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推動領導幹部接訪下訪常態化(法治頭條)

發布時間:2023-08-10 14:45:00來源: 人民日報

 

  午後,沿著浙江金華浦江縣境內(nei) 的210省道行駛,一路寬敞暢通,一路風光秀麗(li) 。210省道的修建,還要從(cong) 20年前的領導幹部接訪下訪說起。

  2003年9月8日起,一則預公告在《浦江報》頭版連續刊登3天:9月中旬,省委主要領導及省級有關(guan) 部門負責同誌將與(yu) 浦江縣領導一起接待群眾(zhong) 、處理信訪。

  “我作為(wei) 第一批群眾(zhong) 代表,排在了最前麵。”回憶起2003年9月18日麵對麵反映道路拓寬改造問題時的場景,浦江縣杭坪鎮杭坪村村民蔣星劍記憶猶新,“省領導現場拍板決(jue) 定這條路不僅(jin) 要建,而且要建好。”

  蔣星劍的經曆不是特例。在此之後,領導接訪下訪在浙江全麵推開,省、市、縣三級領導幹部下訪蔚然成風,逐步形成了“浦江經驗”。

  日前,中央社會(hui) 工作部、國家信訪局、浙江省委在浦江縣聯合舉(ju) 辦了總結推廣“浦江經驗”、深入開展領導幹部接訪下訪經驗交流會(hui) 。中央信訪工作聯席會(hui) 議辦公室、國家信訪局下發通知,要求通過學習(xi) 運用“浦江經驗”,推動各級領導幹部到情況最複雜、矛盾最集中的現場了解實情、集中民意,實實在在為(wei) 基層群眾(zhong) 解決(jue) 難題、化解矛盾。

  幹部接訪下訪,傾(qing) 聽群眾(zhong) 呼聲

  在“浦江經驗”展陳館裏,一張張曆史照片、一份份文獻資料,吸引前來參觀學習(xi) 的人們(men) 駐足凝視,不時討論交流。很多人注意到,從(cong) 2004年開始,浙江省委省政府每年都與(yu) 各地簽訂信訪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shu) ,20年不間斷。市、縣、鄉(xiang) 、村也都層層簽訂責任書(shu) ,推動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五級書(shu) 記抓信訪工作格局,帶動黨(dang) 員幹部共同做好這項“送上門來的群眾(zhong) 工作”。浙江省還專(zhuan) 門出台《關(guan) 於(yu) 深入運用踐行“浦江經驗”進一步深化領導幹部下訪接訪的實施意見》等一係列製度文件,推動接訪下訪常態化製度化。

  浙江大學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教授張旭亮表示,變群眾(zhong) 上訪為(wei) 領導下訪,推動信訪工作從(cong) 單向信息傳(chuan) 遞發展為(wei) 領導幹部與(yu) 群眾(zhong) 之間有來有往、自下而上與(yu) 自上而下的雙向互動,是基層治理模式的創新。

  如今,“浦江經驗”廣泛推廣,領導幹部接訪下訪日益常態化、製度化。北京紮實推進“接訴即辦”工作,市領導示範帶動各級領導幹部深入基層、主動包案、攻堅克難;上海構建“家門口”信訪服務體(ti) 係,推進信訪事項上門辦理機製;陝西出台省級黨(dang) 政領導幹部常態化接訪包案的實施意見等,對各級領導幹部接訪下訪進行全麵規範……

  “小區中心廣場周邊的綠化不夠,有的地方被踩成了路。”日前,北京密雲(yun) 區果園街道上河灣社區“擺桌子聽意見”居民接待日活動現場,居民魏阿姨向果園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王德強反映小區綠化不足問題。活動結束後,王德強立即召集社區居委會(hui) 、物業(ye) 公司等,商議解決(jue) 方案。一個(ge) 月後,中心廣場兩(liang) 側(ce) 建成了梯田式綠化帶,社區居民紛紛點讚。

  每月一次的“擺桌子聽意見”居民接待日活動,成了密雲(yun) 區信訪“接訴”的重要渠道。區信訪辦等單位聽取群眾(zhong) 意見建議,及時回應社會(hui) 關(guan) 切。

  沿著法治化軌道,信訪工作製度改革闊步向前。去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信訪工作條例》,明確信訪工作應當“傾(qing) 聽群眾(zhong) 呼聲,關(guan) 心群眾(zhong) 疾苦,千方百計為(wei) 群眾(zhong) 排憂解難”。截至今年5月,各地各部門認真落實領導幹部接訪下訪製度,省級領導接訪下訪4100餘(yu) 次,包案化解疑難複雜信訪問題3200餘(yu) 件。

  治理重複信訪,化解信訪積案

  多年前,由於(yu) 環保治理需要,遼寧某市某區村民邱某的禽畜養(yang) 殖場被關(guan) 停。“政府答應給我相應的經濟補償(chang) ,但補償(chang) 數額並不能彌補我的損失。”此後3年,邱某多次上訪,要求提高補償(chang) 金額。

