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之江大地上的“三變三美”——浙江“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實施二十周年記

發布時間:2023-06-27 16:25:00來源: 光明日報

 

  “我來自浙江省的一個(ge) 村莊。15年前,我每天都要拎著滿滿的一桶髒水,走到很遠的地方去倒。當時,我家廚房沒有排汙水管,村裏沒有垃圾箱,河道受汙染,又黑又臭。今天,‘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工程的實施,使我們(men) 的村莊變成了一張亮麗(li) 的明信片。”

  當地時間2018年9月26日,紐約曼哈頓,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地球衛士獎”頒獎典禮在這裏舉(ju) 行。

  站在聯合國的演講台上,中國浙江安吉縣遞鋪街道魯家村農(nong) 民裘麗(li) 琴自豪地告訴世界,曆經15年奮鬥,她的家鄉(xiang) 已變成“開門就是花園、全村都是景區”的美麗(li) 鄉(xiang) 村。

  世界將銘記“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工程的中國故事。這項由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推動、一直牽掛的民生工程,榮獲“地球衛士獎”。

  從(cong) “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引領起步,到“千村精品、萬(wan) 村美麗(li) ”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來、萬(wan) 村共富”迭代升級。“千萬(wan) 工程”實施20年來,浙江逐步形成“千村向未來、萬(wan) 村奔共富、城鄉(xiang) 促融合、全域創和美”的生動局麵。

  “千萬(wan) 工程”何以造就萬(wan) 千美麗(li) 鄉(xiang) 村,造福萬(wan) 千農(nong) 民群眾(zhong) ?走,到浙江去,讓我們(men) 到當地百姓的口碑中去尋找答案!

  蝶變 美麗(li) 生態讓幸福感更足

  書(shu) 香、花香、咖啡香彌漫,林聲、水聲、鳥鳴聲悅耳,這是記者對安吉“餘(yu) 村印象”的第一感覺,它是全國首個(ge) 鄉(xiang) 村零碳建築,外觀形似一把鑰匙,寓意破解綠色發展與(yu) 生態保護的困惑。身處其中,村民薑誌華感慨良多。

  從(cong) 餘(yu) 村水泥廠化驗師幹到技術副廠長,薑誌華見證了餘(yu) 村“靠山吃山”成為(wei) “首富村”的過程。

  2003年,借著“千萬(wan) 工程”的東(dong) 風,餘(yu) 村關(guan) 停礦山和水泥廠,通過複墾複綠、治理水庫、改造村容村貌,“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將當地“綠水青山”的環境優(you) 勢轉化為(wei) 建設“金山銀山”的現實生產(chan) 力,形成戶外拓展、休閑會(hui) 務、農(nong) 事體(ti) 驗的休閑旅遊產(chan) 業(ye) 鏈。

  路子選對了,就要堅持走下去。2022年7月,餘(yu) 村啟動“全球合夥(huo) 人”計劃,優(you) 美的環境吸引了上千名青年人來到餘(yu) 村及周邊村莊工作和生活。在新村民和返鄉(xiang) 人的影響下,當地村民主動提升業(ye) 態、擁抱發展,鄉(xiang) 村發展內(nei) 驅力更加強大。

  “老百姓的幸福感杠杠的!”如今擔任遊客觀光車司機的薑誌華,經常把親(qin) 身經曆和美麗(li) 鄉(xiang) 村故事講給遊客聽,“在家門口就能拿租金、分股金、掙薪金,肯定幸福。”

  鄉(xiang) 村蝶變的故事,在浙江比比皆是。

  “千萬(wan) 工程”起筆之時,杭州市蕭山區梅林村,便是一個(ge) “可以供大家參考借鑒的新村莊”。如今,美麗(li) 庭院、美麗(li) 田園、美麗(li) 河道、美麗(li) 公路展示著未來鄉(xiang) 村的美好景象。

  “我們(men) 的垃圾分類已實現數字化監測。對於(yu) 異常投放情況會(hui) 有工作人員實地查看,方便精準管理。”梅林村第一書(shu) 記孔高敏介紹數字駕駛艙的使用方法。作為(wei) “千萬(wan) 工程”的切入點之一,“垃圾革命”曾是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的重要環節。

  通過美麗(li) 鄉(xiang) 村、共富鄉(xiang) 村、未來鄉(xiang) 村的迭代升級,梅林村始終走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最前列。“老百姓在意的,就是我們(men) 要做的。”無人超市、24小時圖書(shu) 館、智慧老年食堂、智慧醫療站……在梅林村,“美麗(li) 鄉(xiang) 村+數字鄉(xiang) 村+共富鄉(xiang) 村”一體(ti) 的鄉(xiang) 村新圖景觸手可及。

  嬗變 美麗(li) 經濟激活發展動力

  “現在的生活是真幸福!”坐在一對兩(liang) 百歲的銀杏“夫妻樹”下,羅月紅講起退休後的生活。在德清縣仙潭村“幸福鄰裏”做社工,既要為(wei) 村裏的民宿主免費帶娃,還要照顧村裏的孤寡老人,她卻樂(le) 此不疲。熱愛藝術的她,號召村裏人成立了舞蹈隊、腰鼓隊、舞龍隊,還拍視頻做宣傳(chuan) ,“我想與(yu) 更多人分享我們(men) 的幸福。”

