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培育新動能 闖出新路徑

發布時間:2023-07-27 15:5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葉片無法實現本地配套,運輸成本高製約著產(chan) 品的市場競爭(zheng) 力。”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重集團”)新能源發展中心總經理宇小璞說。

  近期,作為(wei) 山西風電裝備產(chan) 業(ye) 鏈鏈主,太重集團對接江蘇九鼎集團,力求補上產(chan) 業(ye) 鏈關(guan) 鍵一環。葉片製造落地山西,可以使整機成本下降2%左右。如今,整機製造的本地配套率已經從(cong) 不足20%提高到45%以上。

  去年以來,山西以推行鏈長製為(wei) 抓手,以做強鏈主企業(ye) 為(wei) 依托,著力推進一批重點產(chan) 業(ye) 鏈發展。山西省委主要負責同誌提出,要突出做強龍頭、延鏈強鏈,加快打造一批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鏈,為(wei) 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2022年,山西十大重點產(chan) 業(ye) 鏈營業(ye) 收入3885億(yi) 元,同比增長16.1%;今年1—4月,累計營收1588.2億(yi) 元。

  如何選鏈

  多些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在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中來光能公司的高效電池智能工廠,AGV智能搬運機器人正在軌道上有序行走,把上一生產(chan) 環節的物料運送到下一環節,全流程無縫對接。“這是16吉瓦高效單晶電池項目,全部達產(chan) 後年產(chan) 值將超150億(yi) 元,創造2600多個(ge) 就業(ye) 崗位。”公司負責人謝建軍(jun) 說。

  山西光照條件好、自然資源豐(feng) 富,過去卻隻有2家光伏企業(ye) ,產(chan) 業(ye) 基礎薄弱。去年,中來光能公司成為(wei) 光伏產(chan) 業(ye) 鏈鏈主企業(ye) 。

  2022年,山西省確定首批十大重點產(chan) 業(ye) 鏈和20戶鏈主企業(ye) 。

  重點產(chan) 業(ye) 鏈如何選出?山西省委主要負責同誌提出,少些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多些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從(cong) 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關(guan) 聯、上下遊契合、市場前景、發展基礎等方麵梳理分析,提出光伏、特鋼材料、新能源汽車、風電裝備、氫能等10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

  依托光伏產(chan) 業(ye) 鏈鏈主企業(ye) ,山西圍繞缺失的多晶矽環節和相對薄弱的矽片環節開展補鏈強鏈行動。作為(wei) 鏈長單位的山西省能源局聯合工信廳等部門,多次組織協同發展推進會(hui) ,搭建企業(ye) 交流平台,簽訂19項產(chan) 業(ye) 鏈供需合作協議。

  “我們(men) 在古交市投資建設年產(chan) 20萬(wan) 噸工業(ye) 矽及年產(chan) 10萬(wan) 噸高純多晶矽項目,將從(cong) 源頭解決(jue) 產(chan) 業(ye) 鏈原材料不足問題。”謝建軍(jun) 說。中來光能公司還與(yu) 在晉能源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推動光伏產(chan) 業(ye) 鏈製造板塊與(yu) 下遊投資應用形成產(chan) 業(ye) 聯動。

  這對其他行業(ye) 龍頭的進入產(chan) 生了示範效應。今年5月,山西綜改區管委會(hui) 與(yu) 晶科能源簽約,晶科能源將在山西規劃建設年產(chan) 56吉瓦垂直一體(ti) 化大基地項目,總投資約560億(yi) 元。

  海泰新能源朔州有限公司運營總經理陳光啟認為(wei) :“目前,行業(ye) 不穩定因素主要是矽料價(jia) 格浮動較大。推進光伏產(chan) 業(ye) 鏈建設,帶動矽料、電池等前端材料落地園區,將大大節約原材料成本。”如今,山西光伏產(chan) 業(ye) 鏈上有30多家企業(ye) 。晶科能源的加入,彌補了拉棒、切片環節缺失,形成上遊產(chan) 業(ye) 鏈。

  精準補鏈

  引進龍頭企業(ye) ,強化本地合作

  作為(wei) 省內(nei) 裝備製造業(ye) 龍頭企業(ye) ,太重集團2011年便布局風電裝備製造生產(chan) 。“然而,技術發展滯後、迭代速度緩慢一直掣肘發展。”太重集團戰略投資部部長助理劉彥明說。

  企業(ye) 痛點,就是建設重點。山西省能源局出台支持新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風電光伏發電建設計劃。依據政策,太重集團獲得105萬(wan) 千瓦的風電項目資源,為(wei) 補鏈招商提供有力支持。“借助資源和齒輪箱先進製造優(you) 勢,我們(men) 與(yu) 上海電氣等行業(ye) 龍頭企業(ye) 開展合作、引進項目,大大提升整機製造能力、降低成本。”劉彥明說。

