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政府首次專門召開會議加強生態保護 為美麗江蘇建設夯實生態根基
6月26日,省政府召開生態保護工作會(hui) 議暨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季度推進會(hui) ,這是省政府首次專(zhuan) 門召開生態保護方麵的會(hui) 議。
近10年來,全省自然濕地保護率由30.2%提升到64.3%,濕地麵積超300萬(wan) 公頃,濕地率全國各省最高;長江岸線利用率降至35.9%,騰退岸線長度、複綠麵積均居沿江省市第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兩(liang) 山”實踐創新基地分別增至31個(ge) 、8個(ge) ,總數居全國前列……省生態環境廳黨(dang) 組書(shu) 記陸衛東(dong) 在會(hui) 上通報的一組數據表明,我省生態保護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江蘇經濟體(ti) 量大、人口密度高、生態家底薄、資源約束緊,2021年生態質量指數為(wei) 57.02,雖然比2020年提升6個(ge) 位次,但全國排名仍僅(jin) 為(wei) 第21位。去年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我省反饋督察情況,其中之一就是“自然生態保護領域問題仍較突出”。
不斷做大生態分母,為(wei) 發展提供盡可能大的環境容量,為(wei) 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江蘇夯實生態根基,江蘇正積極行動。
“我省持續推進海洋生態修複,截至目前,完成岸線修複15公裏、互花米草整治731公頃、濕地修複1350公頃、退養(yang) 還灘1800公頃、退養(yang) 還濕277公頃、退漁還濕300公頃。”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孫衛東(dong) 表示,我省將加快推進市、縣國土空間總體(ti) 規劃編製報審,科學編製《江蘇省海岸帶綜合保護與(yu) 利用規劃(2021—2035年)》;完成省市縣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複規劃編製,深入推進“國家山水工程”、廢棄礦山生態修複國家示範工程、海洋生態保護修複和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等重大工程,抓好突出環境問題整改。
“西山島是太湖最大的島嶼,更是關(guan) 乎太湖生態係統穩定安全的關(guan) 鍵支點。”蘇州市委常委、副市長唐曉東(dong) 說,2021年,蘇州市正式啟動太湖生態島建設,涵蓋西山島等27個(ge) 太湖島嶼和相關(guan) 水域。蘇州運用基於(yu) 自然的解決(jue) 方案(NbS)理念推動生態保護修複,加大基本農(nong) 田、公益林地、水源濕地等生態脆弱區保護力度,做好空間“留白”,充分利用淺灘濕地、無人島嶼、成片森林等生態資源承載優(you) 勢,結合縹緲峰地質博物館等景點,打造一批鳥類、野生動物棲息地,持續豐(feng) 富生物多樣性,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生態保護和汙染防治密不可分、相互作用。會(hui) 上,省攻堅辦通報上半年全省環境質量和治汙攻堅情況,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其中大氣環境質量改善幅度居全國前列。(王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