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人民時評)
嚴(yan) 守耕地紅線,要統籌好發展與(yu) 保護的關(guan) 係,做到“穩總量、優(you) 布局、管用途、嚴(yan) 追責”
耕地是糧食生產(chan) 的命根子。不久前,公安部公布6起非法占用耕地犯罪典型案例,依法嚴(yan) 厲打擊非法占用耕地犯罪活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自然資源部聯合通報5起“大棚房”問題典型案例,及時糾正製止、嚴(yan) 肅查處各種違法違規占用耕地建設非農(nong) 設施的行為(wei) 。各地區各部門充分認識耕地保護的極端重要性,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保護耕地,“零容忍”管住新增問題,把“堅持最嚴(yan) 格的耕地保護製度”落到實處,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耕地是我國最為(wei) 寶貴的資源”“保護耕地要像保護文物那樣來做,甚至要像保護大熊貓那樣來做”。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以最嚴(yan) 格的製度、最嚴(yan) 密的法治,管好用好每一寸土地,強化耕地數量保護和質量提升。從(cong) 遏製耕地“非農(nong) 化”“非糧化”,到規範完善耕地占補平衡,再到全麵落實黨(dang) 政同責,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守住了18億(yi) 畝(mu) 耕地紅線,耕地持續快速減少的勢頭得到了初步遏製,全國耕地麵積連續兩(liang) 年實現淨增加。
保障糧食安全是一個(ge) 永恒的課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我國以占世界9%的耕地,養(yang) 活了世界近1/5的人口,從(cong) 當年4億(yi) 人吃不飽到今天14億(yi) 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誰來養(yang) 活中國”的問題。然而,我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沒有改變,一些地方節約用地意識還不夠強,違法違規占地以及耕地“非農(nong) 化”“非糧化”現象時有發生,衝(chong) 擊耕地保護紅線的各類因素複雜交織,耕地保護任務仍然艱巨。嚴(yan) 守耕地紅線,要統籌好發展與(yu) 保護的關(guan) 係,做到“穩總量、優(you) 布局、管用途、嚴(yan) 追責”,推進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ti) ”保護。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嚴(yan) 格省級黨(dang) 委和政府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製考核。”護好耕地,要強化地方政府主體(ti) 責任,完善土地執法監管體(ti) 製機製,堅決(jue) 遏製土地違法行為(wei) 。目前,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相關(guan) 考核辦法已經出台,對於(yu) 突破耕地保護紅線等突出問題將實行“一票否決(jue) ”。截至2022年底,13個(ge) 糧食主產(chan) 區均已推行田長製,並不斷健全“黨(dang) 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zhong) 參與(yu) 、上下聯動”的耕地保護共同責任機製。穩住總量的同時,還要優(you) 化布局。主產(chan) 區、主銷區、產(chan) 銷平衡區要飯碗一起端、責任一起扛。通過經濟獎懲措施,督促南方省份有計劃、有節奏、分類別、分區域恢複一部分過去流失的優(you) 質耕地,以有效遏製“北糧南運”勢頭加劇。
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飯碗。保耕地,不僅(jin) 要保數量,千方百計增加耕地後備資源,還要提質量,確保農(nong) 田必須是良田。可以通過將建設占用耕地耕作層剝離再利用、開展農(nong) 田連片整治等措施,實現糧田變良田、小田變大田。同時,加快推進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提高建設標準和質量,真正實現旱澇保收、高產(chan) 穩產(chan) 。保護黑土地,治理鹽堿地,兼顧數量與(yu) 質量,加強耕地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和治理修複,開展綜合治理和改造提升,才能讓18億(yi) 畝(mu) 耕地實至名歸,讓每寸耕地都成為(wei) 豐(feng) 收沃土。
飯從(cong) 糧來,糧從(cong) 地出。“十四五”期間,全國土地日的主題都是“節約集約用地 嚴(yan) 守耕地紅線”。織密耕地保護網,大力推進節約集約用地、減少占用耕地,為(wei) 農(nong) 業(ye) 留下更多良田沃土,才能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助推綠色轉型發展,端牢我們(men) 中國人自己的飯碗。
《 人民日報 》( 2023年07月11日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