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南陵:關愛“一老一小” 繪就“朝夕”美好
“一老一小”,一頭連著老年人的生活,一頭連著孩子們(men) 的歡笑,既關(guan) 乎民生,又連接民心。如何實現幼有所育、老有所養(yang) ,牽動千家萬(wan) 戶。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會(hui) 老。
近年來,蕪湖市南陵縣聚焦“一老一小”,守護“朝夕”美好,把“普惠”二字落到實處,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成為(wei) 最生動的底色,為(wei) 城市發展畫出最美“微笑曲線”。
“小”事辦好
下午3點左右,祥生金麟府幼兒(er) 園一片歡聲笑語。在老師們(men) 的帶領下,孩子們(men) 個(ge) 個(ge) 精神抖擻,玩得是不亦樂(le) 乎。
走進幼兒(er) 園,一尊麒麟托舉(ju) 籃球的雕塑格外顯眼,圍牆上,不同籃球明星的畫像尤為(wei) 生動,處處都能看到籃球元素。
金麟府幼兒(er) 園位於(yu) 南陵縣城東(dong) 新區,2020年,作為(wei) 商品住宅小區的配套園,南陵縣投入財政資金高標準建設了金麟府幼兒(er) 園,並於(yu) 當年9月份正式開園。
在這裏,整潔明亮的教室、溫馨舒適的午休室、設施齊全的遊玩區一應俱全。不少家長感慨,現在幼兒(er) 園就在家門口,不僅(jin) 接送方便,收費也不貴,孩子在精心設計的活潑遊戲中獲得陪伴和成長,既放心又滿意。
孩子們(men) 在課堂上畫畫。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金麟府幼兒(er) 園園長張兆鳳說,幼兒(er) 園目前招收孩子360名,切實解決(jue) 了周邊適齡幼兒(er) “入園難、入園貴”難題。隨著“一園一品”辦園理念的深入,有效提升了新辦園的保育質量。
作為(wei) 一名資深幼兒(er) 園園長,張兆鳳自幼師畢業(ye) ,就一直和孩子們(men) 打交道。在幼兒(er) 園,孩子們(men) 都親(qin) 切地喊她“園長媽媽”。
張兆鳳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籃球作為(wei) 幼兒(er) 園特色,為(wei) 的就是讓孩子們(men) 都動起來。在她看來,籃球不僅(jin) 可以激發幼兒(er) 熱愛運動的興(xing) 趣,還能培養(yang) 幼兒(er) 勇敢、陽光、自信的品質。
目前,籃球已成為(wei) 金麟府幼兒(er) 園獨具特色的傳(chuan) 統體(ti) 育活動,在體(ti) 育集體(ti) 教學、籃球操、運動會(hui) 等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就在前不久,幼兒(er) 園還組織孩子們(men) 參加了蕪湖市第一屆親(qin) 子運動會(hui) 。“參加3v3籃球對抗賽,聽說是去市裏比賽,孩子們(men) 比老師都高興(xing) 。”張兆鳳說。
小一點兒(er) 的籃球、低一點兒(er) 的籃筐、小一點兒(er) 的場地、簡單點兒(er) 的規則,小朋友們(men) 更容易上手,也更容易產(chan) 生興(xing) 趣。定點投籃、雙手拍球,單手運球……關(guan) 鍵是讓孩子們(men) 在日常體(ti) 育運動中健康快樂(le) 成長。
“除了在幼兒(er) 園,孩子們(men) 回到家中也會(hui) 和家人玩拍球、運球遊戲,潛移默化中增進了和家人的感情。”張兆鳳說。
金麟府幼兒(er) 園是南陵縣近年來學前教育快速發展的縮影。目前,該縣有幼兒(er) 園71所,其中公辦園25所。放眼全縣,越來越多的家長親(qin) 身體(ti) 會(hui) 到從(cong) “入園難”到“上好園”的跨越。
“食”事辦實
窗明幾淨的環境、熟悉的社區老友、熱氣騰騰的飯菜……11點半不到,位於(yu) 籍山鎮和順社區的老年助餐點,便坐滿了前來就餐的老年人,大家邊吃邊聊、有說有笑,好不熱鬧。
臨(lin) 近中午飯點,73歲的陳桂蘭(lan) 和老伴十指相扣,遛著彎,踩著飯點來到助餐點,推門而入,飯菜的香味一個(ge) 勁往鼻子裏鑽。
今年五一假期過後,和順社區老年助餐點正式啟用,打那起,老倆(lia) 口隻要有空,便每天10點半準時出門,步行10來分鍾,前來就餐。
剛一坐穩,稍作休息,陳桂蘭(lan) 便先購買(mai) 飯卡,來到取餐區,打菜、盛湯,偶爾還會(hui) 跟助老員閑聊兩(liang) 句,坐定後,則習(xi) 慣性地把米飯先撥一半到老伴的餐盤裏。
陳桂蘭(lan) (左二)和老伴在助餐點就餐。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紅燒魚塊、清炒莧菜、蘿卜燒肉、涼拌黃瓜,外加一道青菜肉丸湯,看著餐盤裏的飯菜,陳桂蘭(lan) 麵對鏡頭,止不住地點頭誇讚,“一頓倆(lia) 人11塊錢,衛生好、味道好,服務也很周到,頓頓都能吃個(ge) 精光。”
“平日裏,偶爾也自己燒,孩子都大了,孫子也上了大學,過來助餐點吃飯主要是圖個(ge) 熱鬧,也結識了不少新朋友。”陳桂蘭(lan) 說,每次碰到小區鄰居,都打趣說是去“赴宴”。
和陳桂蘭(lan) 不一樣,今年71歲的童金鳳,每天都是獨自一人先來到助餐點,打好飯菜,等著老伴侯家木。
“老頭子每天還在上班,11點半下班才能過來,自從(cong) 有了助餐點之後,吃飯省事多了。”童金鳳說,幹淨衛生,價(jia) 錢還巧,兩(liang) 人一頓午飯隻需要12塊錢,要是自己在家燒,一頓下來少說也得30塊。
老年人在助餐點用餐。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作為(wei) 南陵縣暖民心行動的重要內(nei) 容之一,老年助餐點被納入民生工程,目的就是通過分步實施,逐步構建布局均衡、方便可及的城鄉(xiang) 老年助餐服務體(ti) 係,繼而提升助餐服務質量和水平。
在和順府老年助餐點,記者看到,食堂供應的午餐有5個(ge) 熱菜1個(ge) 涼菜,還加一個(ge) 湯,60歲到70歲的老年人一頓7元,70歲到80歲的老年人一頓6元,80歲以上和低保戶每頓隻需要5元。
助餐員阮雲(yun) 蘭(lan) 告訴記者,食堂運營以來,除了星期日,天天都開餐,忙起來的時候,每天要接待50人次的老年人用餐。
因為(wei) 之前幹過餐飲,阮雲(yun) 蘭(lan) 一入職,很快就適應了助餐點的工作,“基本是早上5點去菜場買(mai) 菜,7點到助餐點洗燒,趕在10點半之前把飯菜做好,因為(wei) 老人家吃飯特別講究按時。”
小飯碗裏裝著大民生,南陵縣民政局副局長邾東(dong) 告訴記者,助餐點是依托養(yang) 老服務站建起來的,考慮到是老年人助餐點,開辦之初,就對餐廳的建設標準、食品安全和適老化設施等方麵提出了精細的要求和建議。
目前,南陵縣已經建成在運營老年人助餐點77個(ge) ,按照計劃,今年還將陸續建成15個(g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