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以法治手段推動和保障愛國主義教育(人民時評)

發布時間:2023-08-04 17:01: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將愛國主義(yi) 教育寫(xie) 入法律、形成製度,有助於(yu) 振奮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激勵億(yi) 萬(wan) 人民用新的偉(wei) 大奮鬥創造新的偉(wei) 業(ye)

  

  將愛國主義(yi) 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ti) 係,建立愛國主義(yi) 教育相關(guan) 課程聯動機製,利用紅色資源、文化遺產(chan) 、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和文化場館等開展愛國主義(yi) 教育……不久前,愛國主義(yi) 教育法草案首次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次會(hui) 議審議,旨在以法治方式推動保障愛國主義(yi) 教育廣泛深入開展。

  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國家要在人民中進行愛國主義(yi) 教育。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弘揚愛國主義(yi) 精神,必須把愛國主義(yi) 教育作為(wei) 永恒主題。”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新時代愛國主義(yi) 教育實施綱要》,深入闡明新時代愛國主義(yi) 教育的總體(ti) 要求、基本內(nei) 容。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化愛國主義(yi) 、集體(ti) 主義(yi) 、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著力培養(yang) 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製定愛國主義(yi) 教育法,進一步形成全社會(hui) 一體(ti) 遵循的法律規範,有利於(yu) 更好弘揚愛國主義(yi) 精神,以法治方式提升愛國主義(yi) 教育的質量和實效。

  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中華兒(er) 女自古敬仰精忠報國、以身許國、家國天下等愛國行為(wei) 和精神。司馬遷“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的凜然,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擔當,趙一曼“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的氣節,萬(wan) 步炎“國之所需,吾之所向”的擔當……在中華民族綿延發展的曆史長河中,愛國主義(yi) 始終是激昂的主旋律,激勵著一代代中華兒(er) 女自強不息、不懈奮鬥。偉(wei) 大事業(ye) 需要偉(wei) 大精神。將愛國主義(yi) 教育寫(xie) 入法律、形成製度,有助於(yu) 振奮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激勵億(yi) 萬(wan) 人民用新的偉(wei) 大奮鬥創造新的偉(wei) 業(ye) 。

  井岡(gang) 山上,人們(men) 走進“元宇宙·境界井岡(gang) 山”體(ti) 驗館,在沉浸式體(ti) 驗中感悟紅色基因;體(ti) 育賽場,五星紅旗一次次伴隨著國歌緩緩升起,令人肅然起敬;仰望蒼穹,浩瀚太空裏有了中國人自己的“太空之家”,讓人精神振奮……愛國主義(yi) 教育不是抽象的,它蘊含著豐(feng) 富的內(nei) 容,涵蓋思想政治、曆史文化、國家象征標誌、祖國大好河山等方方麵麵。在實踐中,愛國主義(yi) 教育應主題鮮明、融入日常,既要緊扣黨(dang) 和國家的“大實踐”“大事業(ye) ”,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生動實踐說話,又要聯係身邊可感可知的“小點滴”“小事例”,把愛國主義(yi) 教育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各環節。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新時代愛國主義(yi) 教育要在麵向全體(ti) 人民的同時,突出學校和家庭對青少年和兒(er) 童的教育,讓愛我中華的種子紮根每個(ge) 孩子的心靈深處。各級各類學校應將愛國主義(yi) 教育貫穿學校教育全過程,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並將愛國主義(yi) 教育內(nei) 容融入各類學科中。家長應把熱愛祖國融入家庭教育,在言傳(chuan) 身教中引導孩子培養(yang) 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此外,要結合當代青少年接受習(xi) 慣,創新愛國主義(yi) 教育方式方法,加強網上愛國主義(yi) 教育空間建設,完善愛國主義(yi) 教育主體(ti) 責任和工作機製,形成黨(dang) 委、政府、社會(hui) 、學校、家庭推進愛國主義(yi) 教育的合力。

  愛國主義(yi) 是激勵中國人民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yan) 、在曆史洪流中奮勇向前的強大精神動力,是驅動中華民族這艘航船乘風破浪、奮勇前行的強勁引擎,是引領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迸發排山倒海的曆史偉(wei) 力、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艱難險阻的壯麗(li) 旗幟。以法治手段保障愛國主義(yi) 教育常態化,讓愛國主義(yi) 精神在每個(ge) 人心中牢牢紮根,定能激勵無數個(ge) 小我融入大我,把拳拳愛國情、殷殷報國誌轉化為(wei) 新時代奮鬥實踐,為(wei) 民族複興(xing) 、強國建設凝聚起磅礴力量。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04日 05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