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就業渠道 做好就業指導
開展訪企拓崗、開拓就業(ye) 渠道,健全服務體(ti) 係、做好就業(ye) 指導,幫扶困難群體(ti) 、實施“宏誌助航計劃”,拓寬基層就業(ye) 空間、引導畢業(ye) 生到基層工作……為(wei) 做好2023屆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各地各高校緊密結合實際,創新思路舉(ju) 措,千方百計護航畢業(ye) 生求職之路。
拓展崗位資源
精準對接供需
“學校邀請了山西省呂梁市的相關(guan) 單位來校招聘宣講,舉(ju) 辦農(nong) 林水利類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提供了合適的就業(ye) 機會(hui) ,滿足了我的就業(ye) 需求。”畢業(ye) 後回到家鄉(xiang) 山西工作,是西北農(nong) 林科技大學2023屆碩士畢業(ye) 生石義(yi) 妃的就業(ye) 願望。參加學校組織的山西省呂梁市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後,她順利地被汾陽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下屬單位錄取。
西北農(nong) 林科技大學就業(ye) 指導中心主任羅建峰介紹,學校發揮農(nong) 林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優(you) 勢,麵向中西部地市組織部門發送人才招聘季活動邀請函,30餘(yu) 個(ge) 地市受邀來校開展政策推介和專(zhuan) 場招聘。同時,打造“小精專(zhuan) 優(you) ”係列專(zhuan) 場招聘活動,各院、所牽頭發動專(zhuan) 家教授、優(you) 秀校友等多方力量,主動邀請126家企事業(ye) 單位、科研院所進校,舉(ju) 辦小型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提供就業(ye) 崗位2800餘(yu) 個(ge) 。
有效拓展崗位資源、精準開展供需對接,是做好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的重要前提。記者采訪獲悉:各地各高校下大力度開拓市場化、社會(hui) 化就業(ye) 渠道,充分發揮政策性崗位吸納作用,更好匹配畢業(ye) 生就業(ye) 需求。
天津市注重開源拓崗,組建了由市教育兩(liang) 委牽頭,市委組織部、市國資委、市人社局等28個(ge) 委辦局組成的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專(zhuan) 班,麵向畢業(ye) 生提供1.68萬(wan) 個(ge) 政策性崗位,較去年增長10.3%。同時,將“訪企拓崗促就業(ye) 專(zhuan) 項行動”納入就業(ye) 質量評價(jia) 體(ti) 係,帶動全市高校校院兩(liang) 級領導班子成員走訪企業(ye) 9000餘(yu) 家,挖掘崗位7萬(wan) 餘(yu) 個(ge) 。
黑龍江省充分發揮校園招聘主渠道作用,著力打造校園招聘“4個(ge) 1”模式,即每天1次宣講會(hui) 、每周1場中型招聘會(hui) 、每半月1場大型招聘會(hui) 、每月1場“情係黑土地·就業(ye) 在龍江”招聘會(hui) 。目前,已舉(ju) 辦省級校園招聘會(hui) 、宣講會(hui) 5100餘(yu) 場,開展線上招聘會(hui) 、宣講會(hui) 1萬(wan) 餘(yu) 場。此外,按照學校所在區域,組建片區高校就業(ye) 聯盟,促進就業(ye) 信息、資源共享。
