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讓詩與遠方更“觸手可及”(微觀)

發布時間:2023-08-02 15:52: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逛書(shu) 店,能逛出什麽(me) 花樣?走進北京市前門大街的一家主題書(shu) 店,遊客除了讀書(shu) 、喝茶,還能開啟一場城市實景劇本遊。換上特定服裝,通過小程序鏈接,領取角色任務,遊客可以通過AR(增強現實)技術,邊逛曆史文化街區,邊參與(yu) 融入老北京文化、非遺技藝等元素的沉浸式遊戲。體(ti) 驗者表示,“代入感特別強”“像逛街一樣,可以快樂(le) 地玩上幾個(ge) 鍾頭”。

  過去傳(chuan) 統文旅體(ti) 驗相對單一,或在名勝古跡參觀,或在街邊品嚐美食,或在書(shu) 店閱讀消費,不同項目相對獨立、缺乏整合。近年來,數字技術與(yu) 文旅行業(ye) 深度融合,改變了文旅產(chan) 品的麵貌,帶給人們(men) 更多樣化、立體(ti) 式的體(ti) 驗。如今,遊客足不出戶就可以“遊覽”線上博物館、數字景區,也可以實地體(ti) 驗虛實融合的沉浸式展覽、全息餐廳等。尤其是沉浸式體(ti) 驗產(chan) 品,幾乎覆蓋了文旅新興(xing) 消費的各個(ge) 領域,成為(wei) 當前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的新亮點。

  作為(wei) 一種新型業(ye) 態,沉浸式產(chan) 業(ye) 可以通過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全息投影、智能交互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內(nei) 容創意的深度融合,營造獨特氛圍與(yu) 情境。就文旅產(chan) 業(ye) 而言,應用數字技術,可以打造更生動逼真的旅遊場景,甚至打通線上線下,實現“再造一個(ge) 景區”,使得旅遊體(ti) 驗更具豐(feng) 富性和趣味性,更有代入感和互動性。比如,一些主題公園將經典動漫做成虛擬形象,把想象中的場景呈現眼前;一些博物館對藏品進行三維建模,在展覽中實現遊客與(yu) 文物的互動……數字化技術和文化創意的融合,把以山水景觀為(wei) 代表的旅遊資源、以非遺文博為(wei) 代表的文化資源,轉化為(wei) 可消費、可體(ti) 驗的新一代產(chan) 品,推動文化旅遊從(cong) 觀光經濟向體(ti) 驗經濟轉變。

  除了增強產(chan) 品可體(ti) 驗性,文旅數字化也在重塑全產(chan) 業(ye) 鏈條,從(cong) 行程規劃、產(chan) 品預訂到智能導覽、預約參觀,便捷度大大提升,服務也日趨個(ge) 性化。比如,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區與(yu) 科技機構合作開發的“西湖一鍵智慧遊”,全方位呈現西湖景區的知名景點以及美食、娛樂(le) 、交通等服務設施信息,遊客可以按自己的意願規劃行程。數字技術覆蓋文化旅遊前、中、後各個(ge) 環節,有助於(yu) 提升旅遊全過程的舒適度。

  利用數字技術改善文旅體(ti) 驗,可以贏得消費者的一時關(guan) 注,挖掘產(chan) 品背後的文化精髓,才能贏得消費者的長期青睞。當前,一些地方推出的沉浸式文旅產(chan) 品,存在名不符實、創意雷同、形式大於(yu) 內(nei) 容等問題,遊客的體(ti) 驗感不升反降。可見,打造沉浸式體(ti) 驗並非流量密碼,以數字技術更好地呈現深厚文化積澱、獨特文化創意,才能行穩致遠。

  人們(men) 總希望在旅行中看到不一樣的風景。數字技術為(wei) 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打開了新空間,讓產(chan) 品從(cong) “可觀”到“可遊”,讓遊覽從(cong) “觀景”到“入景”,更好地滿足了遊客的現實需求。順應這一發展趨勢,不斷創新文旅產(chan) 品的呈現方式,更好融入新的文化創意,將讓詩與(yu) 遠方更“觸手可及”。

  (本係列評論到此結束)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02日 05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