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麗水黨建統領聚力打造“幸福共生·麗享家園”

發布時間:2023-06-28 14:58:00來源: 麗水日報

  在日前召開的浙江省現代社區建設工作推進會(hui) 上,麗(li) 水8個(ge) 社區獲評首批全省現代社區。

  2022年以來,麗(li) 水把現代社區建設作為(wei) 引領工程、基礎工程、民心工程、賦能工程、示範工程深化推進,進一步貫通“一地創新、全市共享”的社區破難路徑,聚力打造“幸福共生·麗(li) 享家園”。

  此次獲評首批全省現代社區的8個(ge) 社區分別為(wei) :蓮都區婁豐(feng) 堰社區、龍泉市城東(dong) 社區、青田縣石門社區、雲(yun) 和縣大坪社區、慶元縣同心社區、縉雲(yun) 縣朝暉社區、遂昌縣葉坦社區、鬆陽縣城東(dong) 社區。

  慶元縣同心社區是全省最大的地質災害搬遷和生態移民安置社區,匯聚全縣19個(ge) 鄉(xiang) 鎮(街道)107個(ge) 行政村1.6萬(wan) 名群眾(zhong) 。當地通過搭建“共富工坊 零工市場”綜合就業(ye) 供應鏈,提出“六事工作法”,將“紅色議事廳”從(cong) 室內(nei) 搬至廣場廊亭更好匯集民聲,有效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落地生根。

  同樣作為(wei) “大搬快聚”集聚型社區的蓮都區婁豐(feng) 堰社區,積極探索“鄰裏大黨(dang) 建”模式,推行“搬出地 搬入地”雙重管理和紅色議事機製,助力2600餘(yu) 人安置落戶。雲(yun) 和縣大坪社區則在全國首創推行街鄉(xiang) 組織聯建、黨(dang) 建活動聯辦、治理要事聯商、黨(dang) 員隊伍聯管等多形式的“街鄉(xiang) 共治”基層治理模式,讓下山群眾(zhong) “搬得下、穩得住、富得起”。

  在創新服務上,全國“最美誌願服務社區”遂昌縣葉坦社區秉承“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成立578解鈴隊、大媽找茬團等10支“群眾(zhong) 服務隊”,構建涵蓋共享書(shu) 吧、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愛心接力站等10餘(yu) 個(ge) 場所的服務矩陣。

  龍泉市城東(dong) 社區通過創新打造“智慧自治先鋒城、全民同樂(le) 幸福城、雙創就業(ye) 共富城”品牌矩陣,推出黨(dang) 建項目“認領製”、紅色議事廳、劍瓷紅·城市管家、就業(ye) 共治站等特色做法。青田縣石門社區則將“共富對話會(hui) ”“蜂聲匯意室”搬進小區、物業(ye) 、樓棟,提供“家門口”的優(you) 質服務和精細管理。

  縉雲(yun) 縣朝暉社區以老舊小區改造提升為(wei) 突破口,創新打造“崇學向善、書(shu) 香朝暉”品牌,建成集學習(xi) 、服務、議事、活動等於(yu) 一體(ti) 的多功能黨(dang) 群服務中心。鬆陽縣城東(dong) 社區創建“社學堂”“隔壁鄰舍”等活動品牌,常態化開展書(shu) 畫、瑜伽、禮儀(yi) 等各類培訓,培育文化隊伍和社團組織30餘(yu) 個(ge) ,居民群眾(zhong) 精神文化生活不斷豐(feng) 富。

  下一步,麗(li) 水將堅持以黨(dang) 建為(wei) 統領,以提升居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認同感為(wei) 目標,以共建共治共享為(wei) 導向,以數字賦能為(wei) 動力,推動城鄉(xiang) 社區更富現代感、更有未來味、更顯標識度,成為(wei) 讓人民群眾(zhong) 舒心、省心、暖心、安心、放心的幸福美好家園,加快形成具有麗(li) 水辨識度、在全省有影響力的現代社區建設特色品牌。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