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山西右玉:70餘載向綠而行 好生態催生新業態

發布時間:2023-07-28 10:54:00來源: 人民網-山西頻道

  盛夏時節,塞北的風帶著絲(si) 絲(si) 涼意吹過片片綠蔭,站在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南山森林公園的山頂,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綠色,大片的油鬆、樟子鬆筆直挺立,充滿生命的力量。這是一片足足40萬(wan) 畝(mu) 的“綠洲”,一個(ge) 由右玉人親(qin) 手種出來的綠色森林。

  右玉縣地處毛烏(wu) 素沙漠邊緣,綠色曾是右玉最稀缺的顏色,如今卻是這裏最厚重的“底色”。

  生態夯基 久久為(wei) 功換來春風拂綠

  “一年一場風,從(cong) 春刮到冬;白天點油燈,黑夜沙堵門。”祖輩們(men) 傳(chuan) 唱的民謠勾勒出了昔日右玉黃沙漫天的景象。

  70多年來,曆任右玉縣委書(shu) 記帶領幹部群眾(zhong) 持續不斷植樹造林,林木綠化率由新中國成立初的不足0.3%提高到如今的57%,創造了將“不毛之地”變成“塞上綠洲”的生態奇跡,同時孕育形成了“迎難而上、艱苦奮鬥,久久為(wei) 功、利在長遠”的“右玉精神”。

  在右玉縣蒼頭河森林公園,有兩(liang) 張照片對比鮮明:一張是幾年前的蒼頭河畔,植被單一、品種老化;一張是經過林草生態綜合治理的流域,夏天時色彩斑斕、十幾種喬(qiao) 灌木搭配得當。從(cong) 綠化到彩化,右玉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兼顧喬(qiao) 灌木、針闊葉、經濟林和生態林,完善樹種搭配、提高栽植水平,讓環境一天天美起來。

  綠色來之不易,綠色彌足珍貴。為(wei) 嗬護生態,右玉縣依托縣鄉(xiang) 村三級“林長製”,建立森林資源巡查、護林員、病蟲害防治三支護林隊伍,與(yu) 網格化預警和林業(ye) 執法相配合,用心守護祖輩們(men) 留下來的“綠色銀行”;為(wei) 守護成果,堅持既擴綠又減汙,近年來累計拒絕近百億(yi) 元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右玉人從(cong) 風沙堵門的經曆中形成了自覺與(yu) 共識:守住綠色底線、擦亮綠化底色,才能築牢生態安全屏障,拓展高質量發展空間。

  “作為(wei) 森林資源保護主責部門,要嚴(yan) 格落實主體(ti) 責任,加強協調聯動,確保國家關(guan) 於(yu) 生態建設保護重大決(jue) 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實落細。”右玉縣紀委監委派駐紀檢監察組負責人在參加右玉縣林業(ye) 局護林防火部署會(hui) 上說。

  久久為(wei) 功換來春風拂綠,從(cong) 一棵樹到一片林、從(cong) 一抔水到一條河,從(cong) “不毛之地”到塞上綠洲,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men) 都不禁被這片綠色所吸引,被右玉精神所感染。

  文旅康養(yang) 新藍圖描繪新勝景

  不斷改善的自然生態環境,為(wei) 右玉發展生態文化旅遊業(ye) 提供了“美麗(li) ”資本。

  走進右玉縣新城鎮鄧家村桃花源生態休閑產(chan) 業(ye) 園,隻見各地遊客驅車來此,采摘遊玩、露營燒烤、遊泳垂釣……笑語晏晏,熱鬧非凡。

  步入園內(nei) ,溪水環繞,綠樹成蔭;露營基地裏,天幕、帳篷、美食與(yu) 歡笑聲交織,自然氣息撲麵而來;千畝(mu) 溫室大棚裏,香瓜、葡萄、桃、聖女果等瓜果蔬菜長勢喜人,前來遊玩的家長一邊提著籃子,一邊培養(yang) 孩子動手能力。

  “真沒想到,在右玉還藏著這樣一個(ge) ‘世外桃源’”。來自內(nei) 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的遊客李子玉說。

