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加快打造全國重要的產業科技創新高地
中國式現代化關(guan) 鍵在科技現代化。江蘇要在科技創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國重要的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高地,使高質量發展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內(nei) 涵型增長。要強化企業(ye) 科技創新主體(ti) 地位,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ye) 集聚,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chan) 業(ye) 化水平。要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和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形成支持全麵創新的基礎製度,多元化加大科技投入,加強知識產(chan) 權法治保障,充分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 ——習(xi) 近平
萬(wan) 物蔥蘢的七月,正是踔厲奮發的好時節。
7月5日至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江蘇考察並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中國式現代化關(guan) 鍵在科技現代化”,要求“江蘇要在科技創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
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在全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業(ye) 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深入學習(xi) 貫徹落實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走求實紮實的創新路子,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強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創新對接,打造全國重要的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高地,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範,為(wei) 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譜寫(xie) “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作出新貢獻。
走求實紮實的創新路子
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重點實驗室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平台,擔負著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時代使命。在紫金山實驗室考察調研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大家提出“走求實紮實的創新路子,為(wei)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立下功勳”的殷切期望。東(dong) 南大學教授、紫金山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尤肖虎深受鼓舞,表示將帶領團隊一起緊扣“實”字,不斷攻克關(guan) 鍵核心技術,為(wei) 國家信息通信高水平自立自強作出源頭創新性的更大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生物育種鍾山實驗室主任萬(wan) 建民表示,鍾山實驗室將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走求實紮實的創新路子,聚焦優(you) 異資源與(yu) 重大基因發掘利用、精準育種技術創新、突破性新品種創製和產(chan) 業(ye) 化等關(guan) 鍵節點,解決(jue) 我國種業(ye) “卡脖子”難題,努力實現種業(ye) 科技自立自強,促進水稻、小麥、大豆等種業(ye) 振興(xing) 。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江蘇要在科技創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國重要的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高地,使高質量發展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內(nei) 涵型增長。”這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際創新港建設管理辦公室主任田威倍感振奮,“我們(men) 南航創新港就是校地積極探索產(chan) 學研深度融合新機製新模式的生動實踐,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讓我們(men) 更有信心,加速推動校內(nei) 外優(you) 勢創新資源集聚整合,著力打造航空航天先進產(chan) 業(ye) 集群和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中心,服務支撐國家重大戰略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南京郵電大學有機電子與(yu) 信息顯示國家重點實驗室目前是我國唯一一家有機電子領域的國家實驗室,團隊一直聚焦高性能藍光有機半導體(ti) 、多功能金屬有機半導體(ti) 等領域開展有組織的科研攻關(guan) 。“我們(men) 將在柔性顯示關(guan) 鍵技術、OLED關(guan) 鍵材料、柔性智能技術等方向重點攻關(guan) ,努力為(wei) 江蘇乃至全國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重大戰略需求提供強有力支持。”實驗室常務副主任賴文勇表示。
科技創新平台在基礎科學研究、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克和產(chan) 業(ye) 發展方麵能夠提供強勁支撐。中科院蘇州納米所黨(dang) 委書(shu) 記鄧強表示,中科院蘇州納米研究所建設了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是世界首個(ge) 集材料生長、器件加工、測試分析為(wei) 一體(ti) 的納米領域重大科學實驗平台。“未來,我們(men) 將瞄準國家科技與(yu) 產(chan) 業(ye) 戰略,以‘麵向集成電路的原子製造’為(wei) 目標,積極推動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三期建設,進一步發揮國家重大科技平台的戰略作用,為(wei) 高質量發展注入創新驅動力量。”
