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委省政府印發《河北省質量強省建設綱要》
近日,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印發《河北省質量強省建設綱要》,主要內(nei) 容如下。
為(wei) 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質量強國建設戰略部署,全麵推進質量強省建設,結合河北實際製定本綱要。
一、總體(ti) 要求
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統籌發展和安全,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wei) 主題,以提高供給質量為(wei) 主攻方向,以改革創新為(wei) 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wei) 根本目的,深入實施質量強省戰略,深化質量提升行動,加強全麵質量管理,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效益,為(wei) 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li) 河北提供質量支撐。
到2025年,質量整體(ti) 水平穩步提升,品牌影響力顯著增強。經濟發展質量持續提升,產(chan) 品質量供給和需求更加適配,工程和服務質量全麵提升,質量基礎設施更加現代高效,質量治理體(ti) 係更加完善,質量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作用更加突出。到2035年,質量強省建設基礎更加牢固,先進質量文化蔚然成風,產(chan) 品、工程、服務質量大幅躍升,質量和品牌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產(chan) 業(ye) 和區域質量優(you) 勢更加明顯。
二、全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動能提升
1.鑄牢創新發展質量支撐。構建質量創新體(ti) 係,協同開展質量技術、管理、製度創新。深化產(chan) 業(ye) 、區域質量和質量政策等研究,支持開展質量領域基礎性、原創性研究。加強知識產(chan) 權保護,提升知識產(chan) 權公共服務能力。推進國家和省級質檢中心等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建設,協同推進技術研發、標準研製和產(chan) 業(ye) 應用。
2.夯實綠色發展質量基礎。實施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重大節能低碳技術改造,開展資源效率對標提升行動,加快低碳零碳負碳技術攻關(guan) ,降低企業(ye) 碳排放強度。發展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新建建築全麵執行綠色建築標準。完善和落實綠色產(chan) 品認證、標識製度,綠色產(chan) 品政府采購製度和綠色產(chan) 品消費促進製度,優(you) 化資源循環利用技術標準,實現綠色、高效利用。
3.增強共享發展質量保障。實施放心消費工程,健全流通和售後服務體(ti) 係,推行無理由退貨承諾,探索異地、異店退換貨製度;完善預付卡消費部門聯合治理機製。優(you) 化消費者投訴和解智慧平台,完善投訴舉(ju) 報直通車(ODR)機製,開展消費投訴信息公示,切實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
三、著力推動產(chan) 業(ye) 和區域質量競爭(zheng) 力提升
4.突破產(chan) 業(ye) 基礎質量瓶頸。實施一批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項目。鼓勵企業(ye) 加強質量攻關(guan) 。開展材料質量提升關(guan) 鍵共性技術研發和應用驗證,提高重點關(guan) 鍵基礎材料質量穩定性、一致性和適用性。發展基礎製造工藝,推進與(yu) 質量管理體(ti) 係、數字智能和網絡技術深度融合。支持通用基礎軟件、工業(ye) 軟件、平台軟件、應用軟件工程化開發。建設產(chan) 業(ye) 技術公共服務平台,著力解決(jue) 跨行業(ye) 、跨領域關(guan) 鍵共性技術問題。
