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陽市:市校合作“12大基地”建設工作再推進再深化
近日,汾陽市召開深化市校合作建設“12大基地”推進會(hui) ,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全省人才工作推進會(hui) 和呂梁市校地合作“12大基地”建設推進會(hui) 精神,分析研判、對標細化、精準謀劃、狠抓成效,推動市校合作工作持續走深走實。
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既是百年大計,又是當務之急。市校合作是厚植新時代人才新優(you) 勢、集聚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戰略性工程,各級各部門要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更實舉(ju) 措、更嚴(yan) 要求、更強擔當、更好成效,全方位推動市校合作高質量發展。
要以“139”的理念優(you) 化人才工作生態。要深刻認識人是生產(chan) 力中最活躍最積極的因素、人才是第一資源的重要性,認真踐行“139”人才工作理念,不斷加大人才引進、培養(yang) 、優(you) 待和使用力度,打造一流人才生態和一流創新生態,擦亮“‘汾’才必邀、‘州’到服務”的人才品牌。
要以“四個(ge) 全麵”的理念深化市校合作。聚焦全麵升級以組織領導和整體(ti) 推進為(wei) 重點的統籌力、全麵下沉以助力振興(xing) 和助推轉型為(wei) 重點的落實力、全麵拓展以合作廣度和合作深度為(wei) 重點的推進力、全麵凸顯以科技創新和項目建設為(wei) 重點的成效力,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突出重點、帶動全局,推動市校合作和“12 大基地” 建設全麵升級。
要以“大人才觀”的理念構建發展格局。牢固樹立“大人才觀”理念,堅持重心向下、服務靠前、部門聯動,以開放的姿態、合作的思維下好全市人才工作“一盤棋”,人才工作領導組成員單位每個(ge) 單位要主動申報3-5件人才具體(ti) 事項,明確時間表、路線圖、責任人,實打實地兌(dui) 現承諾,用“事實說話”,推動汾陽人才數量多起來、結構優(you) 起來、機製活起來、平台強起來、服務跟上來,把汾陽打造成為(wei) 人才集聚之地、人才輩出之地、人才向往之地。
要以“創優(you) 環境”的理念提升競爭(zheng) 優(you) 勢。要推動產(chan) 業(ye) 鏈、人才鏈、創新鏈、資金鏈相互嵌融,為(wei) 人才營造無後顧之憂的生活環境、發展環境、成才環境,讓人才獲得“此心安處是吾鄉(xiang) ”的歸屬感,充分揮灑幹事創業(ye) 的熱情。同時,要科學辯證地看待人才、不拘一格選人才、從(cong) 長計議育人才、揚長避短用人才,使人才各盡其能、各展其才,讓更多千裏馬脫穎而出、競奔萬(wan) 裏。
要以“揭榜掛帥”的理念推進科技創新。健全完善“揭榜掛帥”機製,針對企業(ye) 重大技術攻關(guan) 需求,推動高校、科研院所創新人才資源向企業(ye) 匯聚,通過高校人才、政府政策的支持,真正招攬一批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實用人才,開展關(guan) 鍵領域“卡脖子”技術科研攻關(guan) ,搭建“能者上、優(you) 者上”的賽場,著力突破產(chan) 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共性技術與(yu) 核心技術,不斷提升產(chan) 業(ye) 技術供給能力。
要以“實幹實效”的理念細化工作任務。堅持向中心聚焦、為(wei) 大局聚力,推動市校合作工作提標提質提速提效,加快構建政產(chan) 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體(ti) 係,進一步整合項目、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實現聚集一批高層次人才,取得一批高水平成果,孵化一批高科技項目,以實幹作出實績,以實績檢驗實效,推動形成人才潮湧、青藍相繼、薪火相傳(chuan) 的生動局麵。 (弓國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