總書(shu) 記的諄諄囑托、關(guan) 懷厚愛,為(wei) 江蘇科技工作者鼓足幹勁。中國航天科工8511所研究員郭輝告訴記者,航天領域是當今世界最具挑戰性和廣泛帶動性的高新技術領域之一,是大國角力的戰略高地。“衛星作為(wei) 一種‘太空新基建’,將在航天領域扮演重要角色。不論是衛星平台技術、載荷技術,還是衛星通信技術與(yu) 應用、遙感技術與(yu) 應用等方麵,都還有很大挖掘空間。我將同團隊成員協同創新,繼續汲取思想偉(wei) 力,發揚航天精神,為(wei) 我國航天事業(ye) 注入新活力,為(wei) 新時代強國強軍(jun) 建設貢獻航天力量。”
中國電科28所空管全國重點實驗室創新研發技術骨幹張陽表示,實驗室研製的空管運行決(jue) 策支持係統近期在多模態數據融合難題上取得重大突破。“當看到管製員與(yu) 飛行員之間的空地通話指令被逐條正確識別,並顯示在屏幕上的那一刻,我為(wei) 能助力國產(chan) 化空中交通管理係統研製感到驕傲和自豪。”張陽說,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為(wei) 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們(men) 將組織一批能擔重任的科研人才隊伍,持續攻關(guan) 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係統關(guan) 鍵技術,加速推進雲(yun) 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空管係統的廣泛應用和深度融合,進一步推動空中交通新型基礎設施的智慧發展,助力智慧民航建設。”
強化企業(ye) 科技創新主體(ti) 地位
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chan) 業(ye) 化水平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強化企業(ye) 科技創新主體(ti) 地位,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ye) 集聚,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chan) 業(ye) 化水平。
思必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總部位於(yu) 蘇州工業(ye) 園區的人工智能企業(ye) 。思必馳創始人、首席科學家俞凱表示,公司始終錨定“高質量發展”,聚焦“雲(yun) +芯”戰略,重點攻關(guan) 產(chan) 業(ye) 鏈關(guan) 鍵技術,加速智能語音交互技術在實體(ti) 經濟中的落地應用,不斷以新技術培育新產(chan) 業(ye) 、增強人工智能融合創新能力。2022年,思必馳獲批建設“語言計算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是江蘇省首家獲批此類國家級平台的企業(ye) 。“思必馳將以此為(wei) 契機,發揮平台型企業(ye) 優(you) 勢,提升科研成果轉化融入民生需要,助力地方產(chan) 業(ye) 整體(ti) 競爭(zheng) 力提升,努力成長為(wei) 壯大創新集群的支撐力量。”
“強化企業(ye) 科技創新主體(ti) 地位”這一鮮明指向,令科技企業(ye) 深感振奮。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劉為(wei) 群說,近年來公司堅持自主創新,以解決(jue) 問題為(wei) 導向,發揮核心技術領先和科研產(chan) 業(ye) 融合的優(you) 勢,不斷突破關(guan) 鍵技術,推動重大電力裝備國產(chan) 化,成果覆蓋了電力保護控製及智能電力裝備行業(ye) 幾乎所有重要領域和產(chan) 品方向。“未來,公司將繼續圍繞新型電力係統建設發展中出現的新需求、新問題,持續開展技術創新工作,為(wei) 新型電力係統建設貢獻新思路、新方案。”
金斯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曦說,作為(wei) 一家根植江蘇、業(ye) 務布局全球的生命科學研發與(yu) 生產(chan) 服務企業(ye) ,金斯瑞不斷集聚創新要素,推動關(guan) 鍵技術、核心產(chan) 品迭代升級,公司目前設有江蘇省合成生物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合成和分子生物學工程中心等優(you) 質研發平台,人工基因合成產(chan) 品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30%,全球排名第一。“我們(men) 將繼續在人才儲(chu) 備、創新研發、硬件設施等核心能力上持續投入,不斷積蓄勢能,為(wei) 未來發展打造更強競爭(zheng) 力,為(wei) 推動國內(nei) 細胞與(yu) 基因治療行業(ye) 發展添磚加瓦。”
“總書(shu) 記的期望就是我們(men) 企業(ye) 前進的方向。”科沃斯集團副董事長、科沃斯機器人CEO錢程表示,企業(ye) 不斷在創新中尋求技術突破和產(chan) 業(ye) 升級,拓寬產(chan) 品應用場景。下一步將加大研發投入,聚焦傳(chuan) 感器、AI、機器人控製等核心能力,開拓服務機器人全場景、全生態產(chan) 業(ye) 發展道路。同時充分發揮企業(ye) 主體(ti) 的創新引領優(you) 勢,推動建設高校、科研機構、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投融資機構等多鏈融合的創新集群發展新範式,加速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突破,有效提升科研成果轉化的速度和成效,讓創新成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企業(ye) 科技創新主體(ti) 地位不斷加強,有助於(yu) 讓科技創新離需求更近、離實用更近、離產(chan) 業(ye) 更近。
在江南大學物聯網工程學院副院長郭亞(ya) 看來,高校既能為(wei) 企業(ye) 人才培養(yang) 和科技創新提供後盾,也能為(wei) 政府與(yu) 行業(ye) 提供科技谘詢服務。江南大學地處無錫這座物聯網高地,更要利用多學科交叉優(you) 勢,主動對接國家電子信息方麵的戰略布局,強化與(yu) 高技術創新型企業(ye) 的對接聯係,積極深入企業(ye) 調研,善於(yu) 從(cong) 現實生產(chan) 、市場需求中總結和提煉科研課題,深度促進產(chan) 學研融合和高校成果高質量轉化,切實提高服務地方產(chan) 業(ye) 升級發展能力。同時,加強科教、產(chan) 教協同,持續拓展學曆教育與(yu) 技術培訓,為(wei) 國家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充足的高質量人力資源。
