縣非遺文化保護傳(chuan) 承的重中之重。近年來,圍場不斷加大對非遺工作的保護和傳(chuan) 承力度,組織非遺傳(chuan) 承人“進校園、進機關(guan) 、進社區、進鄉(xiang) 村、進景區、進企業(ye) ”,鼓勵非遺傳(chuan) 承人把非遺傳(chuan) 承保護和開發文創產(chan) 品結合起來,走出一條非遺傳(chuan) 承保護和促進經濟發展的新路徑。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14日 12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