5.提高產(chan) 業(ye) 質量競爭(zheng) 水平。推動全省主導產(chan) 業(ye) 加強產(chan) 業(ye) 鏈全麵質量管理,提升關(guan) 鍵環節和領域質量管控水平。推進農(nong) 業(ye) 品種培優(you) 、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chan) 。加快傳(chuan) 統製造業(ye) 技術迭代和質量升級,推動製造業(ye) 高端、智能、綠色發展。完善服務業(ye) 質量標準,以質量創新推動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向專(zhuan) 業(ye) 化和價(jia) 值鏈高端延伸、推動生活性服務業(ye) 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
6.突出產(chan) 業(ye) 集群質量引領。立足縣域產(chan) 業(ye) 基礎,培育一批質量優(you) 勢突出、產(chan) 業(ye) 鏈融通發展的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加強創新技術研發,開展先進標準研製,推廣卓越質量管理實踐,構建質量管理協同、質量資源共享、企業(ye) 分工協作的質量發展良好生態。鼓勵產(chan) 業(ye) 園區、產(chan) 業(ye) 聚集區開展質量提升行動。
7.培育區域發展質量高地。持續開展重點區域質量提升行動。結合全國質量強市示範城市及質量品牌提升示範區創建等,推動重點區域政府夯實質量基礎設施,促進質量提升,推動質量技術服務融入區域產(chan) 業(ye) 發展全過程。
四、強力推動產(chan) 品質量提升
8.維護農(nong) 產(chan) 品食品藥品質量安全。健全農(nong) 產(chan) 品標準、質量安全監管、檢驗檢測和執法體(ti) 係,建設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基地,推行承諾達標合格證製度,推進綠色食品、有機農(nong) 產(chan) 品、良好農(nong) 業(ye) 規範認證管理,實施化肥、農(nong) 藥零增長行動,強化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保障。開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攻堅行動,重點提升基層食品安全監管能力,製修訂食品安全有關(guan) 標準,推動食品生產(chan) 企業(ye) 建立實施危害分析和關(guan) 鍵控製點體(ti) 係。完善藥品和疫苗全生命周期監管機製。
9.優(you) 化消費品質量供給。引導消費品生產(chan) 企業(ye) 提升產(chan) 品檔次和附加值,推行智能製造、精益製造。推動紡織服裝、輕工等傳(chuan) 統消費品迭代創新,打造名優(you) 產(chan) 品。強化產(chan) 品前瞻性功能研發,實行高端品質認證。加強消費品質量安全監管,增加特殊群體(ti) 消費品供給,提升康複輔助器具等質量。豐(feng) 富優(you) 質消費品進口,推進內(nei) 外貿產(chan) 品同線同標同質。
10.推動工業(ye) 品提質升級。支持工業(ye) 設計成果轉化和產(chan) 業(ye) 化,有效發揮工業(ye) 設計對質量提升的牽引作用。實施重大技術裝備攻關(guan) 工程,開展關(guan) 鍵共性質量技術、核心技術和係統集成技術攻關(guan) ,鼓勵整機與(yu) 配套領域同步升級。加快傳(chuan) 統裝備智能化改造,發展高質量智能成套裝備,研發新型智能產(chan) 品。實施質量可靠性提升計劃,推動軌道交通、節能環保、冰雪等裝備產(chan) 品及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實現可靠性倍增和品質升級。
五、大力推動工程質量提升
11.嚴(yan) 格落實工程質量責任。強化工程各方主體(ti) 質量責任,嚴(yan) 格執行工程質量終身責任、書(shu) 麵承諾、永久性標牌和質量信息檔案製度。加強對參建各方主體(ti) 質量行為(wei) 和工程實體(ti) 質量控製標準化管理,實現全過程質量管控。強化政府工程質量監管責任,加強省市縣三級質量監管。
12.提升建築材料質量水平。加快新型建材研發與(yu) 應用,推動傳(chuan) 統建材升級換代。推行工廠化預製、裝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建造模式,支持部品部件生產(chan) 企業(ye) 技術體(ti) 係規範化。推廣應用綠色建材。落實建材生產(chan) 、供應單位終身責任和使用單位質量責任,強化影響結構強度和安全、耐久性關(guan) 鍵建材全過程質量管理。嚴(yan) 格建材質量監管,加強重點建材產(chan) 品質量監督抽查。
