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共同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試點示範新高地

發布時間:2023-06-27 16:27:00來源: 河北日報

  近日,北京市通州區、天津市武清區與(yu) 河北省廊坊市共同簽署《“通武廊”區域一體(ti) 化高質量發展試點示範合作協議》,進一步深化體(ti) 製機製改革,拓寬合作領域,共同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試點示範新高地。

  為(wei) 更好發揮“通武廊”三地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橋頭堡”和“主力軍(jun) ”作用,增強區域整體(ti) 實力和競爭(zheng) 力,此次合作協議突出加強頂層謀劃和規劃對接。合作協議提出,在三省市黨(dang) 委、政府領導下,共同爭(zheng) 取國家有關(guan) 部門認可和支持,努力推動一體(ti) 化製度創新和改革舉(ju) 措係統集成。以疏解非首都功能為(wei) 導向,持續推進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產(chan) 業(ye) 發展、資源要素和公共服務協調發展,逐步推動社會(hui) 管理、公共服務等領域一體(ti) 化向要素市場、區域市場一體(ti) 化延伸拓展,共同探索科學有效的協同發展新模式。

  在構建一體(ti) 化交通網絡方麵,合作協議提出,加強三地規劃對接,持續打通道路交通堵點,推進區域內(nei) 跨界道路項目加快實施,構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的互聯互通綜合交通網絡。加強區域交通聯合執法,進一步健全跨區域聯合執法協作機製,完善交界地區進京檢查聯勤聯動機製,推進執法信息資源共享。積極爭(zheng) 取京津冀三省市支持,推動三地公交互通,探索製定三地信息共享、場站共用、線路共營的公共交通互聯互通政策,逐步實現區域內(nei) 公交“一卡通”暢行。

  打造一體(ti) 化生態保護屏障,持續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協同治理機製,加強永定河、北運河等跨區域骨幹河道水環境治理、上下遊生態修複及沿線景觀建設。推進大氣汙染聯防聯控,加強區域內(nei) 大氣環境監測預報、應急聯動、信息共享、聯合執法等領域的深度合作。

  提升產(chan) 業(ye) 一體(ti) 化發展協作水平,落實《京津冀產(chan) 業(ye) 轉移指南》,按照資源共享、政策互惠、功能互補、融合互動的原則,以體(ti) 製機製創新突破為(wei) 先導,以產(chan) 業(ye) 、功能、人口的優(you) 化配置為(wei) 主線,明確三地主導產(chan) 業(ye) 定位,引導產(chan) 業(ye) 合理進行梯度轉移。充分發揮園區示範引領作用,建立中關(guan) 村科技園區通州園、廊坊開發區、廊坊北三縣省級以上開發區、武清京津產(chan) 業(ye) 新城等重點園區協同對接機製,構建一體(ti) 化產(chan) 業(ye) 鏈條,推動“通武廊”區域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原始創新高地和高精尖產(chan) 業(ye) 承載區。

  深化科技創新與(yu) 人才合作,在《“通武廊”區域創新平台共享共用目錄》的基礎上,共同探索搭建科技項目、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人才共享平台,為(wei) 三地企業(ye) 提供專(zhuan) 業(ye) 化服務。推動三地創新政策融通共享,推進資本、技術、產(chan) 權等生產(chan) 要素自由流動和優(you) 化配置。鞏固“通武廊”職業(ye) 技能大賽成果,推進人才引進互融互通、人才共育共培。

  合作協議還提出,推進公共服務一體(ti) 化發展,推動優(you) 質教育資源、醫療衛生資源、養(yang) 老資源和文化體(ti) 育資源共建共享,推進各類社會(hui) 事業(ye) 同城化發展。持續深化三地教育合作,定期開展學術交流等活動。擴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範圍,逐步提高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率。持續拓展京津冀養(yang) 老協同試點範圍,探索建立統一的護理員準入和評價(jia) 製度,搭建三地養(yang) 老服務人員流通機製。健全維護社會(hui) 穩定聯席會(hui) 議製度,加大社會(hui) 治安聯防聯控力度,充分發揮首都“護城河”作用。

  此外,三地還將推進區域市場一體(ti) 化改革,探索建立規範統一、信息共享互認、改革協同共進的區域一體(ti) 化市場準入標準,不斷拓展“一網通辦”“跨省通辦”政務服務事項,全麵實現“一地受理、異地審批”。同時,深入挖掘大運河曆史文化內(nei) 涵,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共同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記者馮(feng) 陽)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