如何搭建全員促就業(ye) 工作機製,形成合力?河北交通職業(ye) 技術學院建立了院係兩(liang) 級大學生職業(ye) 發展協會(hui) ,48個(ge) 專(zhuan) 業(ye) 、400餘(yu) 名大學生積極參與(yu) 供需對接社會(hui) 調研、崗位信息搜集分享、招聘活動組織保障等活動。“我們(men) 希望通過這些舉(ju) 措,助力學子提早了解市場需求、精準對接崗位要求,實現在校學習(xi) 與(yu) 實習(xi) 就業(ye) 的‘無縫銜接’。”該校招生就業(ye) 處相關(guan) 負責人說。
聚焦求職問題
精準答疑解惑
各地各高校落實“一對一”幫扶責任製,深入實施重點群體(ti) “宏誌助航計劃”培訓項目,創新就業(ye) 指導服務,推動就業(ye) 指導覆蓋更多畢業(ye) 生。
強化不斷線就業(ye) 服務,提升專(zhuan) 業(ye) 度。
重慶師範大學畢業(ye) 生梅春苗與(yu) 就業(ye) 指導專(zhuan) 家鍾敏之間的求職谘詢,持續了3年。“從(cong) 最初的大學生涯規劃,到挖掘自身閃光點,再到大四階段的求職谘詢,鍾敏老師持續、耐心地為(wei) 我提供了詳盡的服務。”在鍾敏的持續鼓勵和指導下,梅春苗成功入職福建龍岩北大附屬實驗學校,成為(wei) 一名英語老師。
重慶市組建了高校就業(ye) 創業(ye) 指導專(zhuan) 家庫,包括來自企業(ye) 、行業(ye) 、高校等相關(guan) 專(zhuan) 家近300名。重慶市大中專(zhuan) 畢業(ye) 生就業(ye) 指導服務中心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專(zhuan) 家庫專(zhuan) 家每年為(wei) 高校提供巡講超200場、在線直播超20場,直接服務學生10萬(wan) 餘(yu) 人,提供個(ge) 性化谘詢超1萬(wan) 次。
加強就業(ye) 指導服務是教育係統做好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的重要抓手,有助於(yu) 畢業(ye) 生明確職業(ye) 意向、提早做好就業(ye) 準備、提升就業(ye) 競爭(zheng) 力。對此,教育部依托國家大學生就業(ye) 服務平台,持續播出35期“互聯網+就業(ye) 指導”公益直播課,密集舉(ju) 辦78場“24365線上招聘”活動,參會(hui) 用人單位11.1萬(wan) 餘(yu) 家,提供崗位信息580餘(yu) 萬(wan) 條。
創新開展就業(ye) 指導服務,力求精準度。
“到基層就業(ye) 如何辦理戶口、檔案、黨(dang) 團關(guan) 係等手續?”“什麽(me) 是‘三支一扶’計劃?”“高校畢業(ye) 生自主創業(ye) ,可以享受哪些優(you) 惠政策?”……聚焦求職過程中經常麵臨(lin) 的問題和困惑,安徽省編寫(xie) 發布《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政策百問》,加強就業(ye) 政策宣傳(chuan) ,切實為(wei) 畢業(ye) 生提供精準就業(ye) 指導和幫扶。
同時,安徽省教育廳會(hui) 同省人社廳建立了定期會(hui) 商、信息直報、統計分析、項目銜接、跟蹤評價(jia) 等製度,建立省、市和高校聯係會(hui) 商機製和工作調度機製,統籌推進崗位挖潛、推介和落實工作,做實做細就業(ye) 指導服務。
關(guan) 心幫助就業(ye) 重點群體(ti) ,增加暖心度。
聚焦學生實際困難,各地各高校細化幫扶舉(ju) 措,采取多樣化、個(ge) 性化、有針對性的就業(ye) 服務方案,持續提供“有溫度”“不斷線”的就業(ye) 關(guan) 心和幫扶,助力畢業(ye) 生找到滿意的工作。
宜賓學院針對重點群體(ti) 畢業(ye) 生專(zhuan) 門開發《大學生重點群體(ti) 就業(ye) 指導》校本教材,要求輔導員和就業(ye) 指導教師參閱學習(xi) 提高指導服務能力。“學校通過黨(dang) 建‘十個(ge) 一’幫扶等活動,搭建起黨(dang) 委、總支、支部、黨(dang) 員聯係學生的橋梁,落實‘一對一’就業(ye) 指導服務。”宜賓學院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ye) 家庭的畢業(ye) 生求職意願強,但部分畢業(ye) 生存在求職信心和技能不足、求職經濟壓力大等困難,學院定期開展就業(ye) 能力提升培訓,增強學生就業(ye) 信心和求職技能。
