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聚焦供給側創新 山西打開文旅發展新通路

發布時間:2023-06-28 11:03:00來源: 人民網-山西頻道

  端午小長假期間,山西共接待旅遊者1822.56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21.38%;實現旅遊綜合收入85.53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83%。異彩紛呈的民俗文化活動成為(wei) “端午”假日旅遊的特色和亮點。

  強勁複蘇的旅遊市場折射出旅遊消費的旺盛需求。消費牽引供給,經濟社會(hui) 的不斷發展對文旅行業(ye) 的市場需求產(chan) 生了不可逆的重塑作用,高質量、低密度、生活化、旅居式成為(wei) 新需求,沉浸、互動、體(ti) 驗式消費成為(wei) 新業(ye) 態。如何把擴大內(nei) 需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

首屆山西省文化旅遊供給側(ce) 創新大會(hui) 現場。

  6月27日,2023年山西省第九次旅遊發展大會(hui) ·首屆山西省文化旅遊供給側(ce) 創新大會(hui) 在大同舉(ju) 辦。“大家開講”“他山之石”“供需對接”……國內(nei) 文旅行業(ye) 知名專(zhuan) 家,結合文化旅遊行業(ye) 的政策導向、市場動向、產(chan) 業(ye) 方向,針對山西文旅供給側(ce) 創新的痛點、難點,把脈問診。

  “文旅高質量發展需要依托文旅資源的比較優(you) 勢,著力加強文旅供給側(ce) 改革創新,提升文旅產(chan) 品、業(ye) 態和服務的質量和效率,為(wei) 廣大遊客提供優(you) 質、高效的供給體(ti) 係。”山西省文旅廳廳長王愛琴指出,這既是首屆山西文旅供給側(ce) 創新大會(hui) 的意義(yi) 所在。同時,也是落實文化和旅遊部“把擴大內(nei) 需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要求的具體(ti) 實踐。

  找坐標 文旅資源要有新認識

  “所謂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是從(cong) 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率,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需要。”

  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yu) 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席建超看來,“結構性”是指供給側(ce) 的矛盾主要是“結構”而非“總量”。

  山西旅遊資源有多豐(feng) 富?五台山、雲(yun) 岡(gang) 石窟、平遙古城三大世界文化遺產(chan) 馳名中外、享譽全球;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31處,居全國首位;元代以前木結構建築占到全國75%以上;素有“天下之脊”之稱的大美太行在山西,華夏兒(er) 女共同的母親(qin) 河黃河流經山西,造就了壺口瀑布、乾坤灣、老牛灣等自然奇觀,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山西段)建設穩步推進;晉商故裏,萬(wan) 裏茶道的駝鈴在歐亞(ya) 大陸久久回蕩;關(guan) 廟之祖,吸引了無數海內(nei) 外遊客朝聖觀光;洪洞“大槐樹”則寄托了華夏兒(er) 女的不盡鄉(xiang) 愁。

  山西的故事太多了,可吸引人的元素太多了,如何在既有的優(you) 質資源的基礎上,增強吸引力?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hui) 首席專(zhuan) 家魏小安認為(wei) ,不要留戀過去固有的概念,山西首先需要對當下的文旅市場有一個(ge) 清晰的認識。

  早在2023年2月,全省文化和旅遊工作會(hui) 議就已指出,要提高認識,書(shu) 寫(xie) 文旅思想解放之篇。從(cong) 一味的做大轉向做深、做透、做精準,山西這樣布局:

  ——實施龍頭景區梯次打造培育、高等級景區創建培育和A級旅遊景區倍增計劃,繼續實施晉陝聯創,完成乾坤灣國家5A級景區創建工作;

  ——推進智慧景區建設,支持和指導各地區因地製宜建設特色化智慧化旅遊景區,實現本體(ti) 活化、體(ti) 驗優(you) 化、服務信息化;

  ——立足文化旅遊資源比較優(you) 勢,以文化內(nei) 涵升華旅遊體(ti) 驗,將旅遊體(ti) 驗作為(wei) 文化傳(chuan) 播、衍生發展的載體(ti) ,推進國家級文化產(chan) 業(ye) 和旅遊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建設單位創建工作,大力發展紅色旅遊、鄉(xiang) 村旅遊、工業(ye) 旅遊、研學旅遊等,推動文旅產(chan) 品多元業(ye) 態融合;

  ——強化精準營銷,聚焦“山西人遊山西”“好鄰居多走動”“山河守望 晉鄰相親(qin) ”等活動,加強區域協作,加大國內(nei) 市場營銷力度,不斷提升“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康養(yang) 山西 夏養(yang) 山西”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創方式 資源整合要有新邏輯

  說到阿那亞(ya) ,肯定會(hui) 提起最孤獨的圖書(shu) 館,而今,它已不僅(jin) 僅(jin) 是個(ge) 圖書(shu) 館,更是一種社區文化、社區生活。在“他山之石”環節,阿那亞(ya) 首席品牌官田海成進行了案例分享。在田海成看來,每一個(ge) 文旅項目都在回答一個(ge) 時代問題。

  進入五月,《又見平遙》實景演出觀眾(zhong) 爆滿,甚至一票難求。作為(wei) 沉浸式文旅項目的肇始,該劇目通過場景打造、觀演改善、氛圍包裝等手段,讓遊客從(cong) 演出一開始就被故事、人物、場景包裹,不僅(jin) 了解了現在的平遙,而且看到了過去的平遙。