13.打造河北建造精品工程。完善工程谘詢服務技術標準和設計方案審查論證機製,提升全過程工程谘詢服務專(zhuan) 業(ye) 化水平。加快建築信息模型等數字化技術集成應用,推廣先進建造設備和智能建造方式。
六、有力推動服務質量提升
14.推進生產(chan) 服務專(zhuan) 業(ye) 化發展。鼓勵和推動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機構開展專(zhuan) 業(ye) 服務,加快發展研發設計、商務谘詢、檢驗檢測、知識產(chan) 權、質量谘詢等服務,推進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科創金融和供應鏈金融發展,提高現代物流、采購分銷、生產(chan) 控製、運營管理、會(hui) 展等產(chan) 業(ye) 服務質量,規範發展線上銷售等新業(ye) 態新模式,推動信息數據、人力資源等服務創新發展。
15.加速生活服務品質升級。提升健康、托育、餐飲、文旅、體(ti) 育、寄遞等生活服務品質,促進物業(ye) 管理、房屋租賃等服務專(zhuan) 業(ye) 化、規範化發展。完善養(yang) 老、護幼等服務標準,推動家政服務提質擴容。打造旅遊精品項目,加強旅遊市場監管,提升戶外旅遊等應急救援服務能力。加強交通服務業(ye) 管理,引導個(ge) 性化出行服務規範發展。豐(feng) 富體(ti) 育賽事活動、社區健身等服務項目。促進網絡購物、移動支付等規範發展。
16.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效能。加強便民服務設施建設,提升衛生、文體(ti) 等公共設施服務質量。加強政務服務體(ti) 係建設,提高服務便利度。優(you) 化城鄉(xiang) 文化資源配置,加快圖書(shu) 館、博物館數字化發展。完善公共就業(ye) 創業(ye) 服務體(ti) 係,提升服務水平。完善城鄉(xiang) 醫療服務網絡,逐步擴大城鄉(xiang)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範圍。加強公共衛生實驗室檢測網絡建設,強化科技標準支撐和物資質量保障。
七、有效推動企業(ye) 質量提升
17.發揮企業(ye) 質量主體(ti) 作用。引導企業(ye) 加大質量技術創新投入,鼓勵企業(ye) 建設質量技術創新中心,支持企業(ye) 牽頭組建質量技術創新聯合體(ti) 。鼓勵支持中小微企業(ye) 提升質量技術創新能力。落實企業(ye) 質量主體(ti) 責任,嚴(yan) 格遵守質量法律法規,執行質量標準。
18.提高企業(ye) 質量管理水平。推行先進質量管理方法,構建數字化、智能化質量管控模式。開展質量技術幫扶巡回問診、小微企業(ye) 質量管理體(ti) 係認證提升等行動,提升企業(ye) 質量技術基礎保障能力,提高質量在線監測、在線控製和產(chan) 品全生命周期質量追溯能力。
19.壯大企業(ye) 質量人才隊伍。推行企業(ye) 首席質量官製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全部設立首席質量官。鼓勵省內(nei) 高校加強質量相關(guan) 學科、專(zhuan) 業(ye) 和課程建設,加強領導幹部質量教育培訓,完善質量專(zhuan) 業(ye) 技術技能人才職業(ye) 培訓製度。開展職業(ye) 技能競賽等活動,培育“河北工匠”。
八、全麵推動河北品牌影響力提升
20.加大河北品牌培育力度。加強係列農(nong) 產(chan) 品和區域公用品牌培育,做強做優(you) 品牌農(nong) 業(ye) 。加強製造業(ye) 重點領域品牌培育,打造領軍(jun) 企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和產(chan) 業(ye) 集群品牌,提升河北製造品牌價(jia) 值。加強文旅、商貿物流等服務業(ye) 領域品牌培育,努力推出服務精品。
21.提高河北品牌管理水平。支持企業(ye) 建立品牌管理體(ti) 係,提升品牌全生命周期管理運營能力。鼓勵企業(ye) 加快產(chan) 品設計、文化創意、技術創新與(yu) 品牌建設融合,加快商標品牌化進程。支持企業(ye) 申請中華老字號,做好河北老字號認定。
22.增強品牌保護能力。強化馳名商標、中華老字號、地理標誌等品牌培育保護,加強商標注冊(ce) 申請行為(wei) 和代理市場秩序整治,促進商標代理行業(ye) 自律。支持企業(ye) 加強品牌保護和維權,依法嚴(yan) 厲打擊品牌仿冒、商標侵權等行為(wei) 。
九、構建現代高效質量基礎設施
23.構建新型標準體(ti) 係。加快標準製定,提升鋼鐵、化工等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標準水平。加強相關(guan) 領域標準製修訂,完善社會(hui) 治理和公共服務、服務業(ye) 、生態文明建設標準體(ti) 係。引導企事業(ye) 單位參與(yu) 國際、國家標準化活動。