  “從(cong) 采摘到民宿,從(cong) ‘賣產(chan) 品’到‘賣風景’,從(cong) 觀光賞景到深度體(ti) 驗,園區實現了旅遊要素‘全鏈條式’發展。”桃花源生態休閑產(chan) 業(ye) 園總經理曹振國介紹,現在每天住宿遊客平均在100人左右,這些遊客在園內(nei) 遊樂(le) 設施、蔬菜采摘、特色家禽上消費,不僅(jin) 提高了經濟收入,還帶動了鄧家村20餘(yu) 名農(nong) 民勞動力就業(ye) 。

  右玉縣委、縣政府借勢充分挖掘鄉(xiang) 村康養(yang) 資源,引入民間資本2億(yi) 多元,新建了中陵湖、紅旗口、康熙大營、桃花源等項目,不斷豐(feng) 富鄉(xiang) 村旅遊體(ti) 驗場景,延伸文旅產(chan) 業(ye) 鏈條。目前,全縣擁有鄉(xiang) 村生態觀光景區22處、農(nong) 家樂(le) 50家,淨增文旅康養(yang) 市場主體(ti) 200餘(yu) 家,初步形成了差異化、特色化、集群化的民宿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格局。

  近年來,右玉縣憑借著寶貴的“右玉精神”財富,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逐步建成了蒼頭河國家濕地公園、黃沙窪國家沙漠公園、南山森林公園等一批生態觀光旅遊景區。大力發展起森林旅遊、森林康養(yang) 等森林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2022年,右玉接待遊客510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0.5億(yi) 元。

  就在7月19日,2023“右玉風·西口情”生態文化旅遊季係列活動正式拉開帷幕,通過舉(ju) 辦一台主題晚會(hui) 、一場招商引資大會(hui) 、3項體(ti) 育賽事、18項文化活動,全麵展示右玉“旅遊+文體(ti) ”“旅遊+生態”建設成果,叫響文化與(yu) 旅遊融合互動發展品牌,進一步擴大右玉和右玉精神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項目為(wei) 王 塞上綠洲引來“美麗(li) ”資本

  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文旅康養(yang) 的持續發展,伴隨而來的還有投資者的青睞。

  4月21日,山西朔州右玉縣文旅產(chan) 業(ye) 招商推介活動在太原舉(ju) 行,圍繞生態文旅、中醫藥康養(yang) 、生態羊全產(chan) 業(ye) 鏈項目等9個(ge) 重點項目開展招商引資。

  其間,中交汾河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與(yu) 右玉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區簽訂了生態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開發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蒼頭河流域右玉縣段生態修複及文旅開發項目、300MW/600MWh儲(chu) 能電站建設項目、右玉縣中陵湖郊野公園建設項目、紅旗口林下露營基地項目和右玉縣桃花源生態休閑產(chan) 業(ye) 園開發項目等5個(ge) 項目也花落有家,簽約總額21.279億(yi) 元。

  構建多元支撐的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是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右玉縣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牢固樹立“項目是第一支撐”的理念,聚焦重點領域、重點產(chan) 業(ye) ,開展精準招商,引進了一批新能源、新型產(chan) 業(ye) 、特色種植項目,為(wei) 全縣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23年全縣計劃實施500萬(wan) 元以上項目66個(ge) ,總投資355.9億(yi) 元。

  “重點項目建設事關(guan)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大局,要全力加快工程進度,細化工作舉(ju) 措,壓實責任,突出重點,緊盯項目建設的關(guan) 鍵環節,全力保障,為(wei) 項目提供精準有效服務。”右玉縣委書(shu) 記馬占文提出要求。

  高位推動,層層落實。右玉持續強化政策支持保障,修訂完善了右玉縣招商引資優(you) 惠政策,從(cong) 財稅、土地、人才、服務保障、獎勵激勵等方麵製定了30條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具體(ti) 舉(ju) 措。例如對外來投資1000萬(wan) 元、2000萬(wan) 元、3000萬(wan) 元以上的森林康養(yang) 、文旅產(chan) 業(ye) 項目,分別按正式簽約之日起二年內(nei) 形成固定資產(chan) 實物量的1%、2%、3%給予獎勵;對新引資開發旅遊產(chan) 業(ye) ,獲得5A級景區(點)稱號的企業(ye) ,一次性給予100萬(wan) 元獎勵……

  綠水青山有“顏值”,金山銀山有“價(jia) 值”。從(cong) 綠起來到富起來,曆經70餘(yu) 載綠色耕耘,右玉正在書(shu) 寫(xie) 新的春天。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