  阿那亞(ya) 不是旅遊景區而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又見平遙》不僅(jin) 是一場劇、一場戲,更是詮釋古城、注解晉商的生動演繹。近年來,不少文旅項目都采用了場景化營銷戰略,場景化營銷已經成為(wei) 文化IP與(yu) 旅遊業(ye) 融合的關(guan) 鍵一環,持續吸引遊客前去打卡消費。

  “這些密密麻麻的小顆粒狀岩石,便是鮞粒灰岩了。大約5億(yi) 年前寒武紀時期,這裏處於(yu) 淺海環境,過飽和的碳酸鈣圍繞碎屑顆粒沉澱一圈包殼,周而複始,便形成鮞粒。”

  “迎春花的花瓣,六瓣為(wei) 主,花朵朝上;連翹花為(wei) 四瓣,花朵朝下。”

  “鈣華,又稱石灰華,是在地表由岩溶泉、河、湖水沉積形成的大孔隙次生碳酸鈣。”

  ……

  在長治市壺關(guan) 縣太行山大峽穀八泉峽景區,景區導遊專(zhuan) 業(ye) 的講解進一步激發了遊客的好奇心,而研學旅行已成為(wei) 當地景區的主打品牌之一。端午假期,太行山大峽穀所轄八泉峽、紅豆峽、青龍峽共接待遊客6.9萬(wan) 人次,其中核心景區八泉峽共接待遊客4.9萬(wan) 人次,是2019年的3倍多。

  好的內(nei) 容即流量,好的運營實現留量。誰能打通產(chan) 業(ye) 鏈,持續產(chan) 出有新意的內(nei) 容,誰就將贏得主動權。放眼山西,一些景區正在用新玩法、新體(ti) 驗吸引遊客,激活了更多消費新體(ti) 驗:

  在洪洞大槐樹景區,“五一”假期啟動運營的沉浸式體(ti) 驗館、AR智能導覽眼鏡等,吸引了年輕群體(ti) 紛紛前來潮玩、體(ti) 驗,讓遊客在大槐樹厚重的曆史文化氛圍中,以互動的方式體(ti) 驗到炫酷科技帶來的視覺感受;雲(yun) 丘山景區“雲(yun) 丘樂(le) 遊”微信小程序上線後,遊客通過手機搜索該小程序,就能了解景區範圍內(nei) 的景點、住宿、交通、美食等各種相關(guan) 信息;山西文旅集團推出的“遊山西”服務矩陣的智慧引導作用逐步顯現,不僅(jin) 具有魅力山西、5G直播、景區導覽、智能行程、晉享好貨、景區實時熱榜等功能,還通過“聆聽山西故事”“2023山西省A級景區門票優(you) 惠活動”等宣推專(zhuan) 題頁,為(wei) 來晉遊客提供一站式、高品質的服務。

  擴產(chan) 業(ye) 消費市場要有新“爆點”

  “大同古城是大同市曆史演變的見證者和承載者,我們(men) 應該如何強化頂層設計,進行資源整合,實現招商引資?”

  “相較於(yu) 雲(yun) 岡(gang) 石窟、懸空寺,大同古城的知名度低一點,但是,硬件配套設施可塑性強。古城要與(yu) 二者結合打造沉浸式的體(ti) 驗中心,同時,要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服務兩(liang) 個(ge) 景區的旅遊業(ye) 態,讓大同古城成為(wei) 本地人和外地人都想去的景點。”

  “開源一號文化創意產(chan) 業(ye) 園的前身是大同市煤氣化總公司,有沒有更好的思路實現產(chan) 業(ye) 園人氣的快速升溫?”

  “平型關(guan) 的紅色旅遊資源豐(feng) 富,如何創新方式方法挖掘市場潛力? ”

  ……

供需雙方現場對接。

  提需求,亮問題,做分析、給建議。在文化新體(ti) 驗、自然新風尚、鄉(xiang) 村新生活三輪現場對接,供需雙方圍繞文旅發展的痛點難點進行了互動交流,達成合作意向的供需雙方在現場進行了簽約。

  思想交流、觀點碰撞、方法互鑒,把握政策、捕捉市場、探索方向。實現供給側(ce) 改革的成功關(guan) 鍵在於(yu) 對人們(men) 需求的精準把握,在於(yu) 對自身資源的清晰認知,在於(yu) 對文旅發展的不懈追求。全方位推進、全時空統籌、全要素配套、全產(chan) 業(ye) 聯動,山西正在促進旅遊與(yu) 文化、與(yu) 鄉(xiang) 村、與(yu) 城市的深度結合,打造獨具特色的旅遊生態體(ti) 係。

  此外,本次大會(hui) 也是繼今年4月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主辦“文化和旅遊新供給新需求對接活動”之後,國內(nei) 首個(ge) 省級文化旅遊供給側(ce) 改革專(zhuan) 項活動。

  以此次大會(hui) 為(wei) 契機,山西文旅將持續推進“引進來+走出去”戰略,一方麵繼續對接知名供給企業(ye) ,以頂層分析打開思路,以實戰案例擴展思維,以供需對接建立平台;另一方麵在學習(xi) 交流的過程中,依托山西深厚的曆史底蘊、人文風情、自然風光,積極培育山西本土自主創新能力,共同推動山西文旅供給側(ce) 創新高質量發展。(圖片由大同市新聞中心提供)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