24.發揮計量基礎作用。建設省級產(chan) 業(ye) 計量測試中心。鼓勵企業(ye) 完善測量管理體(ti) 係,扶持計量器具製造產(chan) 業(ye) 發展,促進技術創新。推進誠信計量體(ti) 係建設,依法嚴(yan) 厲打擊計量違法行為(wei) 。
25.完善認證監管體(ti) 係。落實國家強製性產(chan) 品認證製度和改革政策,加強重點區域和重點產(chan) 品監管。開展認證市場淨化提升行動,規範市場秩序。引導企業(ye) 開展有機、綠色等高端品質認證,開展質量認證試點示範創建。
26.提升檢驗檢測能力。推動檢驗檢測服務業(ye) 聚集發展,建成一批公共服務平台。加強重點領域檢驗檢測機構監管,建立分級評價(jia) 、分類監管機製。完善檢驗檢測行業(ye) 品牌選樹培育、發展、保護機製,打造知名品牌。
27.增強協同服務效能。圍繞重點區域、主要行業(ye) 、關(guan) 鍵領域,開展標準、計量、檢驗檢測等質量基礎設施提升工程,推進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開展“標準化+”行動,運用標準化方式組織生產(chan) 、經營、管理和服務,促進全域標準化深度發展。
十、推進質量治理現代化建設
28.加強法治建設。探索“標準化+市場監管法治建設”新模式,推行執法案卷標準化、記錄方式科學化、監督管理便利化。建立健全統一高效、協調聯動的質量監管執法體(ti) 係,推進行政執法與(yu) 刑事司法銜接,依法嚴(yan) 厲打擊各類質量違法違規行為(wei) 。
29.完善政策製度。加強質量分析研究。完善政府質量獎勵製度,落實相關(guan) 支持政策。健全融資增信體(ti) 係,強化金融服務,加大中小微企業(ye) 質量創新金融扶持力度。
30.提高監管效能。推進“智慧監管”。加強產(chan) 品質量監督抽查。完善產(chan) 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控機製和產(chan) 品傷(shang) 害監測體(ti) 係。加強缺陷消費品召回管理。加強重要產(chan) 品質量追溯體(ti) 係建設。依法加大城鄉(xiang) 結合部、農(nong) 村等重點區域假冒偽(wei) 劣打擊力度。完善進出口商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和快速反應監管機製,強化網絡平台銷售商品質量監管。
31.推動社會(hui) 共治。開展質量提升專(zhuan) 項行動,支持群團組織、一線班組開展群眾(zhong) 性質量活動,推進行業(ye) 質量誠信自律,引導消費者主動參與(yu) 質量促進、社會(hui) 監督等活動。發揮新聞媒體(ti) 宣傳(chuan) 引導和輿論監督作用,積極曝光製售假冒偽(wei) 劣等違法行為(wei) 。
32.強化區域合作。聚焦重大國家戰略和國家大事實施,促進省際質量合作,開展質量提升、教育培訓、文化交流。深化京津冀“3+X”標準協同發展,推動製定一批京津冀區域協同標準。
十一、組織保障
33.強化黨(dang) 的領導。構建黨(dang) 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ye) 主責、社會(hui) 參與(yu) 的質量工作格局。建立省市縣統一協調的質量強省建設議事協調機製,紮實推進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落實。
34.細化政策措施。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要將《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和本綱要主要任務與(yu) 相關(guan) 規劃有效銜接、同步推進。要完善質量提升配套激勵措施,加大相關(guan) 專(zhuan) 項資金統籌保障力度,切實形成工作合力。
35.優(you) 化考評機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要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加強對質量強省建設工作任務落實情況的跟蹤督導,各地各有關(guan) 部門要建立健全定期分析評估製度。加強質量工作考評,考評結果納入各級黨(dang) 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績效考核,對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ge) 人按規定予以激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