  該區主要領導了解情況後,主動接訪下訪,多次來邱某家中調研問題症結,然後統籌區信訪局、財政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等部門和單位,召開調度推進會(hui) 。最終,區政府決(jue) 定安排第三方評估公司進場評估相關(guan) 養(yang) 殖戶的經濟損失,以確定合理的經濟補償(chang) 數額。這件曆時3年的重複信訪事項得到圓滿解決(jue) 。

  “‘浦江經驗’突出強調真下真訪民情、實心實意辦事,時刻把群眾(zhong) 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體(ti) 現了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理念,踐行了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張旭亮表示。

  過去一段時間,各地落實領導主動下訪,對信訪積案施行包案處理,“治理重複信訪、化解信訪積案”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冒著淅淅瀝瀝的小雨,福建某地村民林某把一麵錦旗送到了當地信訪部門。

  數年前,當地啟動一項民生工程征遷項目,林某的房屋也在規劃範圍內(nei) 。但是,按照有關(guan) 政策,他隻能獲得一定貨幣補償(chang) ,無法獲得新房安置。因此,林某拒絕簽署拆遷補償(chang) 協議,並多次上訪。

  當地領導多次到林某家中走訪,了解其實際困難。在充分考慮工程進度和林某實際居住需求後,當地研究決(jue) 定,以產(chan) 權調換加補足差價(jia) 的方式,給予林某一處安置住房。最終,這起信訪積案得到成功化解。

  國家信訪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治理重複信訪、化解信訪積案”工作已轉入常態化。隨著領導幹部接訪下訪走深走實,深入基層、聯係群眾(zhong) 的氛圍愈發濃厚,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將不斷增強。

  強化源頭治理,促進社會(hui) 和諧

  “你給縣委書(shu) 記打個(ge) 電話,沒準行。”陝西安康石泉縣喜河鎮村民張女士指著村裏張貼的“煩心事、操心事、找書(shu) 記”海報,為(wei) 犯難的何老伯支招兒(er) 。

  原來,一場大雨衝(chong) 毀了他的莊稼,報損後遲遲沒有保險理賠。何老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拿起手機撥打海報上的電話號碼。縣委書(shu) 記果真接聽了電話,認真細致了解情況,並安排信訪局工作人員將其訴求納入縣委書(shu) 記民情“利益訴求賬”。更讓他沒想到的是,第二天,縣委書(shu) 記就帶著縣信訪局、鎮村幹部到家中走訪。經過調查核實,何老伯保險賬戶中的名字與(yu) 身份證有出入,才導致兌(dui) 付失敗。

  這種情況是個(ge) 案嗎?全縣開展排查,共發現114戶存在類似問題。縣信訪局一攬子轉交保險公司,114戶村民陸續收到理賠款,錯誤的賬戶信息也得到更正。

  近年來,石泉縣探索建立了書(shu) 記民情“三本賬”製度,把老百姓的訴求分類建立了意見建議、利益訴求、投訴舉(ju) 報三個(ge) “賬本”,並基於(yu) 信訪處理流程配套“管賬”“辦賬”製度,接待來訪群眾(zhong) ,及時約訪下訪。如今,書(shu) 記民情“三本賬”製度已在全省推廣。

  1106個(ge) 鄉(xiang) 鎮(街道)建立信訪工作聯席會(hui) 議機製,各級黨(dang) 政領導幹部堅持每月15日和每周一在信訪接待場所“開門接訪”……近年來,福建大力傳(chuan) 承“四下基層”(信訪接待下基層、現場辦公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宣傳(chuan) 黨(dang) 的方針政策下基層)好傳(chuan) 統,深入開展信訪問題源頭治理攻堅,持續深化領導接訪下訪,做到應接盡接、應解盡解。

  此前,阿某受雇伐木作業(ye) 時造成骨折,要求發包方、承包方共同承擔醫療費等23萬(wan) 元。因協商未果,他到福建連江縣一處“信訪評理室”尋求幫助。

  連江縣信訪局在縣司法局人民調解室組織召開信訪事項評理會(hui) 。經評理員分析,阿某的骨折屬於(yu) 工傷(shang) ,用人單位必須負責。考慮到各方實際情況,如何在這起事故賠償(chang) 糾紛中找到平衡點,成了化解矛盾的關(guan) 鍵。評理員引導各方換位思考,一番勸說溝通後,各方達成一致意見,簽訂了人民調解協議書(shu) 。據介紹,目前,福建省市縣鄉(xiang) 村逐級設立“信訪評理室”1.9萬(wan) 個(ge) ,評理化解信訪事項和矛盾糾紛1.7萬(wan) 餘(yu) 件。

  國家信訪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信訪問題源頭治理三年攻堅行動正在開展,要堅持和發展“浦江經驗”,以領導幹部接訪下訪為(wei) 有力抓手,實行關(guan) 口前移、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著力“控增量、減存量、防變量”,從(cong) 源頭上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不斷夯實社會(hui) 和諧穩定的根基。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