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發有為 推動高質量發展】擦亮產業名片 鋪就振興之路
腳踩樹枝,身體(ti) 前傾(qing) ,杏農(nong) 孫育新伸出右手輕輕一扭,一個(ge) 拳頭般大小的大接杏就被摘下來。仲夏七月,陽高縣東(dong) 小村鎮上馬澗村杏園裏一片火熱,杏農(nong) 和采摘遊客在杏園裏拿著小箱穿梭其間,采摘不停。
這幾天正是采摘旺季,孫育新一家人清晨5點就開始在杏園忙碌,剛送走一批前來采摘的遊客,又有客戶打電話要求快遞10箱杏到太原……忙碌的老孫臉上掛滿了笑容,他說:“雖然受霜凍影響減產(chan) ,但1斤杏可以賣到8元錢,減產(chan) 不減收,今年我還購買(mai) 了杏果防寒災害險,家裏7畝(mu) 地預計還能獲賠2000多元。”
陽高縣是我省的“杏果之鄉(xiang) ”,杏樹種植曆史悠久,並已成為(wei) 當地麵向外界的特色名片。如何讓這張名片擦得更亮、叫得更響?近幾年,陽高縣把杏果產(chan) 業(ye) 作為(wei) 六大特色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之一,從(cong) 杏果的種植生產(chan) 、精深加工、銷售宣傳(chuan) 抓起,積極推動杏果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陽高杏果個(ge) 大果勻、肉厚味甜,卻由於(yu) “十年九凍”的氣候而難以穩定產(chan) 出,嚴(yan) 重影響產(chan) 業(ye) 發展。“今年,該縣將實施杏果防寒災害險推廣作為(wei) 全縣民生實事項目,增加鮮食杏果補貼險種,縣財政每畝(mu) 補貼54元,杏農(nong) 出資36元,每畝(mu) 最高可賠1500元。”陽高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中心負責人蘇兵介紹。
在陽高縣中馳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的杏脯生產(chan) 車間裏,工人們(men) 正在車間生產(chan) 線上忙碌。一個(ge) 個(ge) 杏子在流水線上自動流轉,經過清洗、去核、煮燙、烤製、滅菌消毒、包裝等程序,搖身一變成為(wei) 一袋袋杏脯,銷往全國各地。“我們(men) 將陽高京杏、鮮食杏、仁用杏等加工成杏脯、杏幹、杏核、杏仁產(chan) 品,既解決(jue) 了杏果不易保存、積壓滯銷的難題,又大大提高了附加價(jia) 值,擴大了市場銷售範圍。”企業(ye) 負責人王誌軍(jun) 介紹,前些天“東(dong) 方甄選”來山西直播帶貨,“杏得果”爽口杏脯作為(wei) 上架產(chan) 品,在短短兩(liang) 分鍾拍出9500餘(yu) 單,銷售額達70餘(yu) 萬(wan) 元,掀起了直播間產(chan) 品銷售的小高潮。
分揀杏果、支墊板、套網兜……這幾天,京東(dong) 快遞陽高縣城營業(ye) 點的工作人員也是忙個(ge) 不停。“平時快遞車每天裝不滿一輛,這幾天滿滿當當發出六七車,大接杏最遠郵到雲(yun) 南、廣州。”營業(ye) 點負責人高海軍(jun) 介紹,針對杏不易長期儲(chu) 存、運輸途中容易磕碰等情況,陽高縣與(yu) 公司合作開展鮮食杏產(chan) 地直郵幫扶,實現鮮食杏直采直封直郵,從(cong) 而讓田間地頭采摘的新鮮杏果及時、安全送到消費者手中。
持續致力於(yu) 品牌推廣。7月1日,陽高縣“杏韻e鎮”采摘節啟動儀(yi) 式在縣電商公共服務中心舉(ju) 行,通過深入田間地頭直播帶貨,進一步拓寬了陽高杏的市場銷路,提升了優(you) 質農(nong) 特產(chan) 品知名度和銷量。立足文旅資源優(you) 勢,連續多年成功舉(ju) 辦杏花文化旅遊節,逐步建設集生產(chan) 、采摘、品嚐、科普、體(ti) 驗於(yu) 一體(ti) 的設施農(nong) 業(ye) 基地,推動杏果產(chan) 業(ye) 與(yu) 文旅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未來,“春賞杏花、夏摘杏果、秋品杏脯、冬喝杏飲”將成為(wei) 吸引遊客的新亮點,也將為(wei) 農(nong) 民帶來紅火日子。(記者範珍 通訊員周振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