“加快農(nong) 業(ye) 科技成果轉化,助力全省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提質升級,既是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chan) 業(ye) 化水平的重要體(ti) 現,也是我院推動江蘇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走在前的重要職責。”江蘇省農(nong) 業(ye) 科學院院長易中懿說,省農(nong) 科院將持續發揮技術和人才優(you) 勢,主動對接農(nong) 業(ye) 主導產(chan) 業(ye) 和特色產(chan) 業(ye) 技術需求,堅持以係統化思維構建科技成果轉化體(ti) 係。在創新端,著力破解創新與(yu) 產(chan) 業(ye) 脫節問題;在轉化端,不斷提升技術集成轉化應用水平;在推廣端,將依托自身農(nong) 業(ye) 應用研究優(you) 勢,全力加快最新成果轉化為(wei) 現實生產(chan) 力。
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
充分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科技現代化,指出江蘇要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和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形成支持全麵創新的基礎製度,多元化加大科技投入,加強知識產(chan) 權法治保障,充分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
“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這是我們(men) 一直以來堅持的動力。”江蘇省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慶表示,堅持科技創新與(yu) 製度創新“兩(liang) 個(ge) 輪子一起轉”,江蘇產(chan) 研院加大改革先行力度,進一步營造激勵創新的良好環境。目前,累計引進約260個(ge) 高水平項目經理團隊,集聚科研人員超萬(wan) 人,轉化科技成果7000多項,去年底以全票繼任世界工業(ye) 和技術研究組織協會(hui) (WAITRO)秘書(shu) 處,成為(wei) 具有廣泛國內(nei) 國際影響力的綜合性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載體(ti) 。去年,江蘇產(chan) 研院探索“揭榜掛帥”、采用“賽馬製”方式成功研製出全國首個(ge) 呼吸機芯片並實現規模化應用。下一步,江蘇產(chan) 研院將深化科技“放管服”改革,在省級人才類和基礎研究計劃項目中探索實行經費“包幹製”,實施科研人員減負專(zhuan) 項行動,探索開展科研項目驗收結題財務管理試點,充分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和社會(hui) 創造力。
開啟高質量發展,人才是核心和關(guan) 鍵。“南通大學在青年人才培育機製上進行探索,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南通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尚慶飛表示,今年以來,學校通過舉(ju) 辦院士訪談會(hui) 等一係列活動,不斷加強精神引領,激發青年人才勇擔當、善奉獻,真正從(cong) 源頭創新,持之以恒圍繞關(guan) 鍵科學問題開展科學研究。同時,學校不斷完善人才發展激勵機製,推出校內(nei) 人才培育計劃;拓寬人才發展空間和通道,加大在優(you) 秀青年學者中發展黨(dang) 員的力度,把優(you) 秀青年學者納入後備幹部隊伍視野。學校還將建立領導班子成員聯係專(zhuan) 家學者製度,強化服務保障,切實解決(jue) 人才工作中的堵點難點,給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幫助、更有力的支持。
“我們(men) 將充分發揮第三方科技社團優(you) 勢,團結凝聚全省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投身‘科創江蘇’專(zhuan) 項行動,為(wei) 江蘇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和人才支持。”江蘇省科協黨(dang) 組書(shu) 記過利平表示,全省科協係統將聚合科創資源、聚焦產(chan) 業(ye) 體(ti) 係、聚集科技人才、聚力科技改革,全麵激發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ye) 活力。不斷優(you) 化人才政策、淨化學術風氣,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全麵加強對科技領軍(jun) 人才、青年科技骨幹、廣大基層科技工作者的舉(ju) 薦表彰。打造江蘇最具潛力科技人才獎,創新青年人才支持方式和手段,堅持向基層一線傾(qing) 斜的導向,全省聯動實施青年科技人才托舉(ju) 工程。布局“一核心、兩(liang) 支撐、三級互動”的科技智庫體(ti) 係,加大對智庫青年人才專(zhuan) 項支持力度,不斷擴大覆蓋麵和影響力。
知識產(chan) 權是創新驅動發展的“剛需”。加強知識產(chan) 權法治保障,有利於(yu) 促進形成支持全麵創新的基礎製度。江蘇省知識產(chan) 權局局長支蘇平表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深刻闡釋了知識產(chan) 權製度在激勵創新、保護創新中的基礎作用,對知識產(chan) 權發展提出更高要求。“全省知識產(chan) 權工作者深感振奮、備受鞭策,我們(men) 將認真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高質量發展導向,深化‘五區五高’知識產(chan) 權強省建設,不斷提升知識產(chan) 權法治保障水平。”支蘇平說,全省知識產(chan) 權係統將更大力度提升知識產(chan) 權創造質量,進一步調整優(you) 化省相關(guan) 知識產(chan) 權評價(jia) 考核指標,加大高價(jia) 值專(zhuan) 利培育力度;更高效率促進知識產(chan) 權轉化運用,加快培育知識產(chan) 權密集型產(chan) 業(ye) ,助推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更嚴(yan) 標準提升知識產(chan) 權保護效能,加快建設“1+13+N”知識產(chan) 權快速協同保護體(ti) 係,高標準建設知識產(chan) 權保護示範區;更實舉(ju) 措激發全社會(hui) 創新活力,提供高效快捷的知識產(chan) 權公益服務,不斷創新完善高層次人才服務體(ti) 係。(蔡姝雯 楊頻萍 張宣 葉真 程曉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