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土右旗:“土地銀行”促土地 增效農民增收

發布時間:2023-07-05 14:13: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孟夏之日,萬(wan) 物並秀。走進包頭市土右旗美岱召鎮瓦窯村的連片農(nong) 田,一畦畦甜菜幼苗長勢喜人。田間農(nong) 機來往,鬆土、施肥、除草,正在進行中耕管理。

  “瓦窯村整村土地流轉給了包頭市騎士乳業(ye) 公司,以種植甜菜為(wei) 主。”看著眼前連片的農(nong) 田,一旁的協力氣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趙三豹滿臉笑容,預計今年又是一個(ge) 豐(feng) 收年。

  協力氣村位於(yu) 土右旗美岱召鎮東(dong) 北處,下轄協力氣村、西營子村、瓦窯村3個(ge) 自然村。近年來,麵對農(nong) 村土地荒廢、糧食生產(chan) 功能下降等問題,協力氣村“兩(liang) 委”班子積極謀求破局,探索建立“土地銀行”。按照“鄉(xiang) 鎮引導、企業(ye) 參與(yu) 、合作聯創、多方共贏”的原則,實行村兩(liang) 委和土地銀行“一套人馬、兩(liang) 套班子”辦公方式,充分利用農(nong) 閑時間,引導動員農(nong) 戶81戶372人自願將瓦窯村4300畝(mu) 土地承包經營權存入土地銀行,然後土地銀行以銀行代管的方式,將土地以每畝(mu) 每年收取600元的貸款方式,將土地“貸”給禾潤生態農(nong) 業(ye) 有限公司,合作社負責土地種植和田間管理,禾潤公司承擔種植風險,負責秋後收獲等事宜。在完成種植合同的基礎上,將種植利潤的50%歸禾潤公司,50%上交到土地銀行,再由土地銀行進行分配,其中10%用於(yu) 村民分紅,10%用於(yu) 村集體(ti) 公益事業(ye) ,其餘(yu) 用於(yu) 合作社第二年的資金儲(chu) 備。

  “散田變整田,小田變大田,土地銀行不僅(jin) 盤活了土地資源,還讓農(nong) 民獲得了高收益。”望著整齊劃一的田地,趙三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荒廢的土地承包給農(nong) 戶自己種,每畝(mu) 200元的承包費再加上農(nong) 資、勞力、管理的付出,收入甚微。而把土地以高出承包給個(ge) 人3倍的價(jia) 格存入土地銀行,由合作社統一種植,不僅(jin) 解放了勞動力,農(nong) 戶還可以去合作社打工再掙一份錢,村集體(ti) 經濟收入也實現了從(cong) 幾千元到幾十萬(wan) 元的跨越。”

  2022年,土右旗瓦窯勞務服務有限公司揭牌成立,當年,該公司共整合土地6200餘(yu) 畝(mu) ,與(yu) 騎士乳業(ye) 簽訂了5年55萬(wan) 元土地流轉合同,並率先在土右旗試點種植“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試驗田2500畝(mu) ,並與(yu) 七彩大地、大祥泰食品等公司簽訂勞務服務協議,帶動人均增收2萬(wan) 元,村集體(ti) 增收5萬(wan) 元以上。

  統計顯示,2022年,協力村人均總收入達到2.1萬(wan) 元以上,村集體(ti) 經濟收入達到80.6萬(wan) 元,同比增長200.75%。(記者 劉向平 實習(xi) 生 皇甫曉峰)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