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在看不見“奶”的牛奶工廠 看到了工業的未來
在一家牛奶工廠裏,看不見一滴奶,甚至連工作人員都看不到多少,那麽(me) 乳製品是怎麽(me) 做成的呢?答案就是,智能製造。
如今進入高溫天氣,飲品、冰淇淋也進入了銷售旺季,在位於(yu) 馬鞍山經開區的蒙牛乳業(ye) (馬鞍山)有限公司,也迎來一年當中最忙碌的季節,61條智能化生產(chan) 線開足馬力,日產(chan) 能達4000餘(yu) 噸。
蒙牛乳業(ye) (馬鞍山)有限公司智能化生產(chan) 線上,看不到工人操作。人民網記者 周坤攝
巨大產(chan) 能的背後,離不開智能製造。灌裝、加料、封裝……在該公司的冰品工廠內(nei) ,巨大的車間裏僅(jin) 有幾名工作人員,一盒盒冰淇淋隨著生產(chan) 線自動“奔走”,所有加工環節都是機器操作。
蒙牛乳業(ye) (馬鞍山)有限公司常溫支部書(shu) 記李佳佳介紹,作為(wei) 省級智能工廠,蒙牛乳業(ye) (馬鞍山)有限公司一直積極探索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目前已初步建成了集國際化標準管理體(ti) 係、智能化生產(chan) 製造體(ti) 係、全產(chan) 業(ye) 鏈質量安全體(ti) 係於(yu) 一體(ti) 的“數字化工廠”。
在“數字化工廠”裏,牛奶生產(chan) 也變得智能。無論從(cong) 奶源檢測到預處理,還是灌裝到包裝,成千上萬(wan) 個(ge) 傳(chuan) 感器布局了生產(chan) 全過程,每一條信息被實時傳(chuan) 輸到中央控製室。因為(wei) 數字化的全方位應用,每一盒牛奶、每一根冰棒生產(chan) 過程的數據被清晰記錄下來。
“通過推進智能製造,不僅(jin) 提高了整體(ti) 生產(chan) 效率,降低了公司運營成本,更重要的是最大程度保證了乳製品的質量和安全。”李佳佳說,智能製造成了一道“安全屏障”,保證乳製品生產(chan) 的安全性。
作為(wei) 馬鞍山市首批智能製造標杆示範企業(ye) 之一,馬鞍山“蒙牛”已經成為(wei) 蒙牛集團最大的駐外生產(chan) 基地。眼下,蒙牛馬鞍山基地有了新的目標,成為(wei) 產(chan) 值達200億(yi) 元的長三角現代乳業(ye) 產(chan) 業(ye) 集群。
蒙牛乳業(ye) (馬鞍山)有限公司的智慧工廠。人民網記者 周坤攝
當前,製造業(ye) 向智能、綠色、服務方向升級已是大勢所趨。因鋼設市,堅持以製造業(ye) 為(wei) 綱的馬鞍山,正大力推進製造業(ye) 倍增行動,打造“生態福地、智造名城”。
有數據統計,2022年,馬鞍山市工業(ye) 企業(ye) 共購置機器人903台(套),在安徽省機器人產(chan) 業(ye) 發展分類考核中位列全省第三。並且,全市共建成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76個(ge) ,總數居安徽省前列。
為(wei) 了進一步推動智能製造,今年4月,馬鞍山市經信局發布《馬鞍山市工業(ye) 企業(ye) “機器換人”專(zhuan) 項行動計劃(2023—2024年)》,對企業(ye) 開展“機器換人”給予資金支持,每年打造市級及以上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數字化生產(chan) 線40家。
“用‘智造’升級製造,不僅(jin) 讓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迎來華麗(li) 蛻變,更有力推動工業(ye) 經濟步入高質量發展軌道。”馬鞍山市經信局綜合科科長趙文翔說。
從(cong) 製造到“智造”,一字之變,蘊含的是這座資源型城市加速轉型的深層邏輯。透過一個(ge) 個(ge) “智能工廠”之“光”,能夠看到馬鞍山近年來依靠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jue) 心和成果,也可以探索出未來製造業(ye) 的前行之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