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微空間環境改造 北京城市副中心今年再育26株“新芽"
原標題:城市副中心今年再育26株“新芽”
本報記者 孫雲(yun) 柯
在通州區楊莊路22號院,有一株“新芽”將在今年秋季破土而出。為(wei) 了它的誕生,城市副中心的責任規劃師、住在這兒(er) 的小區居民,已經商議了好一陣子,特別是老人、孩子,都為(wei) 它的到來格外開心。
這株“新芽”實際上是22號院中心花園的改造項目。冠之以“新芽”,是因為(wei) 項目的特點是“小而新”。截至目前,已有16株“新芽”在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環境整治、公共空間改造提升等項目中清新綻放。今年,又有26個(ge) “新芽項目”在緊鑼密鼓推進中。
楊莊路22號院位於(yu) 通州楊莊路東(dong) 側(ce) ,距離地鐵站通州北苑站不遠。這片區域居民區多,住宅樓密集,但是留給居民遛彎休閑的公共綠地卻很少,藏在22號院內(nei) 的中心花園就顯得特別珍貴。這處小花園麵積近3000平方米,初建成時擁有亭台水係,但隨著時間推移,設施逐漸變得陳舊,冬天土地裸露、塵土飛揚,夏季溝渠積水、蚊蠅滋生。不少居民打12345反映,希望能改善花園的環境麵貌。
接到居民訴求,楊莊街道積極響應,2022年初將楊莊路22號院中心花園更新申報為(wei) “小微項目恵民生”工程,同時邀請副中心責任規劃師04組團“新芽項目”團隊參與(yu) 方案設計。很快,來自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規劃師們(men) 就來到小區,現場踏勘、測繪,並在花園現場及線上向居民發放問卷,征求意見。
“我們(men) 一共收到534份有效問卷,結果顯示來這裏遛彎的大部分都是小區居民,主要是陪家人、孩子休閑散步。同時,大家對改造的意見訴求也相對比較集中,例如希望保留現狀廊架,增加健步走、兒(er) 童活動空間,改造亭子、改善綠化等等。所以我們(men) 根據這些意見,結合花園的現狀特征,設計出了第一版改造方案。”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新所副總工朱婷說。
“如意花園”讓居民順心如意
去年8月,首版設計方案在小花園參與(yu) 式設計工作坊與(yu) 居民見麵。看到自家門口的小花園即將煥新,大夥(huo) 兒(er) 興(xing) 奮不已,圍繞設計方案熱烈討論起來。2號樓居民鄭衛紅說,“現在的健身步道設計得很好,但是占用空間太多,可否保留在北區,南區留給居民運動健身。”居民王奇則建議,“兒(er) 童活動區盡量設在中心區域,減少機動車對兒(er) 童活動區的幹擾。”楊莊街道楊莊南裏南區社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劉新新邊聽邊記,不一會(hui) 展板上就貼滿了寫(xie) 有居民想法的便簽條。
根據大家的意見,街道城市辦會(hui) 同社區居委會(hui) 、新芽項目責任雙師團隊很快設計出了新一版改造方案,這一次,又有十餘(yu) 條居民意見得到采納。“設計花園改造方案中我們(men) 充分征求群眾(zhong) 意見,本著串步道、增設施、補綠化、加遮擋的思路,打造一個(ge) 定位為(wei) 全齡友好健康的花園,我們(men) 起了個(ge) 名字,叫‘如意花園’。”楊莊街道城市辦工作人員說。
承載了居民滿心期許的設計方案如今已經成形。根據方案,如意花園將延續過去南北兩(liang) 側(ce) 的空間布局,北側(ce) 保留現狀景亭,改建文化廊,將現有卵石溝填平後改為(wei) 環形健身步道,內(nei) 部增加兒(er) 童活動空間、棋牌桌、繽紛花園及黨(dang) 建共享園。南側(ce) 保留廣場兩(liang) 側(ce) 喬(qiao) 木,保留乒乓球活動區,增加羽毛球活動區及健身器械區。目前,工人師傅已經進場施工,預計今年10月,全新改造後的如意花園將與(yu) 居民見麵。
16株“新芽”已示範亮相
自2020年8月以來,市規自委通州分局設立了北京城市副中心責任規劃師、責任建築師製,以責任雙師為(wei) 橋梁,推動社會(hui) 治理體(ti) 係現代化、實現城市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新芽項目”正是在這一製度下推出的聚焦人們(men) 身邊微空間環境的創新項目。
目前,城市副中心已推動16個(ge) 示範“新芽項目”建設完工,其中2021年完成9個(ge) ,2022年完成7個(ge) 。“在這個(ge) 過程中,我們(men) 強調空間品質與(yu) 社會(hui) 治理深度融合的新芽概念,帶領居民全程參與(yu) 方案構思、動手實施、公約製定、後期運營等4個(ge) 階段。‘新芽項目’開展公眾(zhong) 參與(yu) 活動共計80餘(yu) 次,其中,後南倉(cang) 小區‘三環節鏈接三行動’、天賜良園‘生活出來的共享小島’等成為(wei) 基層治理工作典範。”市規自委通州分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新芽”理念促進城市更新
2023年,“新芽項目”繼續茁壯成長,副中心聚焦軌道沿線、橋下空間、濱水空間等重點區域,圍繞鄰裏和諧、文化創意、運動健康、綠色生態等主題,開展新一輪26個(ge) “新芽項目”謀劃推進。其中,通州區民生實事項目重點推進永順鎮“碧穀會(hui) 客廳”、張家灣“一核多元”共治中心、中倉(cang) 街道西上園“便民廣場”等8個(ge) 民生實事項目規劃實施建設。目前,5個(ge) 項目已進場施工,1個(ge) 項目正在進行施工圖審批,2個(ge) 項目正在開展方案深化。
位於(yu) 中倉(cang) 街道的西上園一區廣場提升“新芽項目”已於(yu) 6月份竣工並投入使用,東(dong) 區廣場正接續開展建設,項目全部建成後將成為(wei) 區域標誌性活力節點。永順鎮碧穀會(hui) 客廳“新芽項目”位於(yu) 天賜良園社區二期,目前正在實施建設,預計8月底完工。該項目聚焦小區中央的核心景觀區,打造清新藍調,延續水景記憶,自然樹木圍合下沉花園,塑造清新明亮的“碧穀”空間。張家灣“一核多元”共治中心暨一站式多元解紛中心“新芽項目”已進入施工收尾階段,將於(yu) 近期完成麵向社會(hui) 正式開放。
今年的“新芽項目”還包括發改委專(zhuan) 項資金支持的3個(ge) 重點區域環境整治“新芽項目”:馬駒橋鎮漷馬路部分路段提升改造項目、張家灣鎮張鳳路和張采路周邊重點區域道路提升項目、宋莊鎮小堡村周邊道路提升項目。另外還包括通州區發改委小微項目惠民生工程15個(ge) ,主要涉及自行車棚主體(ti) 改造、廣場場地提升、綠化場地提升、街巷提升類工程等。責師團隊將積極開展現場摸排,從(cong) 使用功能、改造效果、市政專(zhuan) 業(ye) 谘詢等方麵參與(yu) 配合,進行全程陪伴式指導,推進小微項目更高質量實施建設,助力副中心區域環境品質提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