  從(cong) “髒亂(luan) 窮”到“綠富美”,仙潭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千萬(wan) 工程”實施以來,仙潭村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發展鄉(xiang) 村民宿,走出了一條以一個(ge) 房間做大一個(ge) 產(chan) 業(ye) ,真正把美麗(li) 環境轉換成美麗(li) 經濟、以美麗(li) 鄉(xiang) 村反哺美麗(li) 生態的共同富裕路。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仙潭村聯合周邊的南路村、四合村組成“強村公司”,實現三個(ge) 村資源共享共創,引進新業(ye) 態,發展文杏裏書(shu) 房、仙潭美術館、大地藝術等項目,邀請全國各地的作家、編劇入駐,開設“編劇村”,將仙潭打造成文藝人才集聚地和文學藝術創作基地。

  鄉(xiang) 村要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是基礎。

  位於(yu) 紹興(xing) 市柯橋區西北部的棠棣村,是一個(ge) 以花聞名、以花為(wei) 業(ye) 、以花致富的小山村。以“千萬(wan) 工程”為(wei) 契機,棠棣村發揮花木產(chan) 業(ye) 優(you) 勢,走出了一條以花卉苗木為(wei) 主、集產(chan) 供銷一條龍服務的特色致富路。

  以往,“擔花走南北”道不盡花農(nong) 的艱辛。如今,這裏不僅(jin) 美舍依花田、綠蔭入春池,還依托盤活閑置資源、強化數字賦能、深化農(nong) 文旅融合等手段,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促進可持續發展。

  在棠棣村印染廠舊址,建起一座數字化共富工坊,花情監測、通風、施肥、噴淋噴灌全部實現“指間管理”,偌大的工坊內(nei) ,除了正在直播銷售的工作人員,幾乎見不到花農(nong) 。

  “從(cong) 培育到銷售的全產(chan) 業(ye) 鏈數字化升級,為(wei) 鄉(xiang) 村發展注入了新動能。”柯橋區蘭(lan) 花產(chan) 業(ye) 農(nong) 合聯秘書(shu) 長趙虎一語道出棠棣村的共富密碼。2022年,棠棣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超過12萬(wan) 元,成為(wei) 遠近聞名的明星村。

  演變 美好生活催生變革力量

  跟著“千萬(wan) 工程”的腳步,安吉縣橫山塢村一改過去“爛泥村”的麵貌,變身生態宜居的“美麗(li) 村”。如何讓美景變“錢景”?村民和設計師陳穀一拍即合:走高標準民宿集群道路,大力發展文旅產(chan) 業(ye) 。

  “所有民宿主必須有一技之長,必須親(qin) 自參與(yu) 經營。”作為(wei) “小癮·半日村”民宿集群的總設計師和創始人,陳穀認為(wei) ,隻有差異化、多樣化經營,才能形成品牌效應,增強競爭(zheng) 力。

  嚴(yan) 格的民宿主篩選機製,保證了民宿的質量。民宿集群內(nei) 度假、美食等主題各具特色,圖書(shu) 館、雜貨店一應俱全。2022年接待遊客超35萬(wan) 人次,營收超6700萬(wan) 元。

  安吉縣餘(yu) 村數字遊民公社主理人許崧,吸引400餘(yu) 名高技能、高學曆、高收入的“數字遊民”來此創新創業(ye) ,催生鄉(xiang) 村新業(ye) 態。

  “千萬(wan) 工程”的所有故事中都離不開人才的身影,但所有故事的主角始終都是廣大農(nong) 民群眾(zhong) 。

  村口池塘邊,一棵大樟樹鬱鬱蔥蔥,樹幹上的“樟樹下議事”木製字牌經年累月,見證了杭州市餘(yu) 杭區徑山鎮小古城村的歲月變遷。鄉(xiang) 村美景被擋在家家戶戶的圍牆之外,美麗(li) 鄉(xiang) 風難吹進圍牆之內(nei) ,怎麽(me) 辦?新業(ye) 態發展起來,遊客太多無處停車,怎麽(me) 辦?產(chan) 業(ye) 發展快,空間資源不夠,怎麽(me) 辦?

  “村裏的事情大家商量著辦!”拆掉的是圍牆,打開的是鄰裏之間的心牆。共享家庭停車位,擴建停車場,停車難題迎刃而解。聯合周邊村社,共享資源成果,抱團發展提升整體(ti) 競爭(zheng) 力……

  “千萬(wan) 工程”持續推進20年,造就了萬(wan) 千美麗(li) 鄉(xiang) 村,造福了萬(wan) 千農(nong) 民群眾(zhong) ,促進了美麗(li) 生態、美麗(li) 經濟、美好生活有機融合。20年間,浙江省農(nong) 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2003年的5431元提高到2022年的37565元,連續38年領跑全國省區。目前,浙江城鄉(xiang) 居民收入倍差降至1.90,已經連續十年縮小。

  造福浙江,引領中國,影響世界。從(cong) 老百姓的口碑中,我們(men) 有理由相信,“千萬(wan) 工程”將給出更美的答案。(記者 張曉華 陸健 史薇薇)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