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長白丨世界最深高鐵站背後的故事
全球首輛時速350公裏自動駕駛列車、首個(ge) 搭載5G+4K超高清演播室的智能列車、首次在動車組上應用我國自主研發的北鬥衛星定位技術……
在位於(yu) 長春市綠園區的中車長客國家軌道客車工程研究中心,記者見到了正在忙碌的中車長客股份公司京張智能動車組副總設計師朱彥。提起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量身定製的“瑞雪迎春”智能型複興(xing) 號高速動車組,朱彥至今仍是難掩激動,“好多場景還曆曆在目。”
京張高速鐵路是國家規劃實施的重點建設項目。2017年以來,中車長客股份公司在榮獲“中國中車科學技術獎特等獎”“吉林省黃大年式科研團隊”等殊榮的“時速350公裏中國標準動車組研發團隊”的基礎上,大膽啟用青年設計師,組建了京張高鐵“複興(xing) 號”智能動車組設計團隊,其中35歲以下青年設計師136人,是設計團隊的主力軍(jun) 、生力軍(jun) 。
“很多技術難題等著我們(men) 去攻克。”朱彥說,自項目投標階段,團隊就開始隻爭(zheng) 朝夕,三個(ge) 月封閉辦公,早八晚八周末不休息,車頭做了42套方案,繪製各種結構圖紙5289份,電氣圖紙升級了4版近萬(wan) 張。
層巒疊嶂,石峭彎多,京張高鐵線路條件複雜,全線共有橋梁64座,計66公裏,隧道10座,計49公裏,橋隧比為(wei) 66%。“山巒溝壑難避、千分之三十坡道難登”的設計難題擺在京張高鐵設計團隊麵前。
“我們(men) 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坡道很大,它的海撥高差變化也非常快,從(cong) 1700米到1100米僅(jin) 用30多秒的時間,這個(ge) 壓力的變化率,就給車輛的空調壓力、控製係統帶來了挑戰。”朱彥說,在八達嶺長城核心區地下102m,有著世界上最深的高鐵站——京張高鐵八達嶺長城站。這裏有著11000Pa的壓差,列車會(hui) 以時速350km速度通過,這對列車舒適性更是提出了巨大挑戰。“我們(men) 的技術人員在調試的時候常常幾天幾夜不停地做測試。”
“八達嶺高鐵站扶梯有400多米,從(cong) 上到下有16樓層高,很長。就像坐飛機著陸過程中的感覺。壓力波控製不好,人感覺不好,耳朵難受。”京張高鐵複興(xing) 號智能動車組設計主管董雪妍回憶,冬天3點起來,第二天晚上12點下車,整個(ge) 線路來回在上麵跑,記不清跑多少趟了。大家跟打了雞血似的,時時在轉。
“最終通過解決(jue) 車輛氣密性技術和壓力控製的邏輯,這兩(liang) 方麵相結合,解決(jue) 了京張高鐵車輛壓力舒適性的問題。就是說你坐在車裏不會(hui) 感覺很大的壓差,使得耳朵感覺壓迫。”朱彥說,如果退縮,啥也做不成。高鐵的精神,就是不怕萬(wan) 難,必定幹成。
車身色彩以青花藍為(wei) 基調,配以動感十足的白色飄帶,更有24朵雪花若隱若現,象征第24屆冬奧會(hui) ……2019年12月30日,首列京張高鐵“複興(xing) 號”智能動車組從(cong) 北京北站出發駛向太子城站,世界首條時速350公裏的智能高鐵京張高鐵正式開通運營。
“這也標誌著中國高鐵進入‘智能化時代’。複興(xing) 號家族已形成係列化產(chan) 品,能夠適應高原、高寒、濕熱、風沙等多種運行環境需求。”朱彥說,110年前,京張鐵路橫空出世,打破了“中國人不能自建鐵路”的斷言,110年後,世界領先的智能高鐵,折射出中國引領時代的曆史性跨越。
“最難的骨頭都啃了,積累了寶貴經驗。後來,包括你們(men) 常坐的長春到北京朝陽站的線路,過的隧道特別多,用的就是京張高鐵的經驗。”朱彥說,團隊的成員也有了更好的成長,許多80、90後現在都可獨當一麵。
“京張高鐵項目後我的頭發就有變白的了。”董雪妍笑著說。“傷(shang) 心不?”“不傷(shang) 心,我們(men) 可是把事情做成了呢。”
“中國高鐵成功的背後,是我們(men) 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製造業(ye) 由大變強的跨越。一列高鐵動車的零部件達五十多萬(wan) 個(ge) ,高鐵製造涉及冶金、高分子材料、合成材料、精密儀(yi) 器、機械、電力等眾(zhong) 多產(chan) 業(ye) 鏈。”朱彥說,支撐起中國高鐵這張閃亮的名片的是中國整個(ge) 裝備工業(ye) 的製造能力,我國的產(chan) 業(ye) 供應鏈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個(ge) 新的高度。
“不斷提升在路上。”朱彥說,現在京張高鐵已開通幾年了,它運行得非常平穩。“我們(men) 最近也在做一係列邊界探索的實驗,為(wei) 我國研製下一代更高速的動車組在努力奔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