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工業互聯網帶來生產新景象(網上中國)

發布時間:2023-06-28 10:41: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車間裏,機器人精準生產(chan) 著零部件;馬路上,自動駕駛汽車不斷判斷路麵車況,並積累場景數據;工業(ye) “雲(yun) ”上,產(chan) 業(ye) 鏈內(nei) 企業(ye) 能彼此“看見”,還能交易閑置的產(chan) 能和設備……

  數字技術推動國民經濟社會(hui) 各領域發生深刻變革,製造業(ye) 發展也呈現出新的轉型升級趨勢。記者最近采訪一些製造業(ye) 企業(ye) 發現,工業(ye) 互聯網正在推動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為(wei) 工業(ye) 生產(chan) 帶來新景象。

  “鋼鐵巨象”柔性製造

  走進位於(yu) 北京市昌平區的三一重工北京樁機工廠,記者立刻被廠區數十台幾十米高的機器吸引。“這是我們(men) 工廠生產(chan) 的旋挖鑽機,俗稱打樁機,一台就有近100噸,最大鑽孔深度達百餘(yu) 米。”該廠工藝技術所所長尹言虎說,旋挖鑽機主要用於(yu) 大型基建工程的樁基開孔,樁基深度往往決(jue) 定了建築高度。

  這樣的“鋼鐵巨象”是咋製造出來的?記者走進一個(ge) 製造車間,隻見三四層樓高的車間內(nei) ,生產(chan) 線上各式機器人整齊排列,正在忙碌工作。在焊接線上,幾台配備自動焊槍的機器人,正在焊接一根20多米長的鑽杆:藍色弧光追逐著紅外線靶點和軌跡,夾雜著脈衝(chong) 般“吱吱”作響的焊接聲……記者仔細尋找,終於(yu) 在眾(zhong) 多機器人間發現幾名工人。與(yu) 人們(men) 印象中揮汗如雨的形象不同,工人們(men) 現在更像是在“照看”機器人,督促其認真工作。

  “工廠裏以前的工作場景以手工為(wei) 主,像擺地攤,生產(chan) 一台旋挖鑽機要一個(ge) 月左右。以前有1000多名工人,年產(chan) 值30多億(yi) 元。2019年,工廠開始進行數字化改造。現在生產(chan) 一台旋挖鑽機隻要七八天,年產(chan) 值增到70多億(yi) 元,幾百名工人轉型成了既會(hui) 幹活又會(hui) 編程的多能工、工程師。”工作了12年的尹言虎,親(qin) 眼見證了數字化給工廠帶來的變化。

  實現數字化改造升級的關(guan) 鍵,是依托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樹根互聯的“根雲(yun) 平台”打造的數字係統。“工廠的控製中心係統,相當於(yu) 智能製造的‘大腦’。”尹言虎介紹,生產(chan) 一台旋挖鑽機的流程包括鋼板下料、焊接、機加、噴漆、裝配等,通過控製中心係統,訂單可快速分解到每條柔性生產(chan) 線、每個(ge) 工作島、每台設備、每個(ge) 工人,實現從(cong) 訂單到交付的全流程數據驅動。比如,焊接、搬運、裝配等都由機器人機高效完成。在後台,“根雲(yun) 平台”不停分析3.6萬(wan) 多個(ge) 數據采集點收集的工業(ye) 大數據,為(wei) 每一道工序,每一個(ge) 機型、甚至每一把刀具等匹配最優(you) 參數,優(you) 化工藝流程。2021年,該工廠成功入選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燈塔工廠”名單。

  在其他製造領域,工業(ye) 互聯網也在深入運用。例如,在蘇州綠的諧波傳(chuan) 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車間,使用公司產(chan) 品的國產(chan) 機器人成為(wei) 核心勞動力,機器人製造機器人成為(wei) 現實。江西銅業(ye) 集團有限公司依靠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精準溯源高耗能和閑置設備,有效節省了成本。

  推動企業(ye) 上網“衝(chong) 浪”

  把工業(ye) 企業(ye) 眾(zhong) 多生產(chan) 線、設備、工人連接起來,依靠數據驅動,需要功能強大的工業(ye) 互聯網。近日舉(ju) 辦的2023工業(ye) 互聯網大會(hui) 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業(ye) 規模已經超過1.2萬(wan) 億(yi) 元,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超240家,服務企業(ye) 超過26萬(wan) 家。

