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國務院批複《江蘇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

發布時間:2023-08-03 15:05:00來源: 人民網-江蘇頻道

  人民網南京8月2日電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2日發布關(guan) 於(yu) 《江蘇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的批複。其中提到,到2035年,江蘇省耕地保有量不低於(yu) 5977萬(wan) 畝(mu) ,其中永久基本農(nong) 田保護麵積不低於(yu) 5344萬(wan) 畝(mu) ;生態保護紅線不低於(yu) 1.82萬(wan) 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態保護紅線不低於(yu) 0.95萬(wan) 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擴展倍數控製在基於(yu) 2020年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的1.3倍以內(nei) ;單位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麵積下降不少於(yu) 40%;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yu) 國家下達任務,其中2025年不低於(yu) 36.1%;用水總量不超過國家下達任務,其中2025年不超過620億(yi) 立方米;除國家重大項目外,全麵禁止圍填海;嚴(yan) 格無居民海島管理。

  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guan) 於(yu) 《江蘇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的批複

  國函〔2023〕69號

  江蘇省人民政府、自然資源部:

  自然資源部《關(guan) 於(yu) 報請批準〈江蘇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的請示》(自然資發〔2023〕73號)收悉。現批複如下:

  一、原則同意《江蘇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江蘇省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請認真組織實施。江蘇省處於(yu) 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的交匯點,是支撐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等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實施的重要地區。《規劃》實施要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統籌發展和安全,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奮力譜寫(xie) “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二、築牢安全發展的空間基礎。到2035年,江蘇省耕地保有量不低於(yu) 5977萬(wan) 畝(mu) ,其中永久基本農(nong) 田保護麵積不低於(yu) 5344萬(wan) 畝(mu) ;生態保護紅線不低於(yu) 1.82萬(wan) 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態保護紅線不低於(yu) 0.95萬(wan) 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擴展倍數控製在基於(yu) 2020年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的1.3倍以內(nei) ;單位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麵積下降不少於(yu) 40%;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yu) 國家下達任務,其中2025年不低於(yu) 36.1%;用水總量不超過國家下達任務,其中2025年不超過620億(yi) 立方米;除國家重大項目外,全麵禁止圍填海;嚴(yan) 格無居民海島管理。

  三、構建支撐新發展格局的國土空間體(ti) 係。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ti) 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加快陸海統籌聯動,促進形成主體(ti) 功能明顯、優(you) 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深度融入上海大都市圈,下好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的先手棋,發揮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中的引領示範作用,打造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支點。

  四、係統優(you) 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發揮區域比較優(you) 勢,優(you) 化主體(ti) 功能定位,細化主體(ti) 功能區劃分,完善差別化支持政策。協調水土匹配關(guan) 係,鞏固黃淮地區糧食生產(chan) 基地,建設沿海沿江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基地,提升“米袋子”、“菜籃子”保障能力,形成支撐城鄉(xiang) 要素有序互動的鄉(xiang) 村空間布局,推動連片鄉(xiang) 村振興(xing) 。嚴(yan) 格河湖水域空間管控,實施太湖、洪澤湖等全流域係統治理,保護蘇北沿海、長江口等重要濱海濕地,提升黃(渤)海候鳥等生物多樣性,加強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營造湖美水清的生態空間。以揚子江城市群、沿海城鎮帶和南京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為(wei) 主體(ti) ,建設全國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示範區,支撐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引導各類開發區功能複合和節約集約用地,完善城鎮密集地區公共服務設施配置,促進城鎮空間高質量發展。依托沿海城鎮帶推動陸海空間協同,提升陸海通達度,分區分類保護利用海島資源,促進海洋可持續發展。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為(wei) 依托,加強水利、交通、能源、環境、通信、國防等基礎設施空間統籌,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網絡。整體(ti) 保護傳(chuan) 承文化遺產(chan) 與(yu) 自然遺產(chan) ,加強蘇州古典園林、大運河(江蘇段)等世界文化遺產(chan) 保護,促進山水環境和城鎮鄉(xiang) 村融合發展,努力建設美麗(li) 中國示範省份。

  五、堅決(jue) 維護規劃嚴(yan) 肅性權威性。《規劃》是對江蘇省國土空間作出的全局安排,是省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複的政策和總綱,必須嚴(yan) 格執行,任何部門和個(ge) 人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按照定期體(ti) 檢和五年一評估的要求,健全各級各類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評估預警機製,將規劃評估結果作為(wei) 規劃實施監督考核的重要依據。建立健全規劃監督、執法、問責聯動機製,實施規劃全生命周期管理。

  六、做好規劃實施保障。江蘇省人民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健全工作機製,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做好《規劃》印發和公開,強化社會(hui) 監督。組織完成地方各級國土空間總體(ti) 規劃、詳細規劃、相關(guan) 專(zhuan) 項規劃編製工作,加快形成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ti) 係。加快建立《規劃》實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製度,確保實現《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和任務。強化對水利、交通、能源、農(nong) 業(ye) 、信息、市政等基礎設施以及生態環境保護、文物保護、林業(ye) 草原等專(zhuan) 項規劃的指導約束,在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上協調矛盾衝(chong) 突,合理優(you) 化空間布局。建立健全省市縣國土空間規劃委員會(hui) 製度,發揮對國土空間規劃編製實施管理的統籌協調作用。依據國土空間規劃,統籌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一盤棋”,提升全省規劃、建設、治理水平。自然資源部要會(hui) 同有關(guan) 方麵根據職責分工,密切協調配合,加強對《規劃》實施的指導、監督和評估。各有關(guan) 部門要堅決(jue) 貫徹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多規合一”改革的決(jue) 策部署,不在國土空間規劃體(ti) 係之外另設其他空間規劃。《規劃》實施中的重大事項要及時請示報告。

  國務院

  2023年7月25日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