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市昆都侖區:搭平台拓渠道助企引才聚才
傍晚時分,在包頭市昆都侖(lun) 區包百步行街上,雖然夏日白天的燥熱逐漸退去,但一個(ge) 個(ge) 招聘“攤位”前的熱度卻在逐漸上升。光伏、新醫藥、餐飲服務、製造業(ye) 、傳(chuan) 媒……50多家用人單位帶來了3500個(ge) 就業(ye) 崗位。“攤主”主動介紹企業(ye) 崗位信息、工作特點、薪資福利等情況;市民邊逛夜市邊找工作,遇到感興(xing) 趣的,便坐下與(yu) “攤主”進行深入溝通。“才聚鹿城 職在當夏”百日千萬(wan) 招聘專(zhuan) 項行動暨昆都侖(lun) 區政校企黨(dang) 建聯盟係列招聘活動正在火熱進行。
“和朋友逛夜市,正好遇見招聘會(hui) ,我趕緊過來了,崗位特別多,我還給昆都侖(lun) 區的一家矽產(chan) 業(ye) 公司投了簡曆,太喜歡這種形式的招聘會(hui) 了。”剛從(cong) 包頭師範學院畢業(ye) 的馮(feng) 賽說道。
為(wei) 進一步促進高校畢業(ye) 生等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助力解決(jue) 重點產(chan) 業(ye) 鏈和重點民營企業(ye) 的人才需求,昆都侖(lun) 區緊盯就業(ye) “黃金季”,積極探索招聘就業(ye) 服務新模式,搭建廣大用人單位和求職者之間更接地氣的對接平台,引導企業(ye) 把崗位送到“地攤上”,讓求職者把工作“逛到手”。
“接下來我們(men) 還將舉(ju) 辦社區招聘會(hui) ,將崗位送到居民家門口,通過多種方式拓寬各類勞動者的就業(ye) 渠道,幫助企業(ye) 引才聚才。”昆都侖(lun) 區就業(ye) 服務中心主任楊軍(jun) 說道。
夜間經濟的“煙火氣”讓公共就業(ye) 服務更加“接地氣”;公共就業(ye) 服務的“超人氣”則為(wei) 在包企業(ye) 注入“強心劑”。
“PLC是一種具有微處理器的用於(yu) 自動化控製的數字運算控製器……”在內(nei) 蒙古鑫元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型學徒製培訓班正在授課,從(cong) 2月份以來,學員們(men) 已經進行了4個(ge) 月的培訓。
“學校與(yu) 企業(ye) 簽訂了合作協議,我們(men) 一畢業(ye) 就立馬能夠通過培訓上崗,真正解決(jue) 了我的就業(ye) 問題。”參加培訓的包頭職業(ye) 技術學院畢業(ye) 生張益韜興(xing) 奮地說道,“我的崗位是單晶設備維修,培訓班針對我們(men) 的工作內(nei) 容,專(zhuan) 門開設了相關(guan) 課程,讓我能夠更快上手。”
“我們(men) 聚焦重點企業(ye) 用工需求,積極發揮‘政校企黨(dang) 建聯盟’的資源優(you) 勢,推動協鑫與(yu) 包職院成立‘光伏產(chan) 業(ye) 學院’,精準開展新型學徒製培訓和訂單式、定向式技能提升培訓。”昆都侖(lun) 區人社局副局長陳智超介紹,“通過‘企校雙製、工學一體(ti) ’的培養(yang) 模式,為(wei) 企業(ye) 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目前已有40多名‘訂單班’畢業(ye) 生走上了工作崗位。”
據了解,昆都侖(lun) 區還在不斷擴大招才引智“半徑”。今年以來,通過組織企業(ye) 赴銀川和東(dong) 北五所高校引才、開展保障重點企業(ye) 用工“點對點”定向招聘會(hui) ,以及搭建“零工驛站”等方式,精準幫扶重點群體(ti) 就業(ye) ,為(wei) 企業(ye) 解決(jue) 用工需求1624人,實現城鎮新增就業(ye) 6122人,就業(ye) 困難人員就業(ye) 1165人,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5148人。今年6月,昆都侖(lun) 區人社局獲批全國首批58家“全國大學生實習(xi) 實踐就業(ye) 服務基地”,成為(wei) 自治區唯一的一家。
人才既要“引得進”,更要“留得住”“過得好”。
為(wei) 推動更多青年為(wei) 愛留包、幹事創業(ye) ,昆都侖(lun) 區既當“就業(ye) 紅娘”,也做“愛情月老”,搭建“鵲橋”,拓寬青年人才的“朋友圈”。
猜詞語、數青蛙…… 在5·20這個(ge) 浪漫而美好的日子,“青春有你 一‘鹿’相伴 昆都侖(lun) 區政校企黨(dang) 建聯盟暨‘引進人才,留住人才’交友聯誼會(hui) ”的現場,彼此陌生的青年男女在互動遊戲中漸漸熱絡起來。
“昆都侖(lun) 區人社局通過‘搭鵲橋’方式,發揮‘雙麵膠’作用,當好‘娘家人’,營造引才、聚才、留才的氛圍,提升來包就業(ye) 創業(ye) 人員的歸屬感、幸福感。”昆都侖(lun) 區人社局就業(ye) 服務中心主任楊軍(jun) 說道。(記者 蔡冬梅 昆都侖(lun) 區融媒體(ti) 中心記者 才詩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