  樹根互聯是其中一個(ge) 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最近,該公司發布根雲(yun) 工業(ye) 互聯網操作係統的三大場景版本,覆蓋“智能工廠”“數字企業(ye) ”“智慧鏈群”。這個(ge) 操作係統是樹根互聯打造的“根雲(yun) 平台”的核心。經過7年的應用驗證,操作係統能對工業(ye) 設備進行虛擬化、在線化,為(wei) 企業(ye) APP提供開發和運行的環境,目前向近千家工業(ye) 企業(ye) 提供工業(ye) 互聯網服務。

  樹根互聯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賀東(dong) 東(dong) 認為(wei) ,傳(chuan) 統工業(ye) 信息化係統的數據是分層的,數據傳(chuan) 遞方式是金字塔式逐層而上。而通過工業(ye) 互聯網操作係統構建的數字化工廠裏,業(ye) 務數據交互更頻繁、傳(chuan) 輸效率更高,工業(ye) APP構建成本更低。

  正是因為(wei) 看到工業(ye) 互聯網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和便利,很多工業(ye) 企業(ye) 開始願意上網“衝(chong) 浪”。在工業(ye) 互聯網“老虎雲(yun) ”上,上網的工業(ye) 企業(ye) 不僅(jin) 可以相互授權查看彼此的數據,還可開展采購、銷售、培訓、維保等業(ye) 務。這個(ge) 工業(ye) 企業(ye) 的社交網絡,每年互動交易額已達數百億(yi) 元。在徐工漢“雲(yun) ”平台,連接的40餘(yu) 萬(wan) 台設備數據通過基於(yu) 北鬥係統自主研發的儀(yi) 器采集,目前已有80多個(ge) 行業(ye) 的數萬(wan) 家企業(ye) 接入。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餘(yu) 曉暉認為(wei) ,目前中國工業(ye) 互聯網正步入規模化發展新階段。製造業(ye) 的數字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工業(ye) 互聯網是重要路徑、手段和基礎設施。

  降低數字化轉型成本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hui) )發布公告,《工業(ye) 互聯網平台選型要求》《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微服務參考框架》和《工業(ye) 互聯網平台開放應用編程接口功能要求》3項工業(ye) 互聯網平台領域國家標準正式發布。

  “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是製造業(ye) 與(yu) 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核心底座。3項重要國家標準的發布,明晰了關(guan) 鍵技術突破重點和實踐路徑,為(wei) 企業(ye) 從(cong) ‘建平台’到‘選平台’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對中國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標準化建設,引導新型工業(ye) 化高質量推進具有重要意義(yi) 。”賀東(dong) 東(dong) 說。

  尹言虎認為(wei) ,最初各個(ge) 工業(ye) 互聯網平台、製造企業(ye) 都在各自嚐試,因為(wei) 缺乏標準,產(chan) 品功能各異,取得的數據也不一樣,導致的後果是中間對接、溝通和集成的成本太高,影響了企業(ye) 數字化升級效果,對中小企業(ye) 的數字化轉型或應用造成了很大壓力。有了國家標準後,設備接口,數據采集、集成更加標準化,更有利於(yu) 工業(ye) 互聯網推廣,特別是對於(yu) 中小企業(ye) 來說,數字化轉型成本會(hui) 更低。

  今年是工信部印發的《工業(ye) 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收官之年。經過近3年引導發展,工業(ye) 互聯網一體(ti) 化應用成效明顯,工信部製定推廣了鋼鐵、電子等十餘(yu) 個(ge) 重點行業(ye) 融合應用指南,目前已累計遴選近600個(ge) 試點示範應用標杆。據工信部發布的消息,工信部將研究出台推動工業(ye) 互聯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完善新階段發展頂層設計。

  專(zhuan) 家建議,遴選一批應用價(jia) 值高、可複製推廣性強的應用案例,提升工業(ye) 互聯網平台規模化推廣水平,還應提升行業(ye) 龍頭企業(ye) 引領作用,鼓勵一批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大企業(ye) 和具有產(chan) 業(ye) 鏈控製力的生態主導型企業(ye) 建設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引領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在眾(zhong) 多行業(ye) 實現快速應用。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