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東城草廠老居民談胡同變化:“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美景吸引中外遊客打卡

發布時間:2023-07-25 16:50:00來源: 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7月25日電 (記者池夢蕊)7月24日,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北京市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東(dong) 城區委書(shu) 記孫新軍(jun) 、區長周金星等主要負責同誌出席發布會(hui) ,介紹相關(guan) 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作為(wei) 一名在草廠四條胡同生活了76年的老住戶,朱茂錦現場分享了自己親(qin) 曆的、感受到的老城胡同變化。

  家住前門街道草廠社區的居民朱茂錦是胡同裏生,胡同裏長的老北京人。隨著胡同裏市政設施、綠化景觀的逐年完善,朱老爺子逢人便說,胡同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東(dong) 城區在2017年開始,對胡同裏的架空線實施入地工程。六七十年代,胡同裏電線杆子的作用就是往各家各戶引進照明電線,後來隨著社會(hui) 進步,電話線、有線電視線、網線光纖紛紛出現,這些線全成為(wei) 了老電線杆的“負重”。“架空線入地以後,一抬頭就能看到藍天白雲(yun) ,胡同再也看不見那些雜亂(luan) 的‘蜘蛛網’了。”朱茂錦說。

  胡同裏的綠化也跟上來了,見縫插針,四季都有美景。“胡同綠化充分利用空間,增添了很多綠化小景觀,現在在胡同漫步,抬頭能看到綠藤葡萄架、角落裏有盛開的應季鮮花、牆邊種著幾顆綠竹、空調座機也精心設計成花箱小品……”朱茂錦每天早晚都會(hui) 去家門口的三裏河公園轉轉,“大家都說能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既舒適便利、又愉悅身心,聽著別人的稱讚、看著越來越靚的胡同,我也是由衷感到開心和自豪。”2017年,東(dong) 城區完成前門三裏河的綠化景觀建設工程,經過對河道景觀、居民住宅等一係列的改造,這裏重現了“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的美景,吸引了很多中外遊客慕名打卡。

  老北京的一個(ge) 顯著特色就是胡同,要注意保留胡同特色,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men) 記住鄉(xiang) 愁。東(dong) 城區對胡同的改造,不光停留在外部環境提升上,還延伸到了居民的院子裏,近年來,東(dong) 城區還推出了“美麗(li) 院落”項目,前門街道迄今已有數十個(ge) 院落進行了改造。社區還成立了“小院議事廳”,改造中與(yu) 群眾(zhong) 切身利益相關(guan) 的事都由大家商量著辦,很多居民的院落重現了“天棚魚缸石榴樹”的胡同美好景致,院落裏還增設了晾衣杆、太陽能燈等便民設施,讓胡同居民們(men) 的生活更方便,也讓院落更美麗(li) 。

  如今,在東(dong) 城,曾經狹窄雜亂(luan) 的胡同如今變得寬敞明亮起來,居民家裏用上了電采暖和全電廚房;昔日“冬冷夏臭”的公廁,也裝上了新風係統和采暖設備,“聞味兒(er) 找廁所”成為(wei) 了曆史;還有裝扮成花盆的寵物便便箱、上下台階的“愛心扶手”、居民院兒(er) 裏的感應式太陽能小夜燈……眾(zhong) 多巧思設計實實在在方便了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一大批街巷胡同成了遊客們(men) 爭(zheng) 相拍照打卡的“北京最美街巷”,古色古香的街巷建築、優(you) 美整潔的居住環境,讓老胡同居民的現代生活更加安心暖心、蒸蒸日上。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