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立足經濟監督定位 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

發布時間:2023-06-28 10:5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6月26日,受國務院委托,審計署審計長侯凱向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次會(hui) 議作了《國務院關(guan) 於(yu) 2022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審計結果表明,麵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nei) 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各地區各部門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實現了經濟平穩運行、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社會(hui) 大局保持穩定,全年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基本完成,取得來之不易的新成就。

  報告指出,審計整改總體(ti) 格局初步成型,審計工作“下半篇文章”更加權威高效。我國建立起全麵整改、專(zhuan) 項整改、重點督辦相結合的審計整改總體(ti) 格局。至2023年4月,對2021年度審計發現的問題,已整改問題金額8501.11億(yi) 元,完善製度2900多項,追責問責1.4萬(wan) 多人。重點督辦的問題線索總體(ti) 進展順利,鏟除了一些阻礙改革發展和長期未解決(jue) 的頑瘴痼疾。審計指出問題後,有關(guan) 地方、部門和單位正在積極整改。審計署將跟蹤督促,年底前報告全麵整改情況。

  宏觀調控政策靠前發力並保持接續穩定,預算收入、分配和投資計劃執行情況總體(ti) 較好

  報告揭示了中央財政管理審計情況。審計部門重點審計了稅務和海關(guan) 部門組織財政收入、中央預算分配和投資計劃管理、中央決(jue) 算草案編製、對地方財政監管等4方麵情況。

  2022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量107552.14億(yi) 元、支出總量134052.14億(yi) 元,赤字26500億(yi) 元,與(yu) 預算持平;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22728.67億(yi) 元、支出15335.58億(yi) 元;中央國有資本經營收入2698.92億(yi) 元、支出2610億(yi) 元;中央社會(hui) 保險基金收入2789.18億(yi) 元、支出2895.29億(yi) 元,年末滾存結餘(yu) 92.18億(yi) 元。

  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管理分配中央財政投資6400億(yi) 元,其中安排中央本級支出1467.5億(yi) 元,對地方轉移支付4932.5億(yi) 元,主要投向糧食安全、能源安全和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保障性安居工程、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社會(hui) 事業(ye) 、生態文明建設、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七大領域。

  報告反映,審計結果表明,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稅務總局等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強化財政資源統籌,保障重點支出需要,宏觀調控政策靠前發力並保持接續穩定,預算收入、分配和投資計劃執行情況與(yu) 經濟發展狀況基本匹配、總體(ti) 較好。

  報告揭示了中央部門預算執行審計情況。審計部門重點審計了41個(ge) 部門及所屬188家單位2022年收到的財政預算撥款2285.59億(yi) 元,並對相關(guan) 事項進行了延伸,發現各類問題金額109.85億(yi) 元。從(cong) 主體(ti) 看,部門本級23.64億(yi) 元,所屬單位86.21億(yi) 元;從(cong) 性質看,管理不規範問題87.35億(yi) 元,違紀違規問題22.5億(yi) 元。結果表明,通過連續20多年的預算執行審計,部門本級預算執行總體(ti) 相對規範,但所屬單位仍問題多發,是今後一個(ge) 時期部門預算執行審計的重點。

  審計建議,加強財政資金績效管理,嚴(yan) 肅財經紀律。一是強化預算績效管理。將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重大決(jue) 策部署作為(wei) 預算績效管理重點,加強對新出台重大政策、項目事前績效評估。完善細化績效指標體(ti) 係,改進績效自評,將績效評價(jia) 結果作為(wei) 製定政策、安排預算的重要依據。二是嚴(yan) 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過緊日子要求。把勤儉(jian) 節約作為(wei) 財政長期方針,從(cong) 嚴(yan) 控製黨(dang) 政機關(guan) 一般性支出,強化三公經費管理。督促地方和部門加強資金和項目管理,堅決(jue) 糾正擠占挪用、損失浪費等行為(wei) 。

  完善黨(dang) 中央重大決(jue) 策部署落實機製,把推動解決(jue) 老百姓的利益問題作為(wei) 審計著力點和切入點

  報告揭示了重大項目和重點民生資金審計情況。

  在政府和社會(hui) 資本合作(PPP)項目審計方麵,此次重點抽查了18省份本級及187個(ge) 地區計劃總投資1.53萬(wan) 億(yi) 元的408個(ge) 項目。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有入庫環節審核不嚴(yan) 、履約環節不盡誠信、建設運營環節不當推責攬責等。

  在基礎研究和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相關(guan) 任務審計方麵,此次重點審計了國家5類科技計劃中的自然科學基金、重點研發計劃等兩(liang) 類計劃,以及中小企業(ye) 發展等專(zhuan) 項。審計發現存在部分任務部署和要求偏離預定目標、部分科研成果涉嫌造假、部分資金被騙取套取或擠占挪用等主要問題。

