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福建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沉浸式體驗宋元冶鐵“遺音”
中新網泉州7月25日電 (吳冠標 高一帆 黃靖棉)“遺址保護和展示利用相結合,是我們(men) 兩(liang) 年來一直在做的工作。”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博物館館長易曙峰25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將讓參觀者沉浸式體(ti) 驗泉州宋元冶鐵“遺音”。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項目入選《世界遺產(chan) 名錄》,成為(wei) 中國第56處世界遺產(chan) 。該項目由22處代表性古跡遺址及其關(guan) 聯環境和空間構成,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就是其中之一。
在“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申遺成功兩(liang) 周年之際,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迎來了一批新的客人。他們(men) 來自北京大學、複旦大學、耶魯大學等一流學府,通過田野調查、冶鐵實驗考古等形式,探索安溪宋元時期冶金手工業(ye) 麵貌。
從(cong) 2020年開始,安溪縣就攜手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打造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安溪)研究中心,以此推進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保護展示,打造集考古發掘、田野調查、暑期課堂、人才培養(yang) 等於(yu) 一體(ti) 的創新平台。
“今年的冶金實驗考古暑期課程,我們(men) 選擇在安溪。”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博士生方立陽是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發掘工作的考古隊員之一,此次負責指導學員們(men) 進行冶鐵實踐,“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是中國首個(ge) 冶金類的世界文化遺產(chan) ,在這裏學員們(men) 可以更身臨(lin) 其境地了解小型爐塊煉鐵的技術內(nei) 涵。”
實際上,研學僅(jin) 是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保護展示工作的一部分。申遺成功後,該遺址獲省級考古遺址公園立項。目前,該遺址展示館、保護棚、步道、棧道、觀景台等配套設施已準備就緒,管理團隊也日益成熟。
對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展示館講解員餘(yu) 莊林而言,每天服務好來訪的研學團、遊客以及考古發掘團隊,讓他“成就感滿滿”。“作為(wei) 一個(ge) 安溪人,看到家鄉(xiang) 有越來越多人前來參觀,家鄉(xiang) 的曆史被更多人了解,哪怕是再辛苦也值得。”
“接下來,我們(men) 還將導入智慧講解係統,在參觀點加入聲、光、味覺等體(ti) 驗元素,打造當地居民的曆史文化展館,改善遺址周邊環境及交通狀況,使遺址本體(ti) 得到有效保護的同時,促進當地文旅發展。”易曙峰說。
除了遺址保護與(yu) 展示利用,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考古發掘工作也在持續進行中。據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博士生李佳勝介紹,該遺址的前四期發掘工作收獲豐(feng) 富,發掘範圍包括核心冶煉區、工作區、蓄水區及周邊房址遺跡,出土了大量的冶煉遺物、錢幣、鐵器、瓷片。
“現在正進行的第五期發掘工作是對周邊房址遺跡發掘的拓展,旨在進一步了解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的空間布局情況、遺址內(nei) 部等級差異、當時工人生活情況等等。”李佳勝說。
李佳勝格外期待考古遺址公園的落成,“考古遺址公園不僅(jin) 能展示遺址本身麵貌,還能讓參觀者近距離感受考古工作,體(ti) 會(hui) 考古工作對文化傳(chuan) 承與(yu) 發展的作用。”(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