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造林有什麽科學門道?(把自然講給你聽)
“三北”防護林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5.05%提高到13.84%,為(wei) 我國北疆築起萬(wan) 裏綠色屏障
從(cong) 衛星上看地球,近20年的數據表明,地球正在持續變綠,其中我國貢獻最大,新增植被覆蓋麵積約占全球新增總量的25%。
目前,我國人工林麵積位居世界第一,森林覆蓋率達24.02%。“三北”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5.05%提高到13.84%,為(wei) 我國北疆築起萬(wan) 裏綠色屏障。從(cong) 一點點綠長成一片片綠,植樹造林的科學門道可不少。
科學植樹造林,樹種選擇是關(guan) 鍵。如果造林樹種選擇不當,種植後苗木難以成活,浪費種苗、勞力和資金;即便一開始成活,後來生長不良,也難以成林,發揮不了應有的生態、經濟和社會(hui) 效益。我國的造林地多種多樣,南方、北方,平原、山地,東(dong) 部濕潤地、西部幹旱地,肥沃地、貧瘠地,自然條件明顯不同。因此,適地適樹是植樹造林中樹種選擇的基本原則,就是要使造林樹種的特性和造林地的氣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條件相適應。
適地適樹的目標有兩(liang) 個(ge) 主要實現途徑——選地適樹和選樹適地。所謂選地適樹,是根據當地的氣候、地形、土壤等條件確定主要發展樹種後,為(wei) 其選擇最適合的造林地;而選樹適地是在造林地確定以後,根據其條件選擇適合的造林樹種。
我國造林樹種選擇的成功例子有很多。比如“三北”工程建設區,水分條件較差的內(nei) 蒙古科爾沁、渾善達克和毛烏(wu) 素等沙地,選擇檸條、沙棘等灌木樹種防沙治沙效果好;在水分條件較好的黑龍江地區,則可選擇興(xing) 安落葉鬆、紅鬆等樹種形成大規模喬(qiao) 木林。又比如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當年專(zhuan) 家在調查中發現了一株華北落葉鬆古樹,經過論證後確定這一樹種適合在該地區生長。由此,一株“功勳樹”成就了現在的“百萬(wan) 畝(mu) 林海”。在科學植樹造林中,“向大自然學習(xi) ”是我們(men) 的法寶,充分考慮當地生態承載力,做到以水定林、以養(yang) 定林,宜喬(qiao) 則喬(qiao) 、宜灌則灌、宜草則草。
適地適樹還有兩(liang) 條實現途徑。一是改地適樹,通過整地、施肥、灌溉等來改變造林地環境,使其適合原來不適應的樹種生長,這一點在生產(chan) 上應用很廣泛;二是改樹適地,通過選種、引種馴化、育種等方法改變樹種的某些特性,使其更適應造林地的條件。
當然,樹種選擇也要考慮造林目的。用材林樹種選擇要求速生、豐(feng) 產(chan) 、優(you) 質、穩定等;經濟林則要求早實、豐(feng) 產(chan) 、優(you) 質等;農(nong) 田防護林要求抗風、速生、根係發達、穩定、價(jia) 值較高等;水土保持林要求適應性強、抗逆性強、生長旺盛、根係發達、樹冠寬闊等;薪炭能源林要求速生、熱值高、適應性強、綜合效益高等。
目前,我國造林樹種的選擇已經發展到適地適種源、適地適良種的階段。我國條件較好的造林地基本實現了成功造林,剩餘(yu) 造林地多是“硬骨頭”,如鹽堿地、石漠化山地、旱瘠石質山地、濱海灘塗、幹熱河穀、風沙侵蝕土地等。總之,審慎科學選擇樹種,鍥而不舍植樹造林,才能達到大規模國土綠化的目的,為(wei) 建設美麗(li) 中國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為(wei) 北京林業(ye) 大學林學院院長,本報記者常欽采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15日 10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