鼓勵基層就業(ye)
優(you) 化服務保障
基層是高校畢業(ye) 生成長成才的大舞台,也是吸納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的重要渠道。教育部等有關(guan) 部門推出一係列政策措施,積極引導畢業(ye) 生到基層就業(ye) 。
注重就業(ye) 教育,強化價(jia) 值引領。
“老師,我想走出大山,像你一樣考上大學。”東(dong) 北師範大學學生趙世豪赴貴州支教結束時,當地孩子拉起他衣角說的一席話,讓他堅定了要做一名好老師的信念。大學四年參與(yu) 支教20餘(yu) 次,如今趙世豪已順利簽訂就業(ye) 協議,即將走上講台。“踐行‘勤奮創新,為(wei) 人師表’校訓,我立誌當好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趙世豪說。
東(dong) 北師範大學通過“師範大學—地方政府—中小學校”合作教師教育模式,積極引導師範生提前感受、適應教師工作,堅定“強師報國”信念和決(jue) 心。同時,積極宣傳(chuan) 基層就業(ye) 、留省就業(ye) 等相關(guan) 政策,發布基層就業(ye) 倡議書(shu) ,選樹基層就業(ye) 畢業(ye) 生先進典型,開設《東(dong) 師就業(ye) 微課堂》,由全國高校就業(ye) 創業(ye) “金課”負責人領銜主講,重點圍繞基層就業(ye) 政策解讀、應聘麵試技巧等開展專(zhuan) 題講座,引導學生樹立紮根基層、終身從(cong) 教的職業(ye) 理想。
今年,教育部開展首屆“基層就業(ye) 卓越獎”推薦活動,共確定獎勵優(you) 秀高校畢業(ye) 生398人,優(you) 秀指導教師60人。各地各高校深入開展以“成才觀、職業(ye) 觀、就業(ye) 觀”為(wei) 重點的就業(ye) 育人主題教育活動,引導高校畢業(ye) 生樹立正確的就業(ye) 價(jia) 值觀,從(cong) 實際出發選擇職業(ye) 和工作崗位,鼓勵畢業(ye) 生紮根基層、奉獻基層。
健全服務保障,支持人才發展。
中南大學本科生馬夢珂即將以一名基層公務員的身份去西藏報到。她堅定地說:“到基層去,拓展廣闊天地,可以學以致用,實現自我價(jia) 值。”
為(wei) 了鼓勵畢業(ye) 生前往基層一線、西部地區就業(ye) ,中南大學著力完善激勵機製,設立“誌願支援國防建設獎”“誌願服務西部建設獎”,落細落實基層就業(ye) 學費代償(chang) 等優(you) 惠政策。同時,學校成立職業(ye) 選擇能力訓練實驗中心,圍繞基層黨(dang) 政部門實習(xi) 實踐、基層工作實務、事業(ye) 單位和軍(jun) 隊文職招錄備考,分別推出“星火計劃”“燎原計劃”“春風計劃”等係列專(zhuan) 項計劃,為(wei) 學生提供個(ge) 性化求職能力訓練套餐。
“引導畢業(ye) 生紮根鄉(xiang) 村、奉獻自我,需要做好政策服務保障。”教育部相關(guan) 負責人說。比如,陝西省落實基層就業(ye) 學費補償(chang) 代償(chang) 政策,發揮“特崗教師”“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基層項目示範帶動作用;提供創業(ye) 指導服務經費,設立創業(ye) 資金,引導畢業(ye) 生赴“秦創原”孵化基地求職創業(ye) ,豐(feng) 富學生創業(ye) 體(ti) 驗。
據悉,教育部在5月至8月期間持續開展2023屆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百日衝(chong) 刺”行動,從(cong) 開展政策宣講行動、精準拓崗行動、加快招錄行動、網上招聘行動、暖心指導行動、重點幫扶行動等方麵,多措並舉(ju) 促進高校畢業(ye) 生順利就業(ye) 、盡早就業(ye) 。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16日 14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