  在太重集團,劉彥明向記者展示了兩(liang) 幅風電裝備產(chan) 業(ye) 鏈整機配套魚骨圖。兩(liang) 幅圖都涵蓋從(cong) 齒輪箱、塔筒、葉片到變頻器、發電機、控製係統等風電裝備產(chan) 業(ye) 鏈各個(ge) 環節。“兩(liang) 幅圖環節一樣,但是標注顏色和每個(ge) 環節的企業(ye) 數量不一樣,這是一年來補鏈強鏈的結果。”劉彥明說,“紅色標注,是未來要努力引進的龍頭企業(ye) ,也是補鏈方向。”

  如今,風電裝備產(chan) 業(ye) 鏈上,太重集團自製環節的占比比一年前增加21%。建鏈初期,與(yu) 太重集團鏈上合作的單位隻有12家,如今達66家。“到2025年,全省風電裝備產(chan) 業(ye) 鏈規模總產(chan) 值超1000億(yi) 元;產(chan) 業(ye) 鏈自主可控,風電裝備本土配套率和鏈上企業(ye) 配套率均由20%提升到80%。”山西省能源局負責人表示。

  特鋼材料產(chan) 業(ye) 鏈上,山西省工信廳推動太原市尖草坪區政府、太原中北高新區管委會(hui) 、太鋼集團聯合舉(ju) 辦特鋼材料產(chan) 業(ye) 鏈招商活動,吸引29家鏈上企業(ye) 參與(yu) ,簽約項目投資金額達17.5億(yi) 元。

  鋁精深加工產(chan) 業(ye) 鏈上,元泰高導材料(山西)研究院研究的700兆帕級高強鋁合金棒製備技術,填補國內(nei) 市場5G手機應用領域空白,與(yu) 華為(wei) 公司簽訂合同並實現量產(chan) 。

  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鏈上,大運汽車開展高端智能新能源乘用車衝(chong) 壓生產(chan) 線技改項目、焊裝總裝生產(chan) 線技改項目、配套件模具開發項目,三個(ge) 項目預計總投資6.8億(yi) 元,目前累計完成2.8億(yi) 元。

  完善保障

  多方合力推進,優(you) 化政策供給

  清徐工業(ye) 園區,美錦華盛化工有限公司,一輛輛運輸焦炭的重卡停靠在門前等待加氫。

  作為(wei) 煤炭大省,山西在氫氣製造成本上有天然優(you) 勢。“我們(men) 充分利用工業(ye) 副產(chan) 氫先行優(you) 勢,在太原、呂梁、臨(lin) 汾等地投入近500輛各類氫燃料商用車,在重載貨運、城市物流、園區通勤等交通領域開展示範與(yu) 推廣。”美錦能源氫能事業(ye) 部負責人馬凱介紹。

  “近期,山西印發《重點產(chan) 業(ye) 鏈培育激勵方案》,從(cong) 四大領域10個(ge) 方麵對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給予資金支持。”山西省工信廳廳長潘海燕介紹。

  “政策支持給了我們(men) 發展的底氣。”馬凱介紹,氫能製儲(chu) 運核心裝備製造、燃料電池關(guan) 鍵零部件和應用裝備是山西氫能產(chan) 業(ye) 鏈缺失與(yu) 薄弱環節。美錦能源通過“政府+園區+鏈主”招商模式,引入本地企業(ye) ,填補了氫氣運輸環節和氫燃料叉車生產(chan) 空白。目前,氫能產(chan) 業(ye) 鏈有近30家企業(ye) ,基本覆蓋全產(chan) 業(ye) 鏈。

  放眼山西,全省正在以營商環境之優(you) ,促產(chan) 業(ye) 之進。市場監管部門為(wei) 高端裝備製造等6條產(chan) 業(ye) 鏈26項發明專(zhuan) 利開辟“專(zhuan) 利申請優(you) 先審查綠色通道”,使發明專(zhuan) 利審查周期由平均16.5個(ge) 月壓縮至5—6個(ge) 月。稅務部門推行集團“一鍵申報”,推進涉稅事項“集團統辦”“區域通辦”。去年以來,累計為(wei) 全省重點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落實稅費優(you) 惠115.64億(yi) 元。科技廳與(yu) 工信廳聯合召開第三代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鏈鏈上企業(ye) 座談會(hui) ,促進上下遊配套合作和關(guan) 鍵技術研發合作。

  “我們(men) 的目標是到2025年,10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規模效應初步顯現,營業(ye) 收入突破8400億(yi) 元,培育形成6條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鏈、4條500億(yi) 級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市場占有率、抗風險能力全麵提升。”潘海燕說。

  (人民網記者趙芳參與(yu) 采寫(xie) )

  《 人民日報 》( 2023年07月24日 02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