  審計建議,完善黨(dang) 中央重大決(jue) 策部署落實機製。堅決(jue) 打破地方利益藩籬,嚴(yan) 格執行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統籌推進高標準市場體(ti) 係、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各項部署,主管部門應加強協調、指導、考核等工作。

  在促進就業(ye) 資金審計方麵,此次重點審計了24省份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83個(ge) 地區的促進就業(ye) 資金。發現的主要問題有穩崗補貼被勞務派遣公司滯留截留和騙取、部分地方職業(ye) 技能培訓弄虛作假、失業(ye) 補助被蠶食等。

  在住房租賃資金審計方麵,此次重點審計了11省份住房租賃市場發展、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等相關(guan) 資金481.97億(yi) 元。發現的主要問題有虛報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任務量、違規利用公租房抵(質)押融資等。

  在城鄉(xiang) 義(yi) 務教育補助經費審計方麵,此次審計了18省份及所屬40個(ge) 地區的免費教科書(shu) 、困難學生補助等7類教育補助經費。發現的主要問題有地方政府保障責任未落實、申領使用不嚴(yan) 格、學校違規收費和處置資產(chan) 等。

  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產(chan) 業(ye) 幫扶政策落實和資金審計方麵,此次重點抽查了10省份92個(ge) 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的產(chan) 業(ye) 幫扶資金,入戶走訪脫貧家庭7636戶。發現的主要問題有部分地方幫扶產(chan) 業(ye) 發展基礎不牢、部分項目未充分聯農(nong) 帶農(nong) 、部分財政金融土地等產(chan) 業(ye) 配套銜接政策未落實等。

  審計署政策研究室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一年來,審計深入踐行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推動兜牢民生底線為(wei) 目標,堅持人民至上,把推動解決(jue) 老百姓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wei) 審計著力點和切入點。通過督促問題整改,有力推動惠民富民政策落實,切實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著力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隱患,嚴(yan) 格監督約束權力運行

  報告揭示了國有資產(chan) 管理審計情況,審計部門繼續關(guan) 注企業(ye) 、金融、行政事業(ye) 和自然資源資產(chan) 等4類國有資產(chan) 管理使用情況。

  在企業(ye) 國有資產(chan) 審計方麵,此次重點審計的33戶央企賬麵資產(chan) 總額29.3萬(wan) 億(yi) 元、負債(zhai) 總額17.96萬(wan) 億(yi) 元、國有資本權益7.08萬(wan) 億(yi) 元,平均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61.3%。發現的主要問題有會(hui) 計信息不實、資產(chan) 管理仍較混亂(luan) 等。

  在金融企業(ye) 國有資產(chan) 審計方麵,此次重點審計的4家中央金融機構和21家國有信托公司資產(chan) 61.63萬(wan) 億(yi) 元、負債(zhai) 55.51萬(wan) 億(yi) 元,淨資產(chan) 收益率從(cong) 0.9%到15.5%不等。發現的主要問題有資產(chan) 底數不實、管理不嚴(yan) 、違規開展業(ye) 務等。

  在行政事業(ye) 性國有資產(chan) 審計方麵,在41個(ge) 中央部門預算執行等審計中,重點關(guan) 注了行政事業(ye) 性資產(chan) 管理使用情況。發現的主要問題,一是部門資產(chan) 底數不清,共涉及32個(ge) 部門,主要表現為(wei) 賬實不符、少計漏記、手續不全等。二是資產(chan) 配置使用不夠集約高效,共涉及13個(ge) 部門,主要表現為(wei) 超標準違規配置與(yu) 資產(chan) 低效閑置現象並存。三是隨意處理處置資產(chan) ,共涉及25個(ge) 部門的41.76萬(wan) 平方米房產(chan) 、126輛車、1.54億(yi) 元辦公設備等資產(chan) 。

  在國有自然資源資產(chan) 審計方麵,對6省份和自然資源部11名領導幹部開展自然資源資產(chan) 離任(任中)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有耕地保護製度落實不嚴(yan) 格、部分地區生態環境風險隱患仍未消除、生態治理項目及相關(guan) 資金管理使用不嚴(yan) 格等。

  審計建議,著力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隱患,嚴(yan) 格監督約束權力運行。國企國資領域,持續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you) 化和結構調整,推動聚焦主責主業(ye) ,增強國企核心競爭(zheng) 力和抗風險能力。督促健全細化“三重一大”決(jue) 策機製及操作規程,嚴(yan) 格規範國企金融業(ye) 務,對違規決(jue) 策造成重大損失的典型問題,提級追責、穿透治理。資源環境領域,加強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濕地生態保護治理,推進城市和鄉(xiang) 村黑臭水體(ti) 治理。嚴(yan) 格落實耕地保護要求,完善占補平衡相關(guan) 政策,盡快出台逐步把永久基本農(nong) 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的具體(ti) 方案,實施好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28日 10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