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開展中小學生暑假托管服務
暑期已至,孩子放假了,家長不放假,孩子該怎麽(me) 看管?這個(ge) 問題又成了許多家庭頭疼的事兒(er) 。
為(wei) 破解這一難題,進一步鞏固“雙減”成效,提升教育服務功能,日前,自治區教育廳下發通知,對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暑期托管服務作出部署,鼓勵全區各地積極承擔學生托管服務工作,引導和幫助學生度過一個(ge) 安全、快樂(le) 、有意義(yi) 的假期。
暑假托管服務聚焦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突出公益性、普惠性。通知提出,暑期托管服務不得向學生和家長違規收費,加重學生家庭負擔。優(you) 先滿足事實無人撫養(yang) 兒(er) 童、留守兒(er) 童、隨遷子女、家中無人照看的雙職工家庭子女、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等群體(ti) 暑期托管服務需求,並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予以減免費用。鼓勵有條件的學校主動了解學生、家長對暑期托管服務的合理要求和意見建議,積極承擔學生托管服務工作。
通知強調,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在教師誌願的前提下,積極引導和鼓勵優(you) 秀中小學教師參與(yu) 暑期托管服務,不得強製或變相強製教師參與(yu) 。對誌願參與(yu) 的教師應當給予適當補助,並將誌願服務表現作為(wei) 評優(you) 評先的重要參考。要統籌合理安排教師服務的時間,保障教師權益。暑期托管服務主要麵向確有需求的家庭和學生,並由家長學生自願選擇參加,不得強製要求學生參加。
自2021年教育部部署支持探索開展暑期托管服務以來,包頭市、錫林郭勒盟、興(xing) 安盟等各盟市積極利用學校資源、社會(hui) 資源探索開展托管服務,已經形成了部分切實可行的經驗做法。通知再次要求,各盟市教育行政部門要結合實際,製訂本地暑期托管服務方案,指導旗縣(市、區)因地製宜、學校“一校一案”開展暑期托管服務。各地各校要充分利用當地紅色教育基地、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社會(hui) 教育資源。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會(hui) 同共青團、文明辦、婦聯、工會(hui) 、社區等組織,加強與(yu) 發改、財政、衛健等有關(guan) 部門協調溝通,充分調動學校、青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研學基地等資源,通過多種途徑、多種形式提供學生暑期托管服務。鼓勵機關(guan) 、國有企事業(ye) 單位利用自有場地資源為(wei) 職工子女提供暑期托管服務。各地各校要積極吸納大學生誌願者、退休教師、文藝工作者、體(ti) 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非遺傳(chuan) 承人、青年誌願者、巾幗誌願者、熱心家長等社會(hui) 專(zhuan) 業(ye) 人士參與(yu) 學校暑期托管服務。高等院校要鼓勵支持學生發揮專(zhuan) 業(ye) 特長參與(yu) 駐地和家鄉(xiang) 學校暑期托管服務。
通知還明確,暑期托管服務應以看護為(wei) 主,確保學生能夠得到充分休息。提供暑期托管服務的學校應開放教室、圖書(shu) 館、運動場館等各類資源設施,在做好看護的同時,合理組織提供一些集體(ti) 遊戲活動、文體(ti) 活動、閱讀指導、綜合實踐、興(xing) 趣拓展、作業(ye) 輔導等服務,不得組織集體(ti) 補課、講授新課。各地各校要積極協調科研院所、高等學校等資源力量,通過科學報告、科普課程、科技社團和興(xing) 趣小組等活動開展科學教育。鼓勵就近利用社會(hui) 公益場所及企事業(ye) 單位實踐場所,組織學生開展公益性研學實踐、勞動實踐、少先隊校外實踐等活動。各地要積極探索在確保安全健康的情況下,通過學校食堂、第三方集中供餐等方式,為(wei) 有需求的學生提供午餐午休服務。各地要完善暑期托管服務經費保障機製,可參照校內(nei) 課後服務標準,采取財政補助、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等方式籌措